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
卮(zhi),古代盛酒器,其名始见于战国文献。《战国策·齐策》即记载有楚地贵族的门客用卮饮酒的场景,“楚有祠者,赐其合人卮酒”。到了秦汉之际,卮从属于日常的饮食容器。史载鸿门宴上,项王赏樊哙饮酒,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可见卮的容量在一斗酒左右。卮的结构,一般由器盖(或失)和卮身两部分组成,卮身为圆筒直壁状,器中掏膛,腹部较深;器外多具有環形或云形錾耳;卮下多有三矮足。卮有以银、铜、玉、石、漆、陶等质料制成者,其中,以玉卮为卮类中的奢侈品。
精雕细琢出玉卮
汉代出土的7件玉卮,选料考究,设计灵巧,组合复杂。从形制上看,除南越王墓、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鎏金铜框玉卮是通过玉片镶嵌铜框卯扣成器以外,其他几件玉卮的卮身均是用整块玉料雕制而成。平底,底部琢出三个矮兽面足或蹄形足,给人以稳重感。除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玉卮外,其他玉卮皆有錾。
玉卮作为一件酒具,采用掏膛深腹作注酒的用途。而自古以来,因玉料的珍贵和不易取得,玉料在制作和加工上,向来秉持最大化利用的原则以免浪费。而采用“掏膛”工艺制作的玉卮,势必损耗大量的玉料,由此也可见玉卮在玉器中的珍贵程度。南越王墓的鎏金铜框玉卮虽非整玉成型,然出土时,全器有多层丝绢包裹,亦可见其在当时的南越国也是一件珍罕之物。整玉成型的玉卮“掏膛”运用了打孔工具、砣具,按预先设计的厚度掏膛取出料芯,之后还要用砣具将内膛表面冲磨规整,进而修治“薄胎”,成为精巧的艺术品。这一过程,需要玉工拥有丰富的治玉经验,掌握高超娴熟的雕琢技巧。有时,玉工为了达成玉料使用的经济性,在制作玉卮时,有的会将卮身和卮盖分别用两块玉料进行雕琢,如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玉卮即为一例,不过,这对于玉工在玉料识别和选配上又是一项重大考验。
在雕琢技术上,除巴家墩西汉墓出土素面玉卮外,其余几件玉卮皆灵巧运用了一种或以上的高超雕刻技法,加工精细,工艺娴熟。其中几件玉卮所使用的高浮雕、镂空透雕,都是玉雕工艺中难度较大的雕刻技法。高浮雕要求玉工首先根据设计图样,在不同空间块面上描出物像形态,用治玉工具轧砣或勾砣雕出物像轮廓线并剔除余料。然后才能使用各种砣具、打孔工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里外反复地对形态各异的物像逐个、逐层、逐步地雕刻、冲磨、修正,最后琢磨成型。而镂空透雕则要求玉工娴熟无误地在镂空处用钻头打眼钻孔,再以钻透孔为加工点,根据预先设计的镂空形状、大小用线锯勾刻花纹,最后打磨细部。另外,巢湖北山头汉墓出土的一件凤鸟衔环玉卮,还运用了高难度的特殊治玉雕琢技法——活环。这种治玉中的活式套接法,要求在出坯阶段留出活环的坯料,在粗雕阶段之后开始做活环。制作时,运用勾砣确定活环的外轮廓,细尖头棒则用于钻孔,以便将环掏活,再用圆口钉砣、搜弓子,用于透环。自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亦可见带有活环工艺的精美玉器。兽首衔璧玉佩,其活环即在兽鼻上琢成一桥形銎孔,用以套连玉璧,造型独特新颖。另有一玉盒容器,盒盖顶端附有桥形立钮,内扣绞索纹圆环,环亦可转动。出土汉代玉卮的精美工艺
秦代时期杯卮并行使用,卮流行于汉代。汉代以后,酒卮少见,但仍没有绝迹。目前见于著录的汉代考古发现的玉卮共有7件。为便于比较几件玉卮在器型、纹饰、雕琢技法上的异同,现将7件器物的主要特征及器物出处列表如下。
五德品格寓于卮中
汉代玉器文化的发展,可谓前朝重玉用玉思想的延续。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石器时代。西周时,以《周礼》《仪礼》《礼记》通称的“三礼”,已形成了套相对完备的用玉思想和制度。到春秋战国时期,尽管政局动荡,礼崩乐坏,但受儒家玉德学说的介入,王室贵族莫不重玉。贵族阶层流行佩玉,以彰显身份地位和君子之德。秦王朝虽国柞短促,但其本身是在周文化的母体中孕育成长起来的,其文化的主要部分为中原礼乐。而“汉承秦制”,玉器文化发展到西汉王朝时期,以玉祀神,以玉达礼的宫廷习俗已更加精进。《史记高祖本纪》云:“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可见玉卮在汉代,是作为隆重的庆典仪式中使用的酒具,使用者应是地位显赫的王公贵族,极为珍贵。
与此同时,“汉继楚绪”,西汉玉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也富含了楚文化丰厚的内涵。汉王朝上自开国君臣,下至汉军武将,大多出生于楚地。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溢光流采,发展繁荣。南方楚国的旧习风尚,于汉王朝建立后,随汉王朝声威远播,遍及中原大地和齐鲁之滨。楚人以“淫祀”著称,畏鬼尚巫的记载,史不绝书。西汉初期极为盛行的道家“黄老之学”即发韧于楚文化。在巫风浸淫洗礼的楚文化影响下,汉室宫廷弥漫着崇奉仙道符谶的风尚。于是,汉朝在儒家“贵玉”和道家“升仙”观念的双重影响下,流行以大量玉器随葬敛尸,既能驱鬼逐疫、辟邪厌胜,又可超尘出世、羽化升仙。影响所及,宫廷中莫不争言神仙方术,贵族把宠鬼迎神视为常态,也因此创造出许多瑰丽而诡谲的玉器文化。
从这几件玉卮的纹饰上看,有相当成分亦可反映出汉王朝时期,汉楚文化的交融,现择选其中几种纹饰分析如下。
龙凤纹或凤鸟纹
巢湖北山头汉墓出土的两件玉卮,以及西晋刘弘墓出土的玉卮,均包含有龙凤纹或凤鸟纹的纹饰。在楚文化中,楚人崇拜凤鸟,认为自己的祖先祝融是凤鸟的化身。凤鸟在巫风葬俗里,具有引魂升天的神秘力量。如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一幅“人物龙凤帛画”,图中侧身而立的贵妇头上,就有一只腾空的大型凤鸟,昂首奋爪,长冠飘逸,展翅飞翔若翱游天国,以此来引导墓主人灵魂登天成仙。与此同时,凤鸟在传统文化是“百鸟之王”,象征了王者的权力和威仪。凤鸟纹的出现也可看作强调权力、等级差别的标识。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雕琢于玉卮上的凤鸟纹,并非玉工随意而为之,凤鸟纹在汉代应已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表现图式,应用于玉卮的装饰上可谓型有所依,图有所本。
熊纹
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勾连云纹玉卮,以及巢湖北山头汉墓出土的凤乌衔环玉卮上,均于器足上可见熊首纹。熊在传统文化中的形象渊源已久。在氏姓得名的图腾崇拜中,中华民族的共祖黄帝号“有熊氏”。《说文》云:“熊,兽,似豕,山居,冬蛰。”熊具有入冬而眠,舂暖复苏的习性,古人限于认知水平,尚无法理解动物冬眠习性,于是把熊与幻想中生命的死亡与复苏、延长与再生联系到一起。而熊与楚文化,也具有密切的历史关系。相传,楚人远祖祝融之后的族裔鬻熊,曾任周文王之师,是第一位名载青史的大巫,从鬻熊到始封荆州的熊绎,再到后裔历代世袭的楚王,都以熊为姓,并都兼有“火师”或“大巫”的角色。汉代常见以熊为形象的装饰,这或许是来自楚地的汉人,出于对故楚乡里的情怀,或对先祖庇荫缅怀的一种表达方式。与此同时,因熊具有力大勇武,刚猛强悍,生命力旺盛的特征,与雄健阳刚的男子颇为相似,因而被古人当作生男孩的祥瑞动物,《诗经·小雅·斯干》有云:“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熊因其力量强大,还被作为御凶驱邪之神。《周礼·夏官·方相氏》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而时帷。”方相氏之所以能驱鬼逐疫,即“掌蒙熊皮”,借用了熊力、熊威。熊也因此力量而往往被汉代人塑造成一位负重能手。在汉代墓葬中不少随葬器物的足部都可见熊的形象。玉卮器足上的熊首纹,或也承载有相似的内涵。
柿蒂纹
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勾连云纹玉卮,以及巢湖北山头汉墓的有盖凤鸟纹玉卮的器盖项部,都用阴线刻雕刻有柿蒂纹。这种纹饰因造型酷似柿子的四出葉状蒂的形象而得名。在前述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盒盒盖顶部亦可见八瓣形的柿蒂纹。对于此类花纹形状的定名的物像含义历来存有争议。有学者以为,“柿蒂纹”实际就是汉代的“莲花纹”,它在汉代由阴阳五行说架构的宇宙模式中位居天极中宫,表示天穹正中的华盖,是古代宇宙图式中的“天穹之花”。又有学者认为是因汉代人崇尚甘露,而演绎成两波曲间的“水滴纹”。还有观点将图案进行拆解,提出这个波曲的花纹好像弓形华盖的图像,因考证发现,此类符号为夷、越族系文化系统中,具有通天神性的符号,而将其称为“象天纹”。
勾连云纹或卷云纹
除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卮外,几件带装饰的玉卮皆雕琢有勾连云纹或卷云纹的图案。云纹本是楚汉神仙世界所不可或缺的媒介。神仙说中光怪陆离的神人仙景总是借助祥云存在,因而云纹的出现便成了仙界的隐喻。云纹缠绕回环,徜徉流连于天苑神灵问,彷佛将天地间的距离缩短了,从而升华成人与神的距离也愈趋接近。南越王墓虽不见以云纹装饰的玉卮出土,但在墓室前室四壁及室顶,以及南北两道石门和石槛上,均发现有朱墨两色的卷云纹图案。于墓室内装饰的卷云纹图案,既可祛除不祥,又有引魂升天的作用。不妨大胆想象,墓主人的灵魂也许当时正想着乘着前室停放的车马,腾云驾雾,飞升天界。汉代玉卮上的云纹图案,表现的也应同样是天国仙界的主题内涵。
物稀且贵的玉卮
玉卮在战国、秦汉时期,属于极为珍昂的奢侈品。《韩非子·外储说》有云:“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可以盛水平?”玉卮价值以千金衡量,可见其在当时的贵重程度。目前考古发现的汉代玉卮数量甚少。一方面,是与玉卮所从属的玉容器在汉墓中发现数量本就有限有关。汉墓中,许多容器的器型通常是用银、鎏金和铜制成,只有很少一些,或许是最珍贵的,才用玉制作。玉容器的工艺难度大大超越了片状的玉器,除了切割开料、琢磨雕刻、打磨抛光等工艺外,玉容器的薄胎掏膛工艺更成为考验玉匠高超技能的难题。另一方面,从器物的功用考虑,玉卮珍稀昂贵,想必即便王公贵族也不会随意将其当作日常的饮酒器。从前述几件玉卮的纹饰看,除巴家墩西汉墓出土素面玉卮外,余皆雕琢有与神仙思想、仙界有关的题材,由此推测,玉卮的功用,或与服食仙露、欲求升仙的活动相关。在西汉南越王墓中,出土有铜承盘高足杯,其与相传汉武帝于建章宫修建的仙人承露台有异曲同工之妙,推测为南越王承接“玉液琼浆”以求服食升仙的特制工具。玉卮造型近以于此承盘高足杯,且纹饰中包含有神仙思想纹饰,或可作为此类求仙活动的见证。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