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几点举措

2018-10-09 11:29陈启萱
时代金融 2018年23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精细化

【摘要】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注重精益求精,相应地作为企业管理服务工具的内部审计面临着转型升级,内部审计工作要适应企业管理需要也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本文从企业制度建设、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服务导向机制三方面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内部审计 精细化

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规范,企业领导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这就使得内审人员面临更大的审计风险和更重的审计责任。因而,内部审计工作精细化已成为形势所趋。

一、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精细化管理,首先应加强企业内部工作制度精细化

审计工作讲究有依有据,特别是内审人员隶属于企业内部,日常工作与企业各部门的生产活动不可分割,在实施非管理审计工作时更加应注重审计意见的依据性问题。

加强内部工作制度精细化,包括企业日常工作制度精细化和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精细化两个方面。企业日常工作制度精细化包括企业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制度、各岗位工作流程制度等,不仅能给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给予更明晰的工作指引,减少因工作流程不清、操作不规范、人员断层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作为内部审计专项工作或专项检查的评价标准,从外部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可操作性、实效性。

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精细化既包括审计业务工作制度等制度也包括合同审计制度、财务收支审计制度、采购业务审计监督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制度等具体审计事项指导性制度。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精细化能明确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操作标准,规范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工作的开展,从内部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二、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精细化管理,应强化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素质

随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的多样化、广泛化、深入化,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范围从合同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日常经济业务审计监督等传统型、简约型业务内容扩大到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管理审计等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最早是从财务机构中分离出来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也是由财务人员转变而来,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对以往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以往的内部审计较难触及企业核心业务,单纯的财务工作经验已较难满足现代内部审计工作要求,如何解决专业知识、技术水平、职业素质缺口成为内部审计工作必须直面的问题。

一方面,对于现有从业人员应增加自我学习、集体培训的机会,从理论基础方面巩固新领域专业知识;同时,应逐步加多加深在这些非传统型内部审计监督业务方面的实践,通过经验积累的量变实现质变,让每一个从业人员都有机会在工作中成长,从而成为内审行家、专家;对于同行业的兄弟单位甚至是同公司的下属各部来说,有着先天的优势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促进。另外,可考虑一定程度上的轮岗,使内审人员能够更深入了解企业各模块的运转,掌握企业管理现状。

另一方面,在对新进人员的选择方面应突破财务、审计专业的限制,不局限于财务部门的员工,实现知识背景专业化、多元化,打造一支由知识储备高、技能研究透的学术型人才、专业型人才、特长型人才、经验型人才组成的复合型内部审计队伍。比如工程建设项目审计需要专业性非常强的工程概算、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竣工决算、竣工结算等的知识积累;信息系统审计需要较高水平的计算机水平;风险控制需要一定的统计技术水平;管理审计需要专业的管理学、经济学知识;内部控制审计需要对各部门实际运作情况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与了解。

三、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精细化管理,应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服务导向机制

内部审计究其根本是一种管理服务,既为单位管理层提供管理支撑服务,又为同级各部门甚至各下属部门提供咨询服务。

如何通过内部审计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这个问题已经在管理层的心目中上升到更为重要的位置,这就意味着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活动已经被认可。管理者的支持对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提升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配合度。充分了解当前企业重点工作及企业发展目标,充分理解管理层重点关注点,将专项审计工作及时化、个性化、深入化,贴近企业发展实际,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实效性。如在采购管理当中,进行实质性的供应商管理审计,对于总金额高单价变化幅度大的物资采购过程中的下单、定价、收货、存货管理等的审计。通过具体深入的审计检查,切实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发掘潜在风险漏洞和管理盲点,及时客观准确地反映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为制定企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为管理服务的同时如何当好向同级部门甚至各下属部门服务、咨询的角色,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通常被看作检查者甚至是审判者的角色,与其他各部门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导致内部审计部门相对被孤立,激發矛盾冲突,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队伍的和谐共处。

要做好服务,首先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将服务定位根植心里,避免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审判评价式的作风。要注重培养内审人员的人际交流技巧,鼓励内审人员多多参与企业内部工作、活动,主动把握与各部门员工互相交流、互相了解、增进同事情谊的机会,营造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应突出员工最关心的内容,拉近内部审计与员工的距离,让员工感受到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员工利益、促进企业发展。本着“审—帮—促”的原则开展工作,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站在被审部门的角度查找原因,寻求解决思路和途径,实现被审部门从“要审我”到“我要审”的转变。同时,应注重审计报告的撰写方式,特别是用词用语,客观准确反映重大问题,不可简单罗列审计工作底稿内容。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精细化管理,需要协调好规范与效率、规范与效益的问题,需要考虑为规范投入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因素,衡量是否存在程序虽更为严谨规范却缺少灵活性的现象,不可过于执着于程序的规范;衡量内审成本与实现效益是否成正比,应首先将内审资源投入到能产生更大效益、降低最多浪费的事项上,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作者简介:陈启萱(1986-),女,四川安县人,本科学历,审计师、统计师,研究方向:内部审计。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精细化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