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促进教师培训与团队建设

2018-09-30 06:26陈金香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参培建构主义名师

陈金香

面对时代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1.唤醒教师成长意识——着眼点

教师培训也好,教师团队建设也罢,着眼点是唤醒教师成长的意识,激发教师自觉成长。只有主观意愿被激发,才能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通过名师与专家的不断引领与启智,以榜样的力量与科学的视角,激发教师内省的动力,并将成长视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师德铸师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2.推进课程建设步伐——着力点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所在,体现了学校的发展水平。以课程建设为着力点,既可以推动教师自身成长,推进其专业化发展,又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例,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和自己,还要研究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查找相关资料,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等。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使教师有了施展专业才能的空间,也成为学校培养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

3.彰显名师工作室力量——切入点

在教师培训与教师团队的建设过程中,以名师工作室为切入点,建立“名师培养中心—名师工作站—名师工作室”的成长服务平台,通过集体力量的引领,构筑教师成长合力。名师工作室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正能量,可以推动其他团队有效运作与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同时,名师工作室的名师可以为教师树立榜样,引领教师更好地学习,不断发展自我。

4.实施建构主义培训——深化点

建构主义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教师培训,不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且助力教师团队建设。

在培训过程中,首先应以参培教师为中心,提高培训的实效,促使教师的个性日益丰满与完善;其次,重视参培教师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主动建構,为每一位参培者创造交流与表达的机会,使培训者和教师积极参与到培训中来。最后,加强培训双方的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加强培训师与教师、教师与教师的沟通合作;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促进合作学习。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下便捷的信息媒介,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学习与互联。

5.形成自主科研意识——生长点

学校应消解教科研的壁垒,为教师提供教科研的机会,引领各科教师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以教研组的团队合作解决问题,选择教育实践中的迫切问题,开展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反思研究等,并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完善,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逐渐形成教师科研文化。

编辑 _ 李瑞艳

猜你喜欢
参培建构主义名师
教研能力自主生成:基于知识建构的中职教师培训新模式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提高参培教师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教师培训实效性
“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以云南师范大学(2014)幼教国培班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为例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
新课程背景下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