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记者 李昕宇 李 鑫
2018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暨全国品牌农产品交易会在江苏南京举行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教社团部部长、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会长、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殿平表示,在当前农资行业压力重重、市场对农资商品及服务提出新需求的背景下,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所作为,农资企业就必须面向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产,大力推进农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式,努力提升自身经营服务水平,实现转型升级。
聚焦智慧农资建设新发展,“2018中国智慧农资发展高峰会议”在展会同期举办。会上,“中国智慧农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揭牌成立,首批35家联盟发起单位获颁证书。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华伟表示,中国智慧农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是中科院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双方在“农资物联网”建设的又一个喜人成果。希望双方进一步合作,深化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为智慧农资建设、农资行业的转型升级、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应有力量。
据介绍,中国智慧农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国科学院战略合作的基础上,融合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多方力量,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成为了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现代农业对农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投入品管理处研究员刘建华表示,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但也存在着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有待解决。“智慧农业的目标就是农业生产的精准化,而农业资源的精准利用、精准生产、精准管理与作业都要有大数据的支持。”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研究员、中国智慧农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宋良图表示,农资行业在农资物联网等智能农资平台的基础上,应继续利用物联网技术各环节进行资源整合、数据驱动、管理提升和体系建立,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展会意向签约总额约45亿元,图为部分签约仪式现场。
江苏农垦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娴表示,江苏农垦集团是江苏省内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有农业企业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已建立起了包含农资、农技、农机、农产品、农业金融的“五位一体”全农服务体系,为江苏农业提供了优质的全程服务方案,引领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据介绍,浙江中农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作为浙农集团下属的互联网三农综合服务平台,承建了浙江省“智慧农资”服务平台项目,实现了农技服务、农资交易、供应链金融服务、产业社区互联的四链合一,目前已基本覆盖浙江全省。瓮福集团也正凭借旗下“福农宝”平台,以农户为中心,整合农资服务商、农业专家、农产品市场和金融保险四个链接,提供产业链信息化解决方案,打造出了关岭红心火龙果等优质品牌。
“2018中国有机肥市场高峰会议”在展会同期举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副巡视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有机肥分会理事长符纯华会上表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方针政策,为研发和推广有机肥产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为有机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了前进的动力。
“2016年我国登记在册的有机肥料生产企业3100多家,总设计产能为4500多万吨,实际生产量为2100多万吨。有机肥的科学施用对修复土壤环境、提升土壤地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产品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符纯华表示,当前有机肥行业要紧抓历史机遇,加快转型创新的步伐,应将有机肥行业打造成为土壤环境修复和农产品提质增效的主力军、实现有机肥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法制化建设。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有机肥分会副秘书长沈建华表示,目前国内有机肥行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投入较少,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步伐缓慢,且缺乏产学研跨领域对接的有效机制,没有形成创新合力,这为有机肥行业提供了创新潜力。对此,中国再生资源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秘书长孙瑞江表示,秸秆、畜禽粪便回收利用有巨大的有机肥生产空间,企业在该类原料的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上仍有很大的技术创新空间。
内蒙古沃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聂桂彬分析认为,当前华北地区有机肥投入量在279万吨,以农业部提出有机肥与化肥施肥比例1:1估算,未来有望达到800万吨,潜力巨大。另据了解,南方十省、自治区有机(类)肥料生产企业为1669家,仅占全国总数的24.19%,华南有机肥市场容量可达约3000万吨。
针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沈建华表示,助力有机肥产业加速崛起,应从多点破局,加强微生物肥料技术和菌株创新;加快突破“快速、高效、安全、密闭、自动化控制”的技术壁垒;提高行业品牌意识;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
“由于有机肥原料分散,难于运输,且自身会逐渐损耗,不易集中大规模生产,更不利于长途销售。”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三部总经理助理张斌介绍,为大幅增加有机肥供给、就近利用有机废弃物原料,构建数量多、属地化的有机肥微工厂成为当前解决中国土壤问题的“绿色钥匙”。张斌表示,未来有机肥微工厂遍布全国,将具处理范围广、高效资源化、环境友好、经济节能、安全智能、有机肥质量标准化等多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