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等新兴通信工具也被广泛使用。“班级微信群”逐渐成为学校教学中重要平台。老师们利用微信群发布重要通知,通报孩子们的在校情况,让家长们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孩子的“第一手信息”;家长们有疑问也会在微信群里直接与老师沟通,或者家长相互沟通解答。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更加及时和顺畅,为学校教育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类原因给老师和家长的沟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下面是发生在微信群中的两个真实案例。
案例1:“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
在某次春季运动开幕式的前夜十二点,一个孩子(称为A)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问了句“明天就穿这身班服吗?”
半小时后班主任刘老师回了信息:“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穿羽绒服都行。只是你看好了,不按班级要求穿衣服,你看今天你是来教室守着孩子还是请假?……最后,班级微信群是出于我个人立场以我个人名义建立,是为了方便大家联系,万万没有想到有家长不懂得半夜不能在公共平台发消息的道理,为了不打扰到大家晚上正常休息,大家同意我把A妈妈家长退出班级群吗?同意的请投票。”
再接下来,两人在群里唇枪舌剑,到最后,老师甚至回了一句“如果到教育局我都陪你,奉陪到底”!因为老师用文字形式表达,而A妈妈是语音回复,所以在截屏的短信上,只能看到来自老师的单方面表达,而无法听到家长在语音里表达的过激言语。
第二天,由于昨天的语言冲突A妈妈带着5个壮汉围在教师办公室里,甚至刚进办公室就拿起一个杯子砸向老师(幸好没砸中),面对已经报警而来的警察都难以平静。
经过同当事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交流,原来A妈妈平时工作很忙,当天到家快12点才看到在家校本上的留言是要求第二天穿班服。由于天气刚转暖,担心孩子着凉,便在群里问了“明天就穿这身班服吗”;而刘老师不到一岁的儿子在当天夜里一直发高烧哭闹不止,孩子被病痛折磨让素来非常内秀且稳重的她短时间内失去了平静。
同为母亲,我理解两个妈妈的心情。经过沟通,A妈妈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给孩子做了不文明的示范,给老师带来了伤害,给学校带来了安全隐患。但在懊悔同时,她也表达了对自己孩子今后是否会受到责难的担心;刘老师也对自己没有管理好情绪深感内疚,在当天晚上向A妈妈发了下面的微信:
A妈妈,不好意思那么晚打扰您。冷静思考后,我觉得自己没有站在你的立场考虑问题。其实消息我是半夜就看到了,我儿子那晚发烧,一直抱着他才睡着。如果我在指责您没有尊重大家半夜发消息,那其实我也没有尊重你,尊重大家,没有利用好班上的微信平台,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也许我多一些理解你平时没有时间管孩子,是担心孩子穿短袖生病,我就不会那样激动。对不起A妈妈!“
接着,刘老师在家长会上向A妈妈和全班家长做了道歉。当然,A妈妈也很惭愧,表达了歉意。
时隔三个多月到学期末,当A孩子在集体中成长得越来越好,A妈妈也终于放下担心,更加信任学校和老师。
案例2:“你真有意思,够大胆,发泄一下也好”
一次,我正在看班级微信群,突然跳出B孩子妈妈的一句话:
@杨老师(语文老师) 你个傻X
就在我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杨老师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回复了B孩子妈妈:
@B孩子妈妈 你真有意思,够大胆,发泄一下也好
接着:
@杨老师 (表情)问号
接着,B孩子爸爸在班级群里发了一段10秒钟的视频,显示B孩子被爸爸打,哭着认错的画面。
B孩子爸爸@杨老师 杨老师您好,对不起,是B孩子发的
B孩子妈妈@杨老师 太对不起了老师,孩子已经好好教育了
杨老师立刻回复:我很心疼孩子,孩子这样发肯定是有原因的。大家都停歇下来,别搞误会了。我明天会处理的。
接着再回复:请家长平静心情,先反思自己。孩子是无辜的,我和孩子的事明天会处理好。
B孩子爸爸@杨老师 杨老师,对不起,可能是平时我们太过于放纵他了。加上我个人原因,在他学习和生活方面平时疏于管教,经过这件事以后我会重视孩子日常习惯和学习。真的很抱歉,杨老师。
这时我明白一定是B孩子用家长手机在微信里对老师发了骂人的话又马上删除,导致家长看到杨老师的回复表示疑问。
我在心里对杨老师的冷静回复感到钦佩和骄傲。这时,班主任何老师也看到了班级群里的话,在群里说道:
课堂上有时候何老师和杨老师没能好好考虑你们的想法和感受,让你们带着委屈离开了课堂,十分抱歉!作为大人和老师,同学们有的想法我们无法赞同,但我们支持你们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有同学們说出来了,老师才有机会反思做出的决定是否适合你们。四(2)班是52个同学组成的,何老师期待在教室里听到更多的声音。
就这样,一个看似严重的事件,在两位老师大度与智慧的应对下,顺利解决。
一个多月后,当我把这些班级群里的对话放到教师大会上和老师们分享时,他们都为身边的同志感到骄傲,自发鼓掌。
以上可以看出,微信群里引起的冲突,大部分是由于当事双方因生活中各种繁杂事务导致情绪焦躁,而又无法及时当面沟通所导致。
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可以制定“班级微信群公约”:
1.微信群成员必须实名制(用于识别联系对象)。群主为班主任,群成员一般由任课教师、家长组成,进群家长应为学生的法定监护人。
2.群中杜绝点名批评孩子、公布成绩、排名等。
3.群内一概不发与学校无关的消息,杜绝任何形式的广告、拉票、红包、集赞、养生秘籍、心灵鸡汤等信息内容。
4.老师在发通知时注意加上“不用回复”,避免刷屏点赞等无用信息干扰其他未阅读的家长。
5.群内公布信息是公共性的,有利于家校合作和学生成长,个别化事项不在群内讨论,如果个别学生有问题可单独沟通。
6.群成员不得在微信群或朋友圈里发布有损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形象的言论或发泄负面情绪的不实信息。
7.为不影响群内家长及教师的正常生活,群内互动时间为:7:30——21:30。
其次,我们对老师和家长都提出要求,在微信群里的发言要慎重,要多从对方角度考虑,避免带有情绪。很多人在使用微信时,经常是碎片化打字。由于信息不完整,某些情况下会让另一方理解错误,或者自己因为情绪激动打错字,表错意,进一步加深误会。所以如遇特殊情况和重大问题,可以采用电话甚至面谈方式进行交流,避免双方误会。
第三,作为群主,老师还要学会做班级群中的引导者,对于一些不适合发在班级群里的内容,要进行及时、婉言的提醒。家长也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微信群是现代化的通信工具,方便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工具发挥怎样的作用,取决于使用者如何使用。用好微信群,广大老师和家长都会从中获益,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造成不好影响。为此,老师和家长都要从如何使用好这个平台的角度出发,多思考,多实践,这样才能把班级微信群这个小小平台呵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