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中国农资》记者 韩玮
国际肥料科学中心主席 埃瓦尔德·史努格: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肥料产学研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肥料利用效率不高仍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当前,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和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决定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农资投入品必须满足高效和低环境风险,稳定性肥料技术已被国际肥料科学中心选定为环境友好农业的首选。稳定性肥料通常是指生产供应过程当中加入了硝化抑制剂或者脲酶抑制剂的肥料产品。这类肥料能够调解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少尿素的水解过程,延迟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从而达到尿素缓解释放的作用,它是稳定肥料的添加剂,也就是抑制剂。
目前这种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有这么几个大的类型:第一类是稳定性的复合氮肥,第二类是稳定性的尿素,第三类是稳定性复合肥,包括目前推向市场的长效二铵,第四类是稳定性掺混肥。
中国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向城市集中,城市化以后,农村的经营大部分都由老年人和妇女来承担,这样的话急需要简化施肥过程,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施肥的简化,最近几年,中国在推行秸秆还田、免耕这些技术中,都需要一次性施肥,这是稳定性肥料等新型肥料得以应用的沃土。
针对目前的农业生产情况和肥料的需求,我认为应该有几点需要做到:第一在利用率方面要高效化,这个是环境保护、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节省能源的需求。第二肥效的长效化,主要是要节省劳力,简化耕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第三在功能上要多元化。总体上讲,目前稳定性肥料还是适合于中国农业生产的肥料。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石元亮: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就开始了稳定性肥料的相关研究工作,从早期的长效尿素,到现在的稳定性复合肥料,都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多年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各项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成果转化,在一定时期内,为我国肥料行业的发展,相关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小氮肥时期,碳铵的长效性等问题的解决做出了贡献。通过不断探索实践,研制出的“协同增效技术”和“磷素活化技术”,能够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大幅度降低稳定性肥料成本,使稳定性肥料在推广中更具价格优势,更“亲民”。
在多年的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关的技术只有立足于农业生产,以农民的利益为核心,才能更好的被企业接受,被农民接受。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经验:一是尽可能的做到简便化,二是要使产品在现有的价格体系中被广大农户普遍接受,三是要切实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通过和企业的结合将技术带入田间地头,才可以使相关技术迅速放大。一般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只是技术转让,后期企业如何生产、推广,科研院所不再参与。我们不仅为企业提供技术转让,还根据企业的销售区域、农作物种类等设计品种,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企业目前发展状况进行技术融合。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为企业提供全面技术服务指导,包括生产设备调试、技术优化等。
目前,在提前完成了农业农村部“到2020年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的任务后,又提出了“将化肥使用量降低30%”的新目标,在完成这些目标的同时,我们必须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和粮食安全,所以提升肥料效率就成了关键所在,包膜肥料、稳定性肥料、脲醛类肥料等一系列具有缓释长效技术的肥料在更多新技术的支持下,将会在我国化肥减施增效系列行动中提供重要帮助。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 陈温福:
作为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国家,长久以来,“吃饭问题”都是国家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过去的十几年,我国粮食实现了连续增产,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粮食增产的背后,是化肥农药的过度施用,土壤问题日趋严峻,土壤盐碱化,耕地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在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对于粮食高产量的追求,只耕地不养地,导致土地变薄,土壤碳氮比失调,土地酸化严重,中低产田大约占到了70%。2015年,农业农村部提出,到2020年实现化肥“零增长”行动,肥料减施增效为肥料科研领域带来新的挑战,研制用量更少,肥效更强,环境更加友好的新型肥料将会是未来科研院所及企业在科研和研发方面的重点。也希望这样的新型肥料能够引导农民少施肥料,保护土壤。
目前,我国通过化肥零增长、有机肥替代、秸秆还田、轮作休耕等行动来提升耕地质量,许多新兴肥料在减施增效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就拿我们多年研究的秸秆炭化还田技术来说,企业到田间地头回收秸秆,利用炭化炉就近制备生物炭,而后做成炭肥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农民不再为秸秆处理发愁,政府无需为焚烧秸秆担忧,土壤酸化问题也找到了解决的途径。这样间接还田的耕作方式,让秸秆好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找到了一个好归宿。将秸秆炭化还田来改变土壤碳氮比及理化特性,这是一个新方向,生物炭及其衍生的生物炭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张民:
缓控释肥是一种可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制养分释放,克服传统化肥溶解过快、养分易流失等缺点的新型环境友好型化肥。作为化肥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世界各国争相研发先进的缓控释肥。上世纪七十年代,缓控释肥技术开始在德国和美国得到应用,而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大力发展缓控释肥技术的相关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多年来国家给与了高度重视。
说到肥料减施增效,其实“减施”和“增效”本身是相矛盾的,如果要实现二者的合二为一,就要求有相关技术的配合,让肥料在土壤中的利用率提升,减少损失,缓控释肥料正是符合我国目前减施增效要求的肥料,省工省时,在保证产量的同时,一年或一季只需一次施肥。
在缓控释肥研发领域,我国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发展速度惊人。截至2015年,我国从事缓控释肥料研究的科研机构已有30余家,从事产业化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单位有70余家,我国各类缓控释肥产能为550万吨。短短十几年,我们走出一条技术突破促进产业化发展之路,随着成本不断下降,贵族肥料已实现走向大田,造福中国农业的目标。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国在缓控释肥研发生产以及示范推广方面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试验研究表明:与普通肥料相比,我国自主研发的缓控释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30%,可实现作物增产10%—25%,节氮20%—30%的情况下不减产,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作物生长期内一次施肥无需追肥,节约劳动成本;同时,减轻土壤环境恶化和减少作物根部病害,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
在未来,一是要提升缓控释肥的质量,使其在土壤中发挥更好的效果,二是要降低成本,使其在小麦、玉米、棉花、水稻等大田作物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现阶段,缓控释肥的薄膜率已经在逐渐降低,从原先的5%逐步降低到了2.5%,成本降低的同时,效果也在提升,据保守估计,未来十年缓控释肥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0-15%之间,到2025年,我国缓控释肥产量为755-1126万吨,产值约211-3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