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兴
闵行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三干所担任
老年心理疏导社工
军队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方法,为军人及其家属和军队社区提供各项服务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其实施领域包括军事政治和行政机构,军事医疗等后勤机构,军人家属福利设施,军队社区服务设施等方面。
罗兴(右)在进行社会工作中
其实欧美国家很早就开始了军队社会工作。以美国为例,美国远在殖民地时代就开展了军队社会工作,1861年南北战争以后有较大的发展。日本于1866年开展军队社会工作,制订了武士复员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开始重视军队社会工作,公布了有关的工作法规。各国军队社会工作的共同内容主要有:对军人及其家属为国家所作的牺牲从优补偿;对退役军人(包括伤残军人)的就业、就学、就医、疗养、经济收入、家庭生活等方面实行优待;对军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和社会治疗;参与军队与社区合作方案的制订、执行和督导,等等。
在中国,虽然长期以来没有正式使用军队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名称,但是,从20世纪20年代革命军队建立之日起,实际上就开展了多方面的军队社会工作。而军队的离休退休干部们,则更是作为为祖国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先驱,值得为人们所敬重,也正是军队社会工作所覆盖的重点服务人群之一。
虽然时间不长,但从我踏入军休(军队离休退休工作简称)工作岗位以来,我就感受到临终关怀的技巧在军休社会工作中起到的重大作用,盖因在两年时间内,我们干休所内先后送走了两位老干部,我都亲临现场,感受到家属们的深切悲戚之情。我想,随着上海城市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这样令人难受的场面未来我们还将多次面对,那么,作为军休工作人员的我们,该如何运用专业知识来舒缓家属们的悲伤情绪,让老干部们走得安心、放心,让家人们尽快振作起来,拥有直面未来、更好生活的勇气,我想,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我和同事贝颂文、曹东亮,还有前任所长王英一起参加王老的葬礼,是在一个淫雨霏霏的深秋。当我们一来到殡仪馆,就看到王老泣不成声的女儿,她哭得两眼通红,声音颤抖。作为社工的我本能反应就是问现场工作人员要了一杯温开水,扶着她坐下后慢慢倾听她的诉说,“父亲走得太早了,他才69岁……”“他一生都为了我们,勤俭节约,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他还来不及享福呢……”可以看得出,王老女儿对自己父亲深深的爱与追思以及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懊恼内疚之情。王老是罹患疾病去世的,我知道关注重症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当被医生告知自己的亲人罹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身为患者家属必将经历一段心理震荡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包括:震惊、不接受,痛苦、期望,分离焦虑及怀念死去亲人,消极麻木,振作恢复等五个阶段。所以当下的悲伤和难过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我们应予以接纳和理解。于是当时我就轻轻地拍打家属的肩膀(盖因肩部以上区域乃是可触摸的安全区域,无论男女),在安抚她的情绪的同时,静静聆听她的哭诉与悔恨之情,给对方一种安全的感受,同时对对方的悲伤给予积极且充满同理心的回应,“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日子还将继续过……我相信你父亲在天上也希望你能够幸福、开心地生活下去”,并且给了她一个温暖的拥抱。整个过程不疾不徐,现在回想起来都具有一种值得回忆的安定感。其实也就仅仅是葬礼开始前的那几十分钟,我也只是尽己所能地去慰藉一个悲伤的心灵而已,但我看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在场领导的肯定。
冬至前后,我们送走了宋老,此次和彭洪霞所长、曹东亮还有6名其他老干部驱车前往郊县殡仪馆参加宋老的葬礼时,我对于军属情绪上的安抚就更驾轻就熟了些。但不可否认的是,每当我们离开殡仪馆回来之时,或多或少都有些“躯体化”反应,尤其是一些敏感体质的人,更会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但是作为专业的军休社会工作者来说,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在脱离该情境后及时抽离自己的情绪,释放自身所携带的负能量,尽快以更好的姿态来面对接下来的工作,唯有这样,才担得起“专业”二字。
临终关怀除了对罹患重症的军休干部具有重大意义外,对这些亲人刚离世的军属而言,也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这是一种“丧失”。对普通人家是如此,对我们这些在悼词中所写“他走了,一座山倒下了,一棵树倒下了”的不平凡的老人来说,家人的难受度可能是更深切的。因为这些伟岸的老人们都曾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都有着自己不一般的人生,独特的阅历,丰富的人生,可以说,一个人就是一个活的移动档案室、博物馆,他们见证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社会变迁,作为历史缔造者的他们,对于中华民族史诗般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是具有发言权的。
所以,我认为临终关怀,运用在军休社会工作上的意义是巨大的,其实每当我们来到现场时,要做的,便是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与共鸣,心灵间的沟通与理解,能做到这点,无论面对如何复杂的境况,我想,都是能够有所作为的。而作为一名取得中级社工师和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军休社会工作者而言,我深感自己身上的重担是艰巨的。只因为生老病死,是谁也逃不开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