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光乾 夏贤武 刘含秋 姚振威 吴诗熳
颅内表皮样囊肿(intracranial epidermoid cyst, IEC)通常为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占颅内所有肿瘤的1%~2%,其常见的发病部位包括桥小脑角区、鞍旁、鞍上、颅中窝、板障、四脑室、三脑室等脑实质外区域[1-10],而脑实质型表皮样囊肿(intraparenchymal epidermoid cyst, IPEC)少见,文献报道约占IEC的1.5%[11-14]。笔者搜集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PEC,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及相关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对该病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为术前评估、准备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
搜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实质型表皮样囊肿9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50.9岁。临床表现多样,其中6例头昏头痛,2例行走不稳,1例癫痫。病程1月至3年(表1)。
扫描设备为GE Signa HDx 1.5T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9例均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平扫序列包括SE/T1WI(TR 400ms,TE 12ms)、FSE/T2WI(TR 4000ms,TE 112ms)、FLAIR(TR 8500ms,TI 2250ms,TE 126ms)、DWI(TR 6200ms,TE 100ms;b=0及b=1000s/mm2),层厚5mm,层间距1.5mm,FOV 24cm×24cm,矩阵192×256。增强扫描采用静脉推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剂量0.2mmol/kg体重,注药后立即行横轴面、矢状面、冠状面T1WI序列扫描,扫描层面与平扫时一致,扫描参数与平扫时T1WI相同。
由2位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价DWI图像,以2位医师达成一致作为标准。分别测量病灶高信号区域、脑脊液(CSF)、脑白质(WM)的ADC值,每例ADC值测量感兴趣区面积(100mm2)保持一致。平均ADC值以(n±SD)×10-3/mm2的形式表达。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统计学分析采用对照分组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9例均单发,4例位于额叶(图1),2例位于小脑半球,1例位于小脑蚓部,1例位于颞叶,1例位于小脑半球及枕叶跨天幕生长(图2)。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较清晰,无灶周水肿;T1WI呈脑脊液样低信号(图1A);T2WI呈脑脊液样高信号(图1B);FLAIR以低信号为主,边缘见少许带状高信号(图1C);DWI呈高信号(图1D、图2B)。7例病灶未强化,2例病灶部分边缘轻度强化(图1E、图2A)。IPEC的ADC 均值为(1.09±0.11)×10-3/mm2,对应 CSF的 ADC 均值为(3.24±0.20)×10-3/mm2,WM 的ADC 均 值 为(0.89±0.15)×10-3/mm2,IPEC 的ADC值介于脑脊液与脑白质之间,IPEC与CSF、WM的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1)。
手术证实所有IPEC均位于脑实质内,瘤灶及包膜全部成功切除。最大者约3.0cm×2.5cm×2.0cm,最小者约 2.0cm×1.5cm×1.0cm。大体本示瘤灶呈囊性肿块,有包膜、边界清楚,无血供,质软,内容物呈灰白或灰黄、豆腐渣样碎片状物质(表1)。镜下病理改变,囊壁为角化或非角化鳞状上皮,囊内为胶状碎屑、固态胆固醇结晶及其他类脂质成分(图1F、图2C)。
图1 男性,63岁,头晕头痛1年余。A.T1WI横断面示右侧额叶见脑脊液样不均匀低信号占位,可见条、片状高信号,边界清晰。B.T2WI横断面示病灶呈脑脊液样不均匀高信号,可见条片状低信号。C.FLAIR横断面示病灶呈不均匀低信号,边缘见高信号环(箭头)。D.DWI(b=1000s/mm2)横断面示病灶呈不均匀明显高信号。E.TWI增强横断面示病灶中心未见确切强化,局部边缘轻度强化。F.镜下病理(HE×20)示无核鳞状上皮及少量角化物、无定形结构物质。图2 女性,36岁,头痛1月余,行走不稳2天。A.T1WI增强失状面示左侧枕叶、小脑半球占位,跨天幕生长,病灶中心未见强化,局部边缘轻度强化。B.DWI(b=1000s/mm2)横断面示病灶呈不均匀明显高信号。C.镜下病理(HE×20)示复层上皮细胞,缺少皮肤附属结构。
表1 IPEC临床特征、MRI表现及大体病理所见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EC)由法国病理学家Cruveilhier最先描述,是一种良性肿瘤,因瘤内含丰富的胆固醇结晶、角蛋白、类脂质、钙化等物质,形似“珍珠样”外观,故又称为珍珠瘤、胆脂瘤,被认为是所有肿瘤中“最漂亮的肿瘤”。IEC常发生于小脑角区、鞍旁、鞍上、颅中窝、板障、四脑室、三脑室等脑实质外区域,系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组织异位残余、移行所形成,在胚胎发育的3~5周,第2脑泡形成,或当神经管脱离外胚层而闭合不全时形成裂隙,异常外胚层细胞在裂隙内停滞导致此病的发生[1-10],发生于脑实质内者少见,常见的部位依次为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小脑半球、板障、脑干等[11-14]。本组病例额叶多见,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本组病例所有病灶均位于脑表面、皮质下区域,所以笔者推测IPEC发生系胚胎残余组织由脑实质外向脑实质内移行所致。此外,本组病例中1例位于左侧小脑半球及枕叶并跨天幕生长,实属罕见[15]。
在常规MRI上,IPEC表现为脑脊液样长T1、长T2信号,本组病理仅2例表现为均匀脑脊液样信号特征,其余7例常混杂少许条片状或漩涡状短T1、短T2信号。长T1、长T2信号代表病理上的无定形物质及结合水,而混杂的短T1、短T2信号代表病理上的黏稠脂糖类物质、高黏稠蛋白、碎片、角蛋白、非完全钙化等混合物质[1-14]。但这些信号表现不具有特征性,不能将其与其他囊性病变相鉴别。
DWI高信号被认为是IEC的特征性表现,其病理基础由ADC值及“T2穿透效应”共同决定,且由“T2穿透效应”起主导作用[16-17]。DWI信号强度与组织ADC值呈负相关,ADC值越低,DWI信号越高。ADC值主要反映水分子运动状态,且不受T1、T2驰豫时间影响,当水分子弥散受限时,ADC值降低。与CSF相比,IPEC囊内成分复杂、黏稠,导致水分子弥散受限,ADC值低于CSF,DWI信号高于CSF;但与WM相比,IPEC的ADC值高,DWI信号强度也明显高于WM,ADC值与DWI信号强度不匹配,因此,学者们认为IPEC DWI高信号的主要决定因素为“T2穿透效应”。本组病例IPEC的DWI信号特点及其与ADC值的关系与文献报道一致,但文献并未指出到底是囊内哪种成分对“T2穿透效应”起主要作用。笔者发现,本组病例中含蛋白质成分较多的IPEC,其DWI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病灶,因此,笔者推测决定IPEC DWI高信号的主要病理基础为囊内的各种蛋白质成分。所以,结合DWI信号特征及ADC值能将IPEC与其他脑实质内囊性病变(如神经上皮囊肿、肿瘤囊变、脑脓肿等)相鉴别。
因IPEC囊壁为非真皮结构、无血供,FLAIR及T1WI增强与其他囊性病变应无差异,但部分病灶出现FLAIR高信号环、增强后轻度强化,笔者推测与囊壁毛细血管增生有关,同时笔者发现FLAIR及增强T1WI对于显示病灶囊壁及边缘较T1WI、T2WI及DWI清晰。
IPEC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史往往较长,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相关,发生于大脑半球者出现头晕、头痛等颅压增高症状,发生于小脑半球者出现行走不稳等共济失调症状[11-14]。本组病例发病年龄、病史、临床表现均符合该特点。IPEC虽为良性肿瘤,但会进行性长大、甚至破裂引起急性脑水肿,手术治疗被认为是IPEC唯一的彻底的治疗方式,但术中易损伤囊壁致囊内容物漏出,出现无菌性脑膜炎严重并发症;且囊壁不易完全切除,导致残留、复发,所以学者们主张完全彻底切除囊壁[18]。因此,及时、准确诊断及精准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组病例均在术前准确诊断、评估,术中完全彻底切除,无渗出性脑膜炎并发症、残留复发病例。
总之,IPEC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DWI及ADC能准确定性诊断,FLAIR及增强T1WI能清楚显示病灶边缘,为术前精准诊断、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为减少术中并发症、安全彻底切除病灶、防止复发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