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X线与CT在诊断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效果情况

2018-09-29 11:08何士春陈玉军尹春辉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

何士春 陈玉军 尹春辉

[摘要] 目的 该文旨在研究X线与CT在诊断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共计76例,入组患者均进性X线扫描及CT扫描,其中A组为使用X线的诊断结果,B组为使用CT的诊断结果,对不同方法诊断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者足底、股动脉狭窄>50%、小腿动脉狭窄>50%及足背动脉狭窄>50%的检查结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与CT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诊断糖尿病足,但在下肢血管及骨质情况诊断中,CT要优于X线,因此可视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糖尿病足;动脉狭窄;骨质破坏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6(a)-0063-02

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的破坏[1]。糖尿病足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构成非常严重的威胁。其中针对糖尿病足治疗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但在手术之前常常需要影像学进行诊断及评估,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诊疗方案。该研究特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确诊糖尿病足的76例患者,分别进行X线及CT扫描,对比分析其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共计76例,其中男患者42例,女患者34例,年龄分布在34~76岁之间,平均年龄(57.31±13.49)岁,入组患者均进性X线扫描及CT扫描,其中A组为使用X线的诊断结果,B组为使用CT的诊断结果,该实验入组患者于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研究得到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经WHO1999证实存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足者,且均为2型糖尿病;无其他肾、肝等脏器功能损伤者;无重大心脏疾病;下肢无金属假体或夹板;无精神疾病伴发,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者;有重大心脏疾病者;合并感染、恶性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者;既往存在药物过敏史者;伴发精神疾病,依从性较差者。

1.3 仪器及方法

1.3.1仪器与设备 X线设备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XIOM Multix M系列 X线机[2]。

CT设备选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Aquilion系列64排螺旋CT 机。

造影剂高压注射器选用日本根本杏林堂株式会社生产的AG. Contrast Enhancement Auto Injector系列高压注射器,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8第2311861号。

胶片打印设备选用日本索尼公司生产的SONY UP-D72XR系列数字胶片打印机。

1.3.2 操作方法 X线扫描嘱患者平躺于扫描床,分别对患者足部、大腿、小腿进行正位和侧位的投照。CT扫描嘱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央,患者将下肢固定,将准直参数设定为30 mm×0.5 mm,螺距1.425,扫描野设定为400,旋转速度2 r/s。于扫描前15 min于患者肘正中静脉处埋置静脉留置针,对比剂选用碘普罗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10970166),单次用量100 mL,注射速率5.0 mL/s,注射完毕后采用50 mL生理盐水冲管。对患者足部、大腿、小腿进行血管及骨质观察。

1.4 觀察指标

糖尿病足的检查:糖尿病足患者在抬高下肢30~60 s后可见足部皮肤明显苍白,肢体下垂后可见中部呈紫红色。如果静脉充盈时间(足部皮肤由苍白转红润的时间)在15 s以上,说明该下肢供血明显不足。另在腘窝及足背处触诊腘动脉及足背动脉,糖尿病足患者可有动脉博动减弱或消失[3]。

该研究主要观察患者股动脉狭窄>50%、小腿动脉狭窄>50%及足部动脉狭窄>50%的病灶;观察足部、小腿及大腿的骨质、软骨及软组织破坏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管狭窄计数比较

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扫描后,不同部位血管狭窄>50%的例数,得出B组患者在股动脉狭窄>50%、小腿动脉狭窄>50%及足部动脉狭窄>50%的病灶个数上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2;9.643;9.954,P=0.002;0.001;0.001)。见表1。

2.2 两组骨质病变情况比较

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扫描后,诊断出不同性质骨质病变的例数,得出B组患者在诊断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及软组织病变的例数上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7;10.423;9.879,P=0.003;0.000;0.001);两组在诊断病理性骨折例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8,P=0.137)。见表2。

3 讨论

实质上,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糖尿病经久难愈,血糖一直居高,造成的脂代谢紊乱进而导致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下肢血管是人体供血通道中最长的1条,其中任一部分出现狭窄或闭塞,会直接影响远端组织直至足部的供血,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危害。研究表明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会造成人体微血管管壁变性增厚、管腔狭窄闭塞,进而导致下肢组织缺血缺氧[4]。同时长期高血糖状态会使血液本身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以上几种因素共同作用就会使足部发生严重的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组织的坏死。另外,由于大血管和微血管出现病变,会引起神经营养障碍和缺血性神经炎,从而使机体缺乏对足部神经末梢的保护作用,而造成一系列物理性损伤。而此类损伤一旦出现,就会变得不易修复,病情继续恶化出现感染,最后发展成为足坏疽。糖尿病患者极易出现感染,最常见的是皮肤感染,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下肢又是人体中负重最多的器官,特别是足,最容易受累,缺血的肢体更易发生感染。由于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的存在,微小的创伤即可引起微生物的侵袭和感染,而糖尿病患者的高糖状态为细菌的生长及繁殖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从而感染更易于扩散[5]。

目前针对糖尿病足的最优先治疗手段就是手术治疗[6],但是由于糖尿病足患者下肢手术靶点较多,而且组织结构也较为复杂[7],因此在手术前选用1种较为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手术提供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8]。对于病变血管的观察,多普勒超声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但以上2种方法对于骨组织病变的鉴别效能很低,因此选用一种兼顾软组织和血管病变的方法最为关键。X线和CT在糖尿病足的诊断中较为常用,该研究相对X线和CT扫描各自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以寻找1种最为全面、安全的糖尿病足诊断方法。

该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部位血管狭窄>50%的诊断情况,CT均优于X线扫描,在诊断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及软组织病变情况时CT也较X线有一定的优越性。仅在诊断病理性骨折方面,两者不具有明显差异。这表明CT相对于X线扫描,能更加丰富、清楚地显示病变组织、血管间的关系,图像内容显示更加清晰、准确。而且CT在空间关系上也优于X线,可以为手术提供更多的病灶位置信息等。

综上所述,X线与CT作为2种诊断糖尿病足的方法,对糖尿病足的诊断及病情显示方面均有显著意义,但CT在诊断清晰度以及全面性上要更好于X线,临床应用中可视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雷.X线影像学检查对糖尿病足的诊断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5):149-150.

[2] 张磊.糖尿病足X線与CT影像表现比较分析及应用价值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97-98.

[3] 张学川,杨启明,王学清.82例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表现对比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2):140-143.

[4] 张会存.59例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表现对比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337-338.

[5] 杨蕤.糖尿病足X线与CT的影像表现对比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10):233.

[6] 邹夏斐,马德容.糖尿病足的X线及CT影像对比差异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6):177-178.

[7] 吴建祥.X线在糖尿病性足病诊断中的价值[J].心理医生,2017,23(20):23-25.

[8] 林鹤,刘德林,杨兵全.WagnerⅡ级糖尿病足患者肌肉减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9(7):419-422.

(收稿日期:2018-04-17)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做好六个方面促进糖尿病足康复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前列地尔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临床分析
全蝎软膏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