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脱俗,内在超越

2018-10-09 11:02郭芳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6期
关键词:勃朗特呼啸山庄艾米莉

摘 要:在英美文学领域的发展进程中,哥特艺术风格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为更系统的分析文学作品当中的哥特风格,以艾米莉·勃朗特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哥特风格作品《呼啸山庄》,将艾米莉·勃朗特文学作品哥特风格的超凡脱俗和内在超越表现出来。从哥特文学的起源和发展谈起,在艾米莉·勃朗特文学作品哥特情结的形成背景下,将《呼啸山庄》中的哥特风格进行详细剖析。

关键词: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文学作品;哥特风格

作者简介:郭芳(1979-),女,湖南湘潭人,汉族,硕士,湖南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2

1、引言

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不可多得的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仅凭借《呼啸山庄》一部小说便跻身于英国著名小说家的行列当中。从这一点来看,既表现出艾米莉·勃朗特的才华,也能够看到《呼啸山庄》所展现出的深刻意蕴和影响力。在该文学作品当中,凭借罕见的思想形态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对世界文坛产生巨大影响,一经出版便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虽然饱受非议,但文学作品中的哥特风格却不得不提。

2、哥特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哥特(Goth)一词最初来自于条顿民族中哥特部落的名称。其中条顿民族在公元5世纪时摧毁了当时强大的西罗马帝国。自此之后,意大利人法萨里引用哥特一词,用以来代表和指代一种中世纪时期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盛行于12世纪到16世纪,主要是用于教堂和城堡[1]。经过历史车轮的不断演进,哥特一词也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代表着野蛮、落后、神秘、黑暗时代等等。而进入到18世纪末期,哥特一词才正式成为一种小说体裁的名称,这类型的小说背景通常是以古堡、废墟或者是荒野为主,故事的时间轴往往是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情节紧扣,充满黑暗要素,甚至会在小说当中对一些超自然的现象进行描述,最终导致悬念的出现。

发展至19世纪中后期,现实主义思想成为文学领域的主流思想,现实主义作家们开始接触文学作品来反映社会现实,抨击和评判社会现象,这也为当时历史时期哥特风格与小说创作走向融合提供便捷,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2]。该时期围绕哥特风格所出现的小说作品逐渐增多,其中包括狄更斯的《双城记》以及《雾都孤儿》等书是当时的代表,并成为一个小说创作风格与独特的艺术形态。哥特小说在当时发展至今,已经逐渐走向社会化和现实化的发展方向。

3、艾米莉·勃朗特文学作品的哥特情结的形成背景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留给世人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但这部小说出版之初便饱受非议,引起了评论界的批判,将小说当中的哥特风格表现为一种病态心理和异教思想,小说的价值被否定。而直到20世纪,艾米莉·勃朗特的文学作品开始逐步受到关注,其中的哥特风格也得到重视[3]。从最初的不被看好,到当前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独特魅力与哥特风格,都使得这部文学作品备受瞩目,从中能够挖掘和看到艾米莉·勃朗特的哥特情结的形成和产生。

艾米莉·勃朗特出生于一个非常普通的牧师家庭,父亲佩特里克·勃朗特是一个乡村牧师,但毕业于剑桥,对文学本身抱有较高的热情,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母亲玛利亚·勃兰威尔同样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且对生活十分乐觀。在这种家庭下成长,使得艾米莉·勃朗特的文学功底得到呈现,对于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示出其对于文学方面的天赋。而其哥特情结的产生,则可以归功于父亲书架上的图书,其中不乏当时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哥特风格的书籍。这使得艾米莉·勃朗特从小就接触到哥特风格的文学作品,这也一度成为艾米莉·勃朗特哥特情结形成的主要诱因之一[4]。

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也可以看到,《呼啸山庄》当中的哥特风格,形成背景可以从三个角度着手:其一,从文学运动发展史层面。在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当中,时间点较为明确,集中在1771年至1802年间,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哥特小说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并且伴随着恐怖小说的进入,导致哥特小说的受众群体缩减,但依旧可以在艾米莉·勃朗特的文学创作当中看到哥特风格的存在;其二,社会发展的角度。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当时人们对于生活有强烈的要求,迫切希望去打破现状,感受一些新元素的冲击,这些社会发展的条件成为哥特风格得以发展和形成的社会基础;其三,文学作品本身与艾米莉·勃朗特的关联关系。从《呼啸山庄》当中所描述的场景来看,其与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生活场景较为相似,至少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在其中融合哥特风格,文学作品的表现则更为明确,内容也更系统[5]。

总的来说,艾米莉·勃朗特文学作品当中的哥特情节的形成背景既有自身生活背景和生活条件的限制,也有自身对于哥特风格的独特理解。当然,对艾米莉·勃朗特文学作品哥特情结的形成,还需要从哥特风格的具体表现着手。

4、艾米莉·勃朗特文学作品的哥特风格表现

4.1文学作品主题的哥特风格

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决定着作品本身的特质,以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作品为例,则延续了哥特传统,在写作当中广泛的运用到哥特艺术手法。从《呼啸山庄》的主题出发,其强调的主题风格是仇恨和阴谋,当然其中也涵盖了对于继承权的争夺和爱情。在整个故事主线当中,主人公的命运波折,但最终逆袭成功,而女主人公黯然神伤,凄然病逝。在这一整个故事当中,作品的风格主题表现出浓厚的哥特风格,也正是因为这种风格的存在,使得后世以及评论者对于小说表现的主题都表达出不同的见解。这其中即包括认为整一个小说是一个爱情故事,也有另一种声音则是认为整部小说透露着神秘的色彩。从小说的主题来看,艾米莉·勃朗特想要借助故事内容来生动揭露人性的善恶,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想要借助这样的文学作品和表达风格,呼唤一种潜藏于内心深处的回归。在该作品的主题风格当中,表现出了文学作品的哥特风格特点[6]。

4.2作品人物刻画的哥特风格

艾米莉·勃朗特文学作品的哥特风格不单单表现在主题风格层面,在作品人物的刻画方面同样能够看到哥特风格的存在。但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将小说当中的主人公之一希斯克利夫塑造成一个“恶棍英雄”的形象,但另一方面都对小说当中的主人公的内心进行深层次的刻画,完成了深度的拓展。这一点在女主人公凯瑟琳的人物刻画方面则能够展现。可以说,该小说当中的人物生动、形象,与作者想表达的主旨和风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以《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人物形象刻画为例,则具有较强的鲜明特点。在作者笔下的凯瑟琳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在面对爱情并需要作出抉择时,矛盾和内心挣扎则会出现。在故事当中,凯瑟琳一方面认为林顿拥有着丰厚的物质基础,尊贵的身份能够为自己带来骄傲,使得自己的地位得到提升。但另一方面却始终无法放下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同时又害怕嫁给他会带来身份上的恥辱。正是这种内心层面的纠结,使得作者笔下的小说人物形象十分鲜明,对于人性的剖析非常全面。从人物的刻画层面来看,艾米莉·勃朗特所想要展现出的哥特风格与传统的哥特风格并不相同,强调的是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层面的深度,以此来表现哥特风格的内在,寻求一种内在超越[7]。

4.3作品环境刻画的哥特风格

对于文学作品而言,环境的营造能够为小说情节增色不少。在艾米莉·勃朗特笔下,赋予了文学作品环境浓浓的哥特风格。以《呼啸山庄》为例,在很多环境的描写当中都体现了哥特风格的特点。如乌云如炭如墨、狂风肆虐的荒原被刻画成为一幅灰黑的油画。作者在文学作品当中十分钟情于“荒原”,曾有国内的研究者将艾米莉·勃朗特称之为“荒原上一个超凡脱俗的灵魂”。由此可见,在作品环境的刻画当中,艾米莉·勃朗特的哥特风格表现十分明显。在故事的开篇,则将整个主场景带入到一个恶劣异常的环境当中,宛若人间地狱,借助荒原给人的凄凉之感,使得整个作品环境的哥特风格较为突出。且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很多情节和环境都被作者刻画的异常惊悚,阴森古堡、幽灵梦境等等都在情节之中得以表现,虽然场景和环境不同,但所想要刻画的整体风格依旧是以哥特传统为主,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相对神秘的阅读环境当中。既有粗矿,也有悲凉。作品环境刻画当中的哥特风格,在《呼啸山庄》文学作品当中随处可见。

4.4 作品情节描写的哥特风格

从哥特式文学作品出发,其所展现出的情节主要是以神秘和暴力情节为主,显然《呼啸山庄》的作品风格也受到了这一方面的影响,其中在作品情节当中均有哥特风格的体现,使得在故事情节当中能够感受到哥特风格的存在。以《呼啸山庄》中凯瑟琳和耐莉的对话当中对于虚荣的追逐为例,凯瑟琳认为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为了财产而嫁给林顿都是上上之策,甚至认为这是对于希斯克利夫的爱和帮助。作者在这个时候来描写希斯克利夫的离开,借助环境渲染和背景渲染,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和环境,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展现出情节的转变,特色鲜明,哥特风格也得到充分表现。当然,在《呼啸山庄》的整部小说当中,所能够表现出特色风格的情节较多。作者为了更好的诠释和传递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不急于揭示其中的本质,而是为读者预留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张静波.福音主义对艾米莉·勃朗特的创作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01):123-128+156.

[2]何秋萍.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浅析[J].戏剧之家,2015(20):286-287.

[3]蒋贤萍.荒原的悲歌——从艾米莉·勃朗特的成长环境及个性特征看《呼啸山庄》的创作[J].鄂州大学学报,2015,22(01):52-54.

[4]黄义娟.从《呼啸山庄》看艾米莉·勃朗特的生态智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1):110+112.

[5]何申英.艾米莉·勃朗特个性探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29(09):48-52.

[6]范晓航.荒原上一个超凡脱俗的灵魂——艾米莉·勃朗特的哥特风格与性格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1(03):93-95.

[7]刘富丽.内在性超越:艾米莉·勃朗特早期诗歌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11,33(01):95-102.

猜你喜欢
勃朗特呼啸山庄艾米莉
如果回忆即遗忘
中英双语阅读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我的朋友
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
Gothic Elements in Wuthering Heights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
“龙母”开启征战之路 艾米莉亚·克拉克
试论勃朗特姐妹女性视角的开拓
女性成长的书写——张洁《无字》与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