本期寄语

2018-10-10 09:17
古代文明 2018年3期

本期“古代地中海文明”栏刊出两篇专题论文和两篇文献译注。陈超的《僭主想象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政治》针对传统的将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治理解为寡头派和民主派之间斗争史的看法提出,由于雅典存在古风精英的反僭主传统,僭主才是该时期政治话语中民主制的死敌,僭主符号在雅典政治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吴桐与张强合作的《<伊利昂反僭主法>译注》是公元前三世纪初小亚城邦伊利昂为维护新兴民主制度出台的《反僭主法》的翻译、注释文本。该法案涉及嘉许击杀僭主、抵制僭政阴谋法规等,是有关希腊化早期小亚城邦政治状况的重要史料。崔国强的《<提比略·亚历山大法令>译注》所翻译、注释的古文献是罗马帝国埃及行省执政官提比略·亚历山大于公元68年颁布的一项法令,涉及埃及行省土地、赋税、债务、财政等诸多方面社会制度问题,对于了解该时期埃及行省历史有重要史料价值。宋立宏《视觉文化与古代地中海研究——以罗马不列颠的马赛克为中心》,结合对罗马不列颠马赛克的研究,就利用考古实物从视觉维度对西方古代史进行研究的方法提出了若干主张。

“拜占庭与欧洲中世纪”栏刊出的王超华《中世纪英格兰的遗嘱及其史料价值》一文,考察了英格兰遗嘱出现的时间、格式、内容、演变,认为中世纪英格兰遗嘱主要表达信仰虔诚并做遗产分配,同时涉及宗教、家庭、继承、社会流动等方面的信息,对英格兰中世纪史研究有重要史料价值。

“中国先秦史”栏中,王坤鹏的《“因以其伯”——西周时期族群治理的一种方式》认为,西周时期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征收赋税、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臣服族群一般作为诸侯的附庸存在,并可能采用周礼。赵庆淼的《试说周代金文人名称谓中的“长”、“旁”及其宗法内涵》提出,周代金文中,“族氏名+长”构成的人名形式指家族内部具有家族长或宗子身份的贵族个体,提示其大宗身份;以“族氏名+旁”者,指支子,相当于“侧室”、“余子”。

“帝制中国”栏刊发的文章中,舒哲岚的《秦汉律中的“收人”》认为,秦汉时期的“收”是一种将特定罪犯的子女、妻子、奴婢等没收入官从事劳役的制度,被“收”者为“收人”,身份相当于官奴婢,但具有暂时身份性质,诉讼程序完结后可能恢复庶人身份,或卖为奴婢,或者计为隶臣妾。南炳文的《浅论洪武三年刘基关于丞相候选人之评论》一文,分析了刘基在洪武三年春应明太祖之命就其提及的丞相候选人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所做的否定性评论,认为刘基所论体现出他不计个人安危、正直忠诚的品格。何孝荣《佛教抑或伊斯兰教?——也论郑和的宗教信仰》一文,梳理大量文献,包括一些新发现的资料提出,郑和主要崇奉藏传佛教,其次是天妃信仰为主的道教,再次是伊斯兰教。万明的《万历援朝之战时期明廷财政问题——以白银为中心的初步考察》认为,万历援朝御倭之战是全球化开端时代东亚史上首次大规模国际战争,是对转型中的明朝财政体系的极大挑战。明朝为应对这场战争,投入白银货币超过2000万两。

新设立的“中外交通”栏中,陈玉芳《康熙时期宫廷传教士的上疏途径》结合中西文献考察康熙时期西洋传教士上疏请旨容教的过程,认为西洋教士争取任职于钦天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获得上疏言事权。冷东、罗章鑫合作的《“外洋会馆图记”之发现暨“十三行”正名考》判定,作者近来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和英国国家档案馆找到的“外洋会馆图记”印迹当出于消失已久的“十三行”印章,“外洋行”是“十三行”的本名,而“十三行”则是一个地理概念。

希望学者们继续支持这些栏目,也希望本期刊出的這些文章对读者具有参考的意义。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