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行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刍议

2018-10-09 06:48:14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18年6期
关键词:调剂饮片药典

《中国药典》凡例对饮片的定义是:“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简言之,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是饮片,饮片是处方药。从古至今,饮片都是临床应用的主体,可以说没有一位国医大师不是用饮片成名的。但饮片的质量和生产工艺却没有得到多少提升。也正是由于饮片企业的门槛低,更有国家的利好政策,所以开办饮片企业者趋之若鹜,致使泥沙俱下,市场混乱,问题繁多。那么,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其原因又如何?怎么解决呢?

饮片行业存在的问题

1.掺杂施伪,增重染色。这两个问题是目前药材市场最为严重,也是最为常见的问题。此类问题诸多,已为众人熟知,无须再举例赘言。更有甚者是制假售假,如此恶劣行径,必须严惩,绝不能手软。

2.违规操作。国家规定药材市场不允许卖饮片,但有的市场却在明目张胆地卖饮片;不得分装贴签走票,但也仍有一部分违法分子在做;饮片不全检而贴全检报告,批生产记录与实际生产用料不符,有的该加辅料炮制的不加;药材来源不道地,采收不适时,种植不负责,乱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现象频发。

3.炮制程度太过或不及。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有的将白芍炒制接近焦色,苦杏仁炒成深黄色,其有效成分怎能不降低呢。肉豆蔻切片麸炒,其挥发油所剩无几。也有炮制程度轻,达不到杀酶保苷或增效的作用。

4.有害物质超标。很多药材重金属、砷盐、二氧化硫、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等超标,有的是药材种植过程产生的,有的是贮存不当产生的。但不合格的药材怎么能生产出好的饮片呢?

5.监管力量不足。卖药者无数,监管者有限,显然力不从心。

存在问题的原因

1.职业道德的欠缺。掺杂使假、染色增重等职业道德缺失的行为,是价值取向的严重扭曲,不法商贩利欲熏心、财迷心窍,无视国法行规,做损人利己之劣事。

2.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生产力三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饮片行业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均比较低下,且系统结构不够对称,故大部分企业发展速度缓慢。饮片行业的劳动者学历较低,其设备自动化程度低,而智能化基本谈不上。归根结底是目前大部分饮片生产的科技含量较低,因此炮制精品缺乏。

3.饮片标准不健全。从2010版《中国药典》开始,虽然收载了800余种饮片,然其标准多同药材。事实上很多饮片的标准是不能与药材相同的。目前很多饮片还在靠经验与性状定真伪优劣,实在是过于简单和武断。

4.饮片企业生产品种过多。一个饮片企业生产几百种饮片,难以形成稳定生产线,无法形成规模,生产效率低下。又因用户招标要在一个厂家招全,故所有的饮片厂都追求大而全。

5.监管队伍不足。目前药厂、饮片厂、药材市场数量众多,而监管人员,尤其是专业的监管人员有限,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认为解决饮片当前存在的问题无非就两条:一是疏,二是堵。疏为两个方面,即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堵就是监管和惩处。只疏不堵疏无用,只堵不疏堵不住。故必须两者结合,方能提升和保证饮片质量。

1.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提高从业者的素质,让其熟知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抵制掺杂使假、制假售假现象,以生产优质饮片为荣、劣质产品为耻。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了,假劣现象自然减少。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单纯罚处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科学研究是解决炮制问题的根本办法。通过科学研究解析炮制原理,规范或创新炮制工艺,制订标准,相关的技术问题解决了,掺杂使假等现象亦可堵住。

2.加强监管和惩处。监管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从监管部门频频曝光饮片质量问题来看,已经下了很大功夫。但由于生产经营饮片主体众多,监管人员明显力不从心。尽管如此,各级监管部门抓的已经很严了,曝光了违法违规企业,吊销执照,没收证书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还是要加强处罚,掺杂施伪、染色增重、制假售假者除吊销执照、没收证书外,严重者可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必须加大处罚力度,方可起到警示作用。

相关建议

1.建立全产业链监管模式。中药三大支柱是药材、饮片、成药。药材是饮片的原料,饮片是成药的原料。抓好各个环节的监管,要从药材到饮片再到成药建立全产业链监管模式。

2.明确药材和饮片的属性。目前药材界定为农产品,归农业部管,即使是GAP基地,也都是农民在种药,其质量自然参差不齐。而药材确实是药,药典也是以药材为主,但却不能直接用于临床,所以药材的双重属性应该解决。饮片是临床应用的主体,是中医临床的处方药品,是国家基本药物。药材必须经过炮制后才是药品,才能用于临床。

3.药材和饮片的管理应统一。现在药材和饮片的监管分在很多部门,有人形容为九龙治水。是否可以考虑从上至下垂直管理呢?

4.建立饮片、药材的溯源系统。目前很多商品都实现扫码溯源,药材和饮片都是特殊商品,要想彻底堵住造假、掺假、售假的各种途径,就必须建立溯源系统。没有好的药材安能生产出好的饮片!所以,要把住药材来源的纯正,追根溯源非常重要。

5.建立信誉积分制度。对饮片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信誉制度,增加违法违规成本,鼓励诚信生产经营。

6.建立监管协防队伍。中国市场之大,单靠在编的监管人员显然不够,可以聘请中药专业的退休药师协助监管,从而解决人力不够的问题,提高监管力度。

7.制订并完善统一的饮片标准。《中国药典》饮片标准目前多是同药材,但有一部分药材与饮片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尽快制定并完善统一的饮片标准,使检验部门有法可依,也是规范饮片行业的重要环节。

制定饮片标准是一项浩繁的工程,工作量超大,可尝试通过对高校和科研部门实验室认证来解决。建立饮片特征图谱、薄层图谱,标定对照饮片,为检验提供依据和方便。药典标准可以向社会公开招标,开门办药典,做标准,最后由各级药检院统一复核把关。

饮片标准条例中不应规定杂质的百分比,就是不得含有杂质。如果有百分比,本来没有杂质的药,个别人也要往里掺杂质。

8.饮片不能单凭性状定真伪。饮片标准不完善,抽样检验时常以性状定真伪,比如按薄一点、厚一点、长一点、短一点等定真伪实在不科学,这样的饮片充其量是个次等品。再说性状合格质量不一定合格,有的饮片经提取了又来卖,或掺在正品里卖,单靠性状很难辨识。

此外,国家要研究饮片简易快速鉴定技术,降低饮片目前检验检测的成本消耗。

9.规范种植、规范炮制、规范贮存、规范流通。药材要规范种植,并明确产地加工与炮制的关系。饮片要按药典、按炮制规范精准炮制,两者都要规范贮存和流通。企业要自律,保证产品安全。特色炮制技术可以传承,但绝大多数炮制工艺势必要走向规范化、统一化。

10.界定好临方炮制。所谓临方炮制是医生需要而药房又没有的饮片,则需要现制现做。一定要把临方炮制与常规炮制相区分,不能随意扩大临方炮制。所以,这个问题有望通过智能调剂系统的应用而得到解决。

11.医院招标应按品种。现在医院招标饮片一般都是按厂家,一家要供应全品种。这样就束缚了饮片厂的专业化生产。

12.创新饮片研究。对于中药学科中唯一一个没有国外对应的特色学科,国家应该鼓励炮制的创新,否则饮片永远不能进步。建议按《中医药法》的要求,尽快开展炮制创新研究,同时做好传承与创新,非传承无以发展,非创新无以提高。

饮片与非饮片的关系

1.炮制的意义。饮片炮制后最显著的作用就是减毒增效。如川草乌、马钱子炮制的减毒。何首乌炮制后蒽醌苷降低,苷元增加。青黛发酵后产生靛玉红、靛蓝而增效。中药炮制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特色技术,必有其道理。

2.非饮片的属性。近年来把所谓的配方颗粒、超微饮片、破壁饮片等认为是饮片的改革,基本都冠上饮片的名称,也按饮片管理,且盈利不菲。其实我个人认为这都不是饮片,是制剂,因为它是用饮片完全按制剂过程生产的,却没有按制剂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非饮片的生产没对饮片做任何改革或创新,只是提取并制剂而已。我不反对这些做法,但我觉得应该明确其属性。因为这些非饮片已经没有饮片属性了,纯属制剂。“饮者喝也,片者型也”,这才是饮片。这些非饮片都是用饮片提取的,实际上都是汤剂的改进,绝不是饮片的改进。

开启饮片生产与应用的三智时代

所谓饮片三智时代是指饮片的智能生产、智能调剂、智能煎煮。

1.饮片智能生产。饮片的生产力低下,全国没有一条智能生产线。因此,要提高饮片的科技含量,要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就必须建立智能生产线。目前世界已经进入工业4.0时代,而饮片生产还停留在2.0时代。所以必须迎头赶上,实现饮片智能生产。

2.智能调剂与智能煎煮。“一天不出门、通县打来回”,这是对调剂人员工作的总结,形容其工作量之大。中药饮片的分拣现在仍是戥秤为主,有的用电子秤调剂,有的改成小包装调剂,基本都没解决饮片智能调剂的问题。但中药饮片智能调剂系统已经研制生产成功,并进入药房调试阶段。但设备不是万能的,要想全面适应饮片的智能调剂,必须在饮片片型改革上下功夫。智能煎煮的设备没有问题,也应用多年,同样对饮片片型有一定要求。

综上所述,饮片行业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但并非不治之症,只要努力一定能改变这种局面。

莫让伪劣染长河,制得真优清自流。

猜你喜欢
调剂饮片药典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还有多少“穿山甲”需从药典除名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中成药(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50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9-03 01:08:50
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编制完成
北方牧业(2016年1期)2016-12-17 19:08:50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试述中药调剂发药交待要点
国家药典委员会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增修订内容征求意见
22省市柏子仁饮片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