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涛
摘 要:地方国有企业是我国各级政府的主要生力军及经济发展的“关键少数”,地方国有企业在地方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为地方政府经济建设融资是其重要任务。主要结合某地级市国有企业面对新形势下复杂严峻的融资环境,实际成功操作过的融资案例,探析地级市国有企业创新融资路径。
关键词:企业;融资;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0.055
去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对地方政府规范举债及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带来新的挑战,但同时也在推动着地方国有企业的转型及不断创新融资方式。本文围绕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及投融资平台公司实际成功操作过几种主要融资方式,深入浅出的探讨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一系列规范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举债要求,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及投融资平台合法、合规、合理融资的方式及路径。
1 地方国有企业现有的主要融资方式
1.1 委托贷款
委托贷款是指由资金方通过合格委托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给地方国有企业发放贷款的方式。为应对短期流动性缺口,地方国有企业会寻找有实力的资金方进行借款,为规避企业间借贷的法律障碍,通常资金方会选取合格委托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地方国有企业发放贷款,到期后再由地方国有企业还本付息。在委托贷款中,风险由资金方承担,委托贷款银行收取一定费率的手续费。为保障其利益,资金方會要求地方国有企业提供保证、担保、抵质押物等保障措施。
例:资金方A有1亿元闲置长期资金,可单一投资于某一产品,某地方国有企业B有融资需求,且与A无股权等关联关系,则资金方A可委托有资质的金融机构(如:银行C),将此1亿元以合格贷款形式发放给B。但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银行C需要按照银行标准贷款流程进行发放。
1.2 债券融资
债券融资是指地方国有企业以融入资金为目的,在境内或境外合格交易场所或符合规定的机构发行具有一定票面价值和收益率的债券。债券融资是最常见的标准化融资方式之一。
目前,地方国有企业可发行企业债、公司债、永续债、伊斯兰债、绿色债、项目收益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级短期融资券、扶贫债、小微增信集合债券、PPN等多个品种。可发行债券的场所包含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银行间交易市场、银行柜台市场(OTC)等。发行债券的申报主管机构主要有国家发改委、沪深证券交易所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
债券融资的常见方式一般是:地方国有企业作为融资主体,委托承销机构(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开展债券的具体发行工作,并由评级机构对主体及债项进行评级,同时委托有资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以出具审计报告,委托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必要时还需第三方机构对债项进行担保增信。待一切工作完成,并符合发行有关债券的条件,则可根据发行的债种向有关主管部门报送审核或备案,通过后即可发行募集资金。
发行债券是地方国有企业融入资金的重要行为,但诸如《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不得发行公司债券,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下,发行债券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募集资金投向等限制也较多,且面向投资者发行债券考量着地方国有企业的资信状况,对地方国有企业的自身条件要求也较高,对地方国有企业开展的配套项目进展及募集资金使用也较严格,并非所有地方国有企业都符合发行债券的条件。故地方国有企业应结合经营实际及项目具体进展情况,发行债券融资。
例:某地方国有企业A资产资信状况良好,经外部评级主体为AA,也正在开展一易地扶贫搬迁项目B,B总投资15亿元,经聘请有资质证券公司C与企业A共同测算认定企业A可发行5年期10亿元企业债券,募集资金60%用于固定资产投资,40%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则该企业聘请有资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及评级机构共同对本次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辅导,若辅导结果符合发行企业债券的要求,再通过第三方机构对此次发行的企业债券进行债项增信,将债券登记提升至AA+。按照要求向国家发改委进行申报。若申报通过,则可凭批文在一年内在公开市场上择机发行。发行后严格按照要求使用资金,按年支付利息,并每年按规定期限披露企业A经营的财务状况。
1.3 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指地方国有企业或其子公司以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出让股权、增资扩股等方式融入资金的行为。相较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能够在不改变或降低资产负债率的情况下,企业融入较高质量的资金,且能较大程度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但股权关系企业的控制权,企业在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出让股权、出让股权、增资扩股时,要详细确定股权比例。
1.4 产品融资
产品融资是指地方国有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由金融机构将地方国有企业的股权收益权、应收账款、项目、资产、信用、合格抵质押品做成收益权计划、资产管理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信托计划、基金投向标的等产品,给地方国有企业融入资金的行为。
1.5 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及互联网金融融资
为解决小额贷款公司及互联网金融企业再融资难题,自2013年以来由省级金融工作机构(金融工作办公室、金融管理局或金融工作委员会)批复设立(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所(中心)。以期将小额贷款公司、地方企业等形成的金融资产通过资产支持证券化、私募债等形式规范转让融入资金。
地方国有企业亦可以将其项目、应收账款、股权收益权、资产、信用、合格抵质押品等开发成符合规定的产品,在地方金融资产交易场所挂牌交易融入资金。
除此之外,地方国有企业亦可通过明股实债、融资租赁、资产重组、商业保理、PPP模式等途径融入资金。
2 新形势下地方国有企业融资创新
2.1 基金融资
近几年随着政策变化及金融创新发展,基金业蓬勃崛起,深入各个行业,尤其是得益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额低成本资金的介入,更是迅速壮大。地方国有企业亦可以大力拓展基金融资范围。但受限于《商业银行法》等规定,商业银行不得进行风险投资。商业银行要想投资有限合伙基金的优先级份额,需由有限合伙基金的劣后级进行兜底,以保障商业银行资金的绝对安全。在基金份额退出时,亦是先由商业银行资金优先退出。按照此种思路,地方国有企业利用基金融资,亦有可能需要其他其他企业对基金的优先级资金进行增信,多重保障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优先级资金安全。
例:某地方国有企业A正在开展一建设项目B,投资规模10亿元,则该企业A可由一经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认定的合格基金管理人出资设立一支基金C(可以是公司制、有限合伙型或契约型),再由基金C发起设立一只固定收益基金产品D,规模10亿,存续期5年,用途为投向建设项目B,其中企业A出资20%作为劣后级,某金融机构出资80%作为优先级。由第三方机构或有资质企业对该产品D进行担保增信。基金C按期支付产品D的收益,期限届满再依照产品D的投资合同将本金返还给优先级出资人及劣后级出资人。
2.2 嵌入资管计划融资
受限于《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国发〔2016〕54号),《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要想投资企业底层资产,需嵌入合格资产管理计划等善意通道进行隔离,以保障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安全。具体而言,一般是由金融机构发起设立定向资管计划,再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向该资管计划进行出资,相应企业对该资管计划进行增信,资管计划投向地方国有企业或其子公司,亦或者向地方国有企业或其子公司发放贷款。
例:某地方国有企业A拟进行融资,某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B以企业A的全资子公司C的60%股权收益权(测算每年收益1亿元)为融资标的,发起设立资产管理计划D(集合或单一),将公司C的60%股权对应的收益权转让给D,规模2亿元,期限2年。由金融机构B面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自然人等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待募集至2亿元,则资产管理计划D成立。金融机构B将募集的2亿元支付给企业A用于公司C的正常经营,并进行后续检查审查,公司C按期支付计划D的收益,并到期回购D的份额。
2.3 基金+信托融资
作为一种灵活构建与使用的金融产品,基金在地方国有企业融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形势下,基金作为直接投资载体,信托计划作为募资工具,两者相互配合,是地方国有企业融资的有力举措。这一融资形式通常表现为:金融机构成立公司型、有限合伙型或契约型的专项基金,信托公司发起设立信托计划,投向专项基金,再由专项基金按既定用途投向地方国有企业相关标的。
“基金+信托”别于基金融资的方式是,利用信托公司作为合格通道、募集资金的优势,可迅速大批量募集到基金所需的大额资金,增强了专项基金的资金募集规模,从而保障了专项基金的快速成立。
2.4 资产重组融资
资产是企业基本要素存在的必要形式,资产与资金联系紧密,可以以资金或其等价物的形态存在,亦可以以其他合格形态表现,任何企业运行都离不开资产。资产重组是指由企业外部的投资者或其他主体采取经济、金融等方法对企业的资产形态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以达到优化资产,提升企业营运效果的目的。在资产重组过程中,企业可以藉此引进投资者,融入资金。地方国有企业亦可通过资产重组作为其融资的一种方式。
在报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地方国有企业或其子公司确定需要进行资产重组的合格标的资产,可以是有形资产,亦可以是无形资产。按照约定确定资产重组的主体、交易结构、对付方法等要素。按照约定收益及保障措施,由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给地方国有企业或其子公司,定向用于本次资产重组,在一定条件下可由其他合格增信机构对本次资产重组进行增信。通过资产重组,地方国有企业或其子公司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实际标的重组项目融入资金。
企业在经营中或多或少会形成的一些周转慢、运转低效的资产,或有一定账期的资产,这些资产短期内无法变现,也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抵押融资。为加快资金周转,增强资产收益率,类似于资产重组,企业可以采用资产协议转让回购的方式融资。
例:某地方国有企业A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账期1-2个月,现形成2.3亿应收账款。则企业A可将该2.3亿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打包成产品转让给某金融机构B,由金融机构B设立一规模2亿元,期限1年期的产品C作为承接该应收账款的合格产品D,再由第三方机构或其他有资质企业E对该合格产品D进行担保增信。金融机构B在市场上募集资金认购该产品D的份额,认购2亿元完成后,将该资金支付给企业A,企业A将该2亿元资金用于合规生产经营活动,并按期支付利息,并配合金融机构B做好募集资金合规使用的后续检查核查,到期还本。
当然,若企业A是应收账款,亦可以按照标准的商业保理模式进行融资,同时还可以采取将该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采取标准的资产支持证券化(ABS)进行标准产品融资等。
3 结论
一段时期,政策的利好效應带动地方国有企业大量融资,蓬勃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但随着政策的调整,国家推行的降资金杠杆政策及金融市场的变化,不少以前可以采用的融资途径逐渐难以实行,地方国有企业的融资一度变得停滞不前。但挑战也伴随着机遇,正因为此,地方国有企业与金融机构也多方研究,推动着地方国有企业的融资创新发展。同时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政策与新环境,各地地方国有企业也都在寻求积极转型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