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小凡
摘要本文的主要研究的是自由体操中前手翻、后手翻等动作的训练中,造成手腕关节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笔者通过翻阅几十篇手腕关节运动损伤方面的文献,以及对各个相关学科综合的科学分析研究,分析总结出减少体操训练中腕关节损伤的有效措施,为今后科学的进行体操训练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体操训练 运动损伤原因 手腕 预防措施
体操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的运动项目,其动作结构复杂,难度大。动作发力特点是速度快,瞬间爆发力强。很多动作如果不考虑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力学上的弱点,便容易引发运动损伤。四肢的末端是体操运动员易受伤的主要部位。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通過了解腕关节在体操训练中易损伤的原因机制,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腕关节的损伤。
一、体操训练中腕关节受伤的原因分析
(一)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首要原因。部分老师和学生或教练员和练习者对准备活动认识不足,忽视了准备活动对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甚至认为准备活动是浪费时间消耗体力,没有必要进行,往往不做好准备活动就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结果很容易造成韧带拉伤或各关节损伤。在进行体操训练时,比如倒立、前手翻、侧手翻、后手翻等动作对手腕要求特别高。
(二)心理状态
体操运动训练中经常会做一些前手翻、后手翻类的动作,在动作刚刚接触的泛化阶段练习者对技能的不熟练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恐惧心理状态会导致肌肉僵硬,反应变慢,动作迟缓,极易造成运动损伤。
(三)运动生物力学角度上,冲量对腕关节的影响
以体操动作中前手翻为例。前手翻主要包括三个动作阶段,第一阶段助跑趋步腾空阶段,第二阶段左腿蹬地右腿摆动双手撑地阶段,第三阶段顶肩推手立上体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通过手腕的支撑把力量作用于地面,地面再给人一个反作用力完成翻腾动作。手与地面接触,手在整个力量输出环节中处于最前端,直接与物接触,根据牛顿力学第三定律发力者必定又是受力者,手发出力量后必定同时接受地面给予的反作用力,而且这个反作用力大小和作用时间长短与发生作用时手腕运动状态有密切联系,根据牛顿力学的冲量定律FT分别代表手在运动前和运动后的速度,T是手与地面接触时的作用时间,在体操运动过程中,手一接触地面是停止运动的,如踺子小翻中手接触地面时和跳马后双脚落地时,因此v2:都等于零,而手在触物前的运动速度是非常快,即v1非常大,同时触物时间非常短,即定值时,T越小,则F越大,即反作用力越大,因此手腕在触物前速度越大,触物时间越短,触物时受到的反作用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受伤。
(四)技术要领不正确
技术要领不正确是指学生由于技术上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生理结构的特点和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规律以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从而引起腕关节组织的损伤。原因主要分为技术要领掌握不完善、完成动作的时间把握不准确等。
(五)疲劳
在前手翻、后手翻以及前手翻链接其他成串动作的训练中手腕过多支撑顶推,由于长时间的练习单一动作引起局部过度疲劳,易导致手腕腱鞘的损伤和腕背侧伸肌损伤。
(六)场地器材因素
由场地器材因素而导致的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南于器械不合规格而造成的。如垫子厚度不一,过于柔软以及硬度过高地面,长时间在上面做支撑练习时就容易造成手腕受伤。
二、研究对策
(一)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在进行体操运动之前要充分的做好准备活动,活动内容要根据教学训练的内容而定。做好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的和易伤部位的腕关节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多活动手腕关节,做些相关的伸展性练习,热身活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温度,减少肌肉的黏制性,增加肌肉的弹性,减少损伤的发生,以15分钟左右为宜。
(二)加强手腕关节部位的训练
加强手腕关节部位的训练,提高腕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质量和功能是预防腕关节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可进行哑铃腕弯举等训练方法,提高腕关节肌肉力量,确保减少手腕部损伤几率。
(三)合理安排训练
教练要因材施教,根据练习者运动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的个体差异做到心中有数,贯彻区别的训练原则。要运用各种形式的身体练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动作时,要求学生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合理安排负荷量,运动负荷量逐渐增强,才能减少损伤的发生。
(四)遵循人体生物学上的规律
教练员和运动员一定加强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方面的学习,利用所学知识来指导训练,可以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损伤,还可以有助提高训练的效果,使训练更加科学合理。
(五)完善场地设施
使用护腕等保护工具。前手翻的地面不能过软,也不能过硬,柔软度要适中。佩戴护腕等专业的保护工具。有利于减少伤病发生的概率。
(六)加强保健指导
教练员或教师在训练之前应对学生和练习者进行体格检查与询问,及时发现情况及早治疗。平时应重视加强运动损伤的防治和医务监督工作,尽量减少带伤训练。整理放松活动可以加快身体疲劳的消除,在专项训练完后,要重视腕关节的放松,坚持放松才能预防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