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逝涛波,淘尽英雄有几多?龙争虎斗交相持,且听伏锐说三国。”
这段开场白,我从2015年12月一直说到了现在,在这将近三年的时间里,除了教学外,我还多了一份额外的工作——准备、录制评书节目,传播传统文化。
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比较爱好传统文化,喜欢听评书。上小学之后我不断阅读中国古典小说著作,碰到展示才艺的机会总会上去说上一段评书,到了大学,我更是发扬爱好,一口气参加了四次语言艺术大赛,乐此不疲。
因为父母都是教师,大学毕业后我也选择了成为一名教师,而我和评书相互成就的故事,开始于2004年我来到义乌中学任教。在语文课堂的实践教学中,我遇到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这类故事性强的课文,介绍背景时会索性放下教材,即兴在课堂上说上一段评书。同学们瞬间就被吸引了,沉浸在情景和气氛中,对课文的理解也变得又快又深刻。
说书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记忆,所以每天早读的时候,我都会在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大声背诵。同学们看我背得起劲,受到感染也不放松懈怠,班里的学习氛围愈发浓烈起来。
有些人很好奇为什么我带的班学生成绩总是特别好,你想啊,要是有一个老师在你面前把一篇你都快想不起来的文章倒背如流,你能不被感染吗?
在2015年元旦晚会上,新上任的朱跃望校长在学校文艺汇演上看到了我的表演,夸道:“伏老师,没想到你不仅书教得好,评书也说得棒!”他当即向义乌电视台推荐了我,想让我给义乌市民说书。电视台台长一听也很感兴趣,两次洽谈后,我们就签订了《伏锐说书》栏目的合作协议。
为了说好评书,同时又不影响工作,我把前期准备、后期录制的工作都安排在了周末:周六用一天时间读书、整理资料,周日上午至少试讲两遍,请家人当观众,提意见改进,周日下午一点半到电视台录制。
過程虽然很累,但全程都得到了家人和同事的支持,学生的关注和鼓励更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评书栏目播出后社会各界反响热烈,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很多人觉得教师很苦,每天都在重复着千篇一律的生活,但我却乐于享受教学带给我的无尽快乐和灵感,正是因为在不断创新的教学方式中积累的经验,我才找到了自己兴趣的契合点,做到提升教学和发展兴趣两不误。
我是一名教师,评书更像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次有益尝试,为我的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在做好本职工作闲有余力的时候,不妨做一个有趣的老师,让学生能更加享受课堂,自己也能更加享受教师生涯。
(采写:刘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