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痕迹管理”在基层被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通过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有效还原干部对工作的落实情况,供日后查证。但也有部分干部反映,为避免在上级检查时被问责,他们不得不过分在“留痕”上做文章,此举严重背离了痕迹管理的初衷。专家指出,谨防“痕迹管理”成为新的形式主義。
如果盲目注重“痕迹管理”,在检查上又不注意“创新”,自然容易使“痕迹管理”走偏。因此,要想杜绝新的形式主义,让“痕迹管理”成为检查工作的科学方式,关键在于检查方式要创新,以保证“痕迹管理”不会变异。(王军荣)
侨园2018年7期
1《师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10期
5《工业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莲》2024年9期
7《世界博览》2024年21期
8《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年6期
9《现代食品》2024年4期
10《卫生职业教育》202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