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深入以及政府对环境治理的重视,玉米秸秆还田旋耕技术已普遍用于我国北方玉米种植区。这项技术的实施也极大地减轻了种植业的劳动力投入,把农村劳动力从种植劳作中解脱出来,在培肥地力、疏松土壤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历年来农村劳动力的缺乏、农民种植模式的粗放,使农民过分依赖旋耕技术和化学除草技术,产生了诸多问题,对冬小麦生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笔者结合鲁山县实际情况以及深入农田调查后发现的问题对此进行探讨。
由于政府对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视,鲁山县玉米秸秆还田都由村组统一强制实施,直接粉碎还田,由农户承担费用,收获一块粉碎一块,农户由于图省事,也没有把碎秸秆进一步撒匀,旋耕机旋耕后开始种植小麦。有些年份雨水充足,碎秸秆从玉米收获(9月1—10日)到小麦种植期间可初步腐熟,对出苗率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有些年份遇到干旱,碎秸秆几乎没有腐熟,加上旋耕耕层浅,造成小麦种子与土壤接触不充分被秸秆棚架,出苗率极差。即使出苗,死苗弱苗现象严重,遭遇冻害情况更不容乐观。
玉米秸秆还田后,大部分碎秸秆需要到翌年4—5月份才能腐化,初期极大影响了冬小麦的水肥利用率。结合鲁山县情况,农民大都在旋耕时把基肥撒施于土壤中,之后整个小麦生育期不再追肥。故化肥多在秸秆还田层,没有深入土壤中,小麦根系深,但化肥层浅就造成小麦对化肥的利用不充分。水分也是同样,部分雨水被碎秸秆吸收不能渗透到土壤深层,土壤保水能力差。造成小麦对水分的吸收欠佳,根系层浅,植株不健壮,后期容易倒伏。
以前,玉米秸秆作为农户的生活燃料,秸秆上携带的病虫卵随着秸秆燃烧也被杀死了。现在,秸秆还田把玉米上发生的病虫害病原物及秸秆上的农药、除草剂残留又留在土壤中,长期下来,小麦玉米轮作田里病虫害重复发生情况严重,土壤除草剂残留大,影响后茬作物生长,对病虫害的防治要求也更高了。特别遇到适宜环境,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大发生,加上旋耕耕层浅,就造成病虫害的多次循环侵染发生,对农药产生耐药性,对小麦病虫害防控极为不利。
鲁山县农民一般采用玉米秸秆还田与旋耕作业模式种植小麦,由于旋耕耕层浅造成水肥层上移,小麦根系层比原来传统模式下的根系层浅,影响了小麦干物质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进而降低了小麦的籽粒产量。虽然在良种使用与高水肥密植的栽培条件下,总体产量表现不错,但小麦单株产量表现并未提高。
在秸秆还田后小麦播种前,有条件的可实施浇播前水、撒匀碎秸秆、使用腐熟剂、农家肥结合镇压等农业措施,使玉米秸秆快速腐熟,在深耕深翻后消除秸秆棚架麦种对出苗率的影响,培育壮苗,加深根系层,提高小麦对水肥的利用率,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加产量。
近几年,一方面,畜牧业青贮饲料缺乏;另一方面,玉米秸秆被粗放还田。虽然有秸秆打包做饲料的机械化技术,但由于成本高,农村农民采用的并不多。政府可采用财政补贴农户或畜牧企业、饲料生产企业等方式,促进此项技术的大力推广。
综合以上影响因素,应推广深耕、深松耕作,使玉米秸秆与土壤结合,充分腐熟,也能把病虫害病原物消灭在深土层,农药残留在土壤深层,无污染土壤翻到表层,真正让秸秆还田起到培肥地力、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有利作用。
上述影响都是由于分散种植、农民不再重视农业产出、不愿加大农业投入成本、很多良种良法不能推广实施造成的。应大力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流转,实施有种植资格的农民耕种。加大职业农民培训范围,实施农业准入制度,推广增产高效标准化的种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