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本刊记者 陈曦
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生的网友风云称,从他记事起,算是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间通讯方式的翻天巨变。从电报、固定电话、BP机、“大哥大”、“小灵通”到智能手机,每一款产品他都印象深刻;从文字、语音再到表情包,从惜字如金到视频聊天,越来越便捷的沟通已经改变了他的生活、工作方式。
1986年出生的小裴,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自己第一次拨出固定电话,在电话中听到外婆声音时候的激动心情。切莫说如今通到村村户户的电话和宽带,小裴年幼的时候,“摇把儿”电话也只出现在政府机关、医院、学校等公共部门。如果哪位的家里安装了电话,那真是要羡煞旁人。现在,因为人手一部手机,她的家里已经不再安装固定电话了。虽然外婆已经年逾古稀,却也能够熟练地使用视频通话。
95后小伙子大伟,在他小学的时候,已经可以用QQ在网上与出差在外国的爸爸视频聊天,节省了一大笔的越洋电话费。如今,他经常只拿一部手机出门,所有的工作、生活、娱乐都要依赖手机。
改革开放40年,沟通越来越便捷,费用越来越低廉,“科技改变生活”,在这个领域的体现有目共睹。
40年前,通信在中国甚至还不能称之为一个行业。人与人之间的远程沟通,除了书信,就只有电报和电话。
改革开放初期,书信是国民聊寄相思最常见的方式。打开一封翻山越岭而来的家书,兴奋与喜悦自不必说。一封信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即使在同省内有时也需要一周半月的时间,再远一些,则要数月半年。一封信一去一回,用一个月的时间都是很常见的。一封信走过的迢迢千里之路上,情况好的时候邮递员还可以骑车,没有路的时候只能步行。寄信和收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交通不发达的地方,需要跑到百里之外的邮政局才行。
1978年,全国邮电局所仅有4.96万个,邮路总长度486.33万公里,每个邮电局所平均服务面积194平方公里。经过40年的投资建设,到2017年年末,邮路总长度938.47万公里、邮政营业网点27.8万处,分别是1978年的1.9倍和5.6倍。邮政行业已经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多种运输形式综合利用,连接城乡、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邮政网络,全国总体上实现了乡乡设所、村村通邮,邮政收寄和投递能力大幅提升。
如今,寄送书信,已经成了情怀,即使是寄包裹也变得便捷无比。从最北方寄送一件家乡特产到最南边,也不过十几天的时间就能够到达。2017年,邮政行业完成快递业务收入4957.11亿元,占邮政业务收入的74.9%。我国快递业务总量由1988年的153万件增至2017年的400.56亿件,年均增速高达42.0%,并在2014年超过美国,保持全球第一至今。
在电话没有普及的时代,在农村如果家里有急事,只能去“县里”打电报。由于电报的传送速率十分有限,因此最初只可能用作传送文字,而且必须要把文字尽量精简以减少字数。发电报在改革开放初期还算是奢侈,每一封都是惜字如金。1978年,电报每字3分钱,发一封50个字的电报要花费1.5元,相当于当时100平方米房子1个月的房租了。
平日里,报务员发出最多的就是“母病速归”一类的急电。当送报员拿到这种电报,无论风霜雪雨,都要以最快速度递达收件人手中。老送报员王德元回忆,改革开放后,电报的内容更丰富,还出现了“礼品电报”。如果市民发送了“鲜花电报”或“蛋糕电报”,王德元要走街串巷把电报和礼品一并送达收件人手,与现在的“闪送”有点异曲同工。
电报的价格从每字3分钱涨到1角4分之后,至今20多年来一直没有变过,可惜再低廉的价格也留不住客户了。2017年6月,设于北京电报大楼一层的营业厅正式关门,唯一一个电报业务窗口也搬至他所。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国内国际通信枢纽,北京电报大楼于1958年9月29日竣工。鼎盛时期,电报大楼24小时营业,每月从这里发出的电报达300万封。而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科技发展,电报业务日渐寥落,仅剩一个营业窗口和3位发报员。
20世纪90年代,寻呼机(BP机)实现了实时联络的可能性。从BP机开始,人们实现了即时通信,进入了没有时空距离的年代,时时处处可以被找到,收到呼叫的人可以随时找电话回话,大大提高了生活、工作效率。
其实,BP机早在1983年就进入中国,当时在上海开通中国第一家寻呼台,而其普及开来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90年代以后,中国寻呼用户数量逐年激增,在1995年到1998年的4年间,全国每年新增寻呼用户均在1593万户以上,1998年,全国寻呼用户突破 6546万,名列世界第一。
在BP机时代,“有事呼我”代替了告别时的“再见”,别在腰间的BP机也成了有钱人的标志。当时,一台BP机的价格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按照当时的工资水平而言,一个月的薪水恐怕都买不了一台。
千禧年之后,手机的发展对BP机造成威胁,BP机逐渐式微。2002年,世界最大的寻呼机生产商摩托罗拉公司宣布停止生产和销售寻呼机,此时中国联通的寻呼业务已经连续亏损了几年。2007年3月,当时的信息产业部发表公示称,中国联通申请停止经营北京等3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198/199、126/127、128/129无 线传呼服务,BP机在大陆地区的运营正式结束。
在2000年前后,更加高效的实时沟通工具手机迅速发展起来。此前,模拟制式的移动通信网络已经出现。1987年,我国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州投入商用,首批用户700个。最初“大哥大”的价格在2万元左右,入网费为6000元,市话费为每分钟0.5元,当属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在1998年的央视春晚上,黄宏与宋丹丹的小品《回家》就是以“大哥大”为主要素材进行创作的。虽然小品里的“大哥大”信号断断续续成为笑点,但是不可否认,手机正在进入千家万户。其后在短短的几年间,手机价格的下降以及资费标准的降低,让手机普及全民。砖头一样笨重的“大哥大”被小巧的机型取代,手机的功能也从打电话、发短信,扩展到听歌、拍照、玩游戏等。
很明显,手机的更新换代比之前的任何通讯方式都要快上许多。从功能机到智能机,全民手机的更新换代才用了10余年的时间。
智能手机开启了另一个新纪元——万能移动终端革命。“手机在手,万事俱备”,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为现实。与功能手机只能通讯和娱乐不同,智能手机如同一个贴身管家,订餐、付款、购票、订房、缴费等等事宜全能胜任。而且,智能手机的价格可以低到几百元,对于个人而言完全没有负担。今天,网络信号无处不在,手机上网速度与家里的宽带相差无几,移动通信已经和空气、水一样,成了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
改革开放40年间,通讯方式的变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电报、BP机、电脑、手机,无疑不是从最初的奢侈品,演变成了必需品,价格也越来越亲民实惠。通讯成本的降低,一方面,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归功于中国通信企业的崛起。
北京中复电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邰武淳回忆:“我记得在40年前,打电话经常会遇到一拨号就占线的问题,为什么呢?局用交换机的容量非常有限,我是1991年创办的中复电讯,我们刚刚起步时经营了有线通讯,来满足装机难的问题,那时候用户申请装一部电话要花5000多块钱的装机费。后来有了寻呼机,再后来又有了移动电话。”
如今通信已经不仅仅是信息交换、语言通讯的方式,更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邰武淳说:“过去,我们在有一些行业上或许落后于世界的发展脚步,但是我们在电信行业方面,始终在追赶乃至和世界电信行业的发达的国家相差无几,甚至在某些应用方面我们还处于领先地位。比如,中国的移动支付比世界上很多国家要便捷得多、普及得多。”
中国的移动支付领先全球已是公认的事实,外媒认为中国很可能成为第一个无现金国家。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中国考察之后,在他的专栏文章里感叹道:在咖啡厅或者外出就餐时,只有我掏出了现金,然后收款队伍速度明显就减慢了。当我去外面找餐馆吃饭的时候,我的同事们通过手机支付叫了外卖、咖啡等,而且速度比我还快。
移动支付只是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通信产业的成果之一。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中国的通信企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通信行业涉及面广泛,从制造商、集成商、代理商、分销商到运营商,业务领域和业务范围各有专长,企业规模千差万别。然而,如果把中国通信产业看做一个整体,则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坚持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体系,产业链逐步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重点核心领域技术取得突破,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通信设备集成商。基础设施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光纤接入成为固定宽带主流接入技术,固定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第四代通信技术TD-LTE 也成为国际4G主流标准。
2018年9月,华为在IMT-2020(5G)推进组组织下,在北京怀柔成功打通了基于3GPP R15标准的First Call(数据业务),正式开通华为在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中SA(Stand Alone)组网架构下端到端5G 商用系统测试站点。目前SA测试行动有序,SA数据业务的打通为5G产业链的发展奠定了又一个里程碑,表明我国的设备商已做好5G商用时代技术准备。在5G 商用芯片方面,华为面向全球推出首个提供5G功能的移动平台——麒麟980手机,为终端产业链成熟奠定了基础。
可见,中国通信行业的标杆企业——华为,在未来5G市场上已经成了领跑者,其影响力不输国际大公司。
与华为一样在国际上站稳脚跟的中国通信企业还有许多。
2006年8月10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中国移动以33.42美元收盘,总市值达到1325.8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电信运营公司。
在2018年全球企业500强榜单中,中国移动位列第53位,华为排名第72位,中国邮政排名第113名,中国电信排名第141名,中国联通排名第273名。
改革开放这40年,通信线路经历了从木杆铁线到铜芯电缆,再到今天固网智能化、传输光纤化、数据通信宽带化,百兆光纤到户、到桌面,高质量无线网络全覆盖。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光缆产业逐步补齐短板,成为国际竞争的一股重要新生力量,开始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同台竞争。
在通信光缆方面,海缆作为全球互联网的中枢神经,承载了95%以上的国际数据流量,同时,海缆工程被世界公认为最复杂和困难的通信工程之一。虽然海底光缆自身只占整个系统的20%,但施工与维修成本高昂,一旦铺设好的海底光缆出现问题,企业要承担巨大损失。因此,海底光缆领域对产品质量要求非常高,既要拿到全行业最权威机构,还要在国际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全程监督下测试,最终才能拿到进入国际市场的“钥匙”。
在最高端、要求最严格的海缆市场上,中国企业奋起直追,产业链逐步完善,亨通、中天、通光等在深海海缆制造方面实现了突破。2018年中,我国光通信的领军企业之一烽火通信,自主研发设计的有中继轻型海底光缆“LW-R”和有中继单层铠装海底光缆“SA-R”顺利通过国际环球接头联盟(UJC)颁发的UJ(万用接头)认证,取得了进入国际海缆市场的通行证。华为海洋成为全球重要的海缆系统集成商之一,具备了跨国海缆交付能力和经验。
随着电报、BP机等通信设备退出历史舞台,移动通信时代开启,对此,我国通信产业已经做好了准备。
工信部发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显示: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网络,4G基站规模达到 177 万个,基本实现城市和县城的连续覆盖。
自1987年蜂窝移动通信出台以来,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从1G语音时代,到2G文本时代,到3G图片时代,到4G视频时代的升级。目前,我国的通信行业已经与全球基本保持同步,掌握了世界一流的新技术,涌现出一批以华为为代表的具备世界级竞争能力的大公司。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编码和调制是无线通信最核心的技术,是通信技术的皇冠,体现着一个国家通信科学基础理论的整体实力。2016年11月17日,在美国举行的3GPP RAN1(无线接入网络第三代合作项目)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华为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Polar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通信标准从追随、持平到引领的跨越。
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的通信产业从最初的依靠外国,到现在输出外国,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主角。以光棒产业为例,2010年,中国光纤预制棒的自给率仅为31.6%,七成左右要依赖进口光纤预制棒。2017年全球光棒产量达到1.6万吨,其中中国光棒产量达8100吨,占比达51%。预计2018年国产光棒自给率将超过85%,中国光棒产能将高达9400吨,稳居全球第一。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到“十三五”期末,要实现覆盖陆海空天的国家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光网和4G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宽带接入能力大幅提升,5G启动商用服务。信息通信技术掌控力显著增强,成为5G标准和技术的全球引领者之一。
5G时代还未全面开启,工信部部长苗圩在2018年“两会”期间表示,工信部已着手研究6G技术,即第六代移动通信。
毫无疑问,中国通信产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无论从行业标准制定、应用方案能力、技术产品研发还是从市场规模、领军企业世界排名、产业布局等方面来看,中国通信产业在全球业界的影响力都不容忽视。
未来,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国有望从跟随者变成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