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洲
[摘要]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着眼于开拓海外市场成为今后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针对企业“依法治理”方面对我国国有企业在海外发展进程中的风险防控,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海外项目的具体风险类型及应对举措,以及重点防控举措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海外发展 依法治理
一、背景介绍
我国企业“走出去”是发展的必经、也是必然之路。如何推动我国特色产品走向省外、境外,鼓励本土产品国际化,提升产品品质和提升市场占有率,拉动海外市场对我国本土产品的需求,并有效推动我国文化的传播,打通境内外人才的交流和知识的流通。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将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如何在发展境外业务的同时做好企业治理和风险防控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当前必然需要解决的难题。
二、完善公司治理创新做法,搭建风控制度
有效的企业风险防控起始于完善的风控制度的建设,根据企业的战略部署,各部门明确职责,共同实现上下联动的风险管理,促进各机构各部门的协同发展和培养风险导向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有效推进海外事业的发展。
(一)建设企业治理结构的总体思路
目前的企业治理架构,公司治理由董事会下属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委员会主要分为法律事务和风险管理两个条线,分别制定法律事务管理制度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采用“一个总括方针+若干细则”的总体思路建立总部的法律风控制度体系。对于下级机构的组织架构、制度等做出明确规范,确保上下联动的制度规范。相关责任单位应对重大合同备案、重大纠纷报备、重大项目风险评审的执行拟定出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案,并定期抽查,对于不规范的单位应及时通报和处分。国有企业董事会应明确企业的风险偏好,并有风险管理委员会确定风险应对方案。
(二)各部门的协同作用
法律事务部分主要建立了包括外部法律顾问、合同管理、法律纠纷管理等等方面的制度;风险管理部分建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并搭建了风险事件数据库,成立了总部风险控制委员会,针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审出台了实施细则。完善的制度建设不仅有效集团内部的各机构的协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建设风险导向的企业文化,为后续的业务多元化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
目前,我们企业通过在海外成立全资子公司、合资公司、控股公司,选择有发展潜力的海外投资项目进行资本注入。为防止国有资本的流失,实现投资目标,在海外市场建立品牌,有效提高市场占有率,国有企业应首先对海外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防范。
(一)风险识别和分析
通过前期的实地调研,识别出投资东道国存在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大类别的风险。其中,宏观风险主要包括安全局势风险(武装冲突、恐怖主义、内乱等)、政治稳定风险(领导人更迭、议会政治、利益集团掣肘)、民情风险(对华好感度)和经济基础风险(税务风险)。中观风险包括人才风险(人才储备不足)、营商环境(政府管控能力、腐败问题)风险和行业标准差异风险。微观风险包括劳工管理风险(劳工保护政策)和外汇风险(资本进出审查)。
风险分析主要包括可能性分析和影响程度分析。风险可能性分析一般讲风险发生的概率分为三类:“高”、“中”、“低”;评价是主要考虑风险相关资产的表现能力,经营管理中工人参与程度等因素。风险影响程度分析是分析风险对目标实现的负面影响。通过风险的可行性分析和影响程度分析,绘制出风险控制评估系图,再参考每个风险在风险控制评估系图中的位置,确认该风险是否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风险防控
针对识别出的各类风险,企业应制定具体的可供执行的策略,包括:①成立专门机构加强政策研究,争取国内政策支持,研究国外税收、环保等法规政策;②在行业内寻求合作伙伴,形成多元合作关系分散风险;③引进“外脑”资源,建设综合数据库,收集其它企业在海外业务布局的经验与教训以供借鉴,形成科学合理的海外投资战略;④集团上下縱向联动、各部门横向联动实施海外项目投资前评估与论证,强化风险把关;⑤在集团投资整体战略、子公司资本运作战略的框架下,对运作方式和策略进行优先排序;⑥全面尽职调查,合理评估交易对价,审慎选择合作或并购的目标公司;⑦严格控制财务风险,采用适当的支付方式,管理跨国资本运营中的支付风险;⑧针对贸易企业盈利风险问题,管理方式上充分确保投资初期的盈利水平,合理确定退出方式。
四、重点风险防控的方面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应完善决策机制,强化集团管控力。通过集团制度、考核督导、风险责任岗位设置要求等,在集团的不同层级的企业之间形成法律风控事务的信息收集、传递、分析、应对的畅通渠道,确保制度文件的贯彻落实。
(二)强化合同管理
根据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合同种类,逐步建立、完善合同标准文本库,深化合同审签流程管理。在合同谈判、评审的过程中汇总核心风险点,设置相应的合同风险清单。建立合同管理台账,配合相关业务部门对重大合同履约全过程实施动态监控。
(三)强化诉讼纠纷管理
企业将继续跟进下属企业的纠纷诉讼案件进度,督导下属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及时按照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培训工作,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发生同类诉讼案件。
五、结语
国企“在走出”的战略中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只有妥善搭建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并严格控制各类风险的发生,积极适应国企改革的新形势、新政策、新要求,加强内控制力,完善决策机制,才能有效的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实现我国企业成功进军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