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飞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山西省地处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以上,地形高差变化大,地质构造条件复杂,降水集中,为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提供了充分的动力条件[1-2]。近几年,公路建设引起的滑坡地质灾害频发,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3-4]。本文结合省内某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介绍了边坡开挖扰动引发滑坡的技术分析及加固处治措施,为公路工程类似滑坡的处治提供借鉴。
某高速公路穿越山西省南部典型黄土覆盖低山丘陵区,其中RK70+810—RK71+050段为6级土岩结合边坡,开挖高度为35~50 m,坡率为1∶0.75。该段边坡于2016年底开始施工,2017年6月在强降雨影响下发现变形,顶部土层开裂,距开口线外约27 m,裂缝宽度1~2 cm,随后在平行路线方向、距离坡脚8 m左右出现一条长40 m左右的隆起带,隆起78.5 cm,宽度约2.5 m,4~6级边坡部分滑坍,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安全。
图1 滑坡体示意图
该段滑坡区域位于一东西走向的山脊东北侧,拟建高速公路修建切坡将形成一高约50 m的顺向边坡,路线从山腰通过。该区域地貌上属基岩低中山区安泽河河谷亚区,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山坡自然坡角约35°,顺向坡坡度基本与岩层倾向一致,坡体上覆盖10~20 m厚Q2粉质黏土,局部基岩埋深较浅。
拟建场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多,总的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短暂、冬夏明显、日照充足。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平均降水量607.7 mm。坡体内地下水主要为砂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式排泄,含水性较弱,一般处在干燥状态下。经调查和钻探场地范围内未发现地下水露头,场地内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根据钻探揭露及工程地质调绘,本边坡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统粉质黏土(Q2)、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1)紫红色中厚层状-厚层状粉细砂岩、薄层黄绿色、紫红色泥岩、薄层白色石膏组成,在揭示深度范围内地层岩性由新至老为:
a)第四系中更新统(Q2)粉质黏土,褐黄色,可塑,韧性中,刀切面光滑,干强度较差,局部夹钙质结核,含氧化物;揭示厚度约0~4.2 m。
b)三叠系(T11)全风化-强风化砂岩,黄褐色,粉末状,偶见碎块状,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黏土矿物、石英等,节理发育,节理面含黏土,揭示厚度约8.5~23.7 m。
全风化泥岩,紫红色;原岩结构基本被破坏呈土状及碎末状,软塑或者可塑状态,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黏土矿物,部分区域含白色滑腻感极强矿物,揭示厚度约0.2~1.7 m。
中风化砂岩,灰褐色;粉细粒结构;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黏土矿物、石英等;岩芯呈较完整柱状,局部夹块状,锤击声闷,节理不发育,钻孔进尺较慢,揭示厚度约3.5~8.6 m。
边坡为土岩结合边坡,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统(Q2)粉质黏土、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1)紫红色中厚层状-厚层状中粗砂岩和薄层黄绿色、紫红色泥岩,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为142°∠5°,结构面之间结合程度较差。
经现场踏勘,在平行路线方向、距离坡脚8 m左右的隆起带为一断层,该断层产状为230°∠16°,宽度约2.5 m,断层带内充填物为褐黄色、绿色泥岩。
a)该边坡岩层以及土石界面倾向与边坡倾向一致,为顺层状坡体结构,且边坡岩体破碎,节理发育,含有多层软弱泥岩夹层,浸水易软化,这种地质条件极易引发滑坡。
b)该路段属于路堑边坡,由于挖方体为断层带上盘,坡体开挖扰动后造成岩体内部应力释放,使岩体内的节理、裂隙进一步发育,并形成了高陡临空面,而当边坡开挖至断层带底部后,引发上盘岩土体发生错动并沿断层带剪出,边坡上部土体则在滑坡的牵引作用下发生变形破坏。
c)降雨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暴雨作用,雨水沿岩层裂隙入渗导致泥岩夹层软化,抗剪强度指标降低,并引发边坡失稳下滑。
本次边坡稳定性分析采用GEO-STUDIO软件,滑坡推力计算采用理正岩土软件。根据规范对于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的评价规定:当边坡破坏机制复杂时,宜结合数值分析方法分析,计算方法宜采用MORGENSTREN-PRICE法或简化BISHOP法,边坡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边坡计算模型
该滑坡体主要受泥岩软弱夹层强度控制,强度指标综合室内试验和反算分析综合确定,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选取典型代表剖面进行天然状态反演分析,根据现场状况,安全系数取0.95进行反演分析。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计算模型参数选择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滑坡推力计算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工况采用3个工况:a)一为天然工况,滑体重度取天然重度,滑面抗剪强度取天然值,安全系数取1.3;b)二为暴雨工况,滑体重度取饱和重度,滑面抗剪强度取饱和值,安全系数取1.2;c)三为地震工况,滑体重度取饱和重度,滑面抗剪强度取饱和值,安全系数取1.1。计算得到危险工况为地震工况,相应各工况的剩余下滑力如表2所示。
表2 剩余下滑力计算结果 kN/m
该滑坡处治考虑了卸除部分滑坡体和对滑坡体进行支挡两种方案,支挡结构采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进行坡体加固[5],同时采用了坡面裂缝回填夯实和截排水措施,如图3所示。
图3 滑坡处治图
根据地质钻孔资料,结合地层岩性、产状和坡顶裂缝位置等,考虑边坡上部土层已经松散不成型,对坡体的第三、四、五级边坡及小桩号侧松树林边坡局部进行卸载。边坡按8 m分级,第一、二、四、五、六级边坡坡率1∶0.75,第三级1∶1,第一级平台宽6 m,第二级平台宽4~6 m,第三级平台宽30 m,第四、五级平台宽4 m。
第一级RK70+825—RK71+000段采用框架锚索防护,框架内采用30 cm厚M7.5浆砌片石护砌,RK70+810—RK70+825、RK71+000—RK71+050 段采用护面墙防护。
第二级RK70+825—RK70+968段采用框架锚索防护,框架内采用30 cm厚M7.5浆砌片石护砌,RK70+968—RK71+040段采用穴栽柠条防护。
第三级RK70+830—RK70+935段采用护面墙防护,RK70+935—RK70+990段采用穴栽柠条防护。第四级RK70+850—RK70+865段采用护面墙防护,RK70+865—RK70+930段采用穴栽柠条防护,以上各级采用穴栽柠条防护。
由于该滑坡体内存在较多的软弱夹层,为提高锚索锚固力,降低锚索长度,设计采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压力分散型锚索的拉力通过钢绞线传递至钻孔底部的承载体,承载体再将锚固力作用于各锚固段上,使锚固段承受压力,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同时,黏结应力峰值大大减小且分布也比较均匀,改善了锚固段附近的应力状态,有利于将滑坡体锚定在地层深部,充分利用有效锚固段。锚索设计锚固力可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公式5.5.4计算得出:
对于此处设计,应对在非正常工况Ⅱ进行锚固力设计,E 取 827.5 kN/m,α 取 36.5°,β 取 20°,φ取18°,则设计锚固力pd不应小于1 005.6 kN/m,框架梁设置间距为3 m,每个断面设置6排锚索,则每根锚索的设计锚固力不应小于502.8 kN,本次设计每根锚索的设计锚固力取510 kN,锚索采用4根φ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锚固段分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均为4 m,钻孔直径150 mm,倾角为20°。
各级平台设置平台排水沟,平台排水沟采用M7.5浆砌片石,矩形断面,第一、二、四、五级平台排水沟底宽30 cm,深30 cm,第三级两排平台排水沟底宽60 cm,深60 cm,平台水沟的水通过急流槽引入边沟或引入截水沟,平台中间21.8 m范围采用30 cm厚10%灰土+防渗土工封闭,再回填30 cm种植土。边坡坡顶线外5 m设截水沟,截水沟采用矩形M7.5浆砌片石,底宽60 cm,深60 cm。
对山体内裂缝采用100 cm厚10%灰土回填封闭,回填需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0%。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以及工程安全需要,对整个滑坡体进行稳定性监测,监测内容及监测点布置方案如下:
a)坡面地表监测 在坡面平台、坡顶及坡脚处设置变形观测点,监测点应尽可能设在边坡的前后缘、裂缝和地质分界线等处,另外,坡面变形观测点应尽量设置在测斜孔附近,以便相互比较、印证。监测点数量每监测断面不应少于4个。
b)地下位移监测 根据边坡的位置、地质构造以及相关监测要求,在坡顶及中间平台处的坡体内设置测斜孔,所布置测斜孔应穿过滑动面,进入相对稳定地层一定深度。
c)锚索监测 选取不少于工程总数量3%的锚索进行锚固力监测,监测点应布设在锚索受力较大边坡锚固区关键部位。
d)框架梁 在每个监测断面的框架梁节点处布置变形观测点,梁中布设混凝土应变计。
滑坡体稳定性监测频率如表3所示。
表3 施工期边坡监测频率表
a)该滑坡治理工程治理后处于稳定状态,说明该滑坡处治措施安全可靠,满足工程要求。
b)压力分散型锚索虽然可以有效加固破碎岩土体边坡,且具有一定的造价优势,但工程设计和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同时也缺乏相关标准规范的指导,在实体工程应用中应进行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