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2018-09-28 09:12马湘林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大众传统

马湘林

摘要:通过对举世闻名的科隆狂欢节的观察,本文认为,它可以从三方面给我国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群众文化建设要植根于历史传统,要以普通大众为主体,要有合适的节会安排。

关键词:群众文化;科隆狂欢节;传统;大众;节会

中图分类号:K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192-02

一、前言

2006-2008年,笔者趁探望在德国科隆大学留学的丈夫期间,曾有幸两次参观、参与举世闻名的科隆狂欢节活动。作为一名对异域之风充满好奇的中国民众,这些活动给本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作为一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这些活动也给笔者带来了一些思考。随着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经历与日俱增,这些思考越发促使笔者不揣浅陋,将其分享出来,与同事共同交流,惟愿对推进具体的群众文化工作有一絲裨益。

二、传统:群众文化的根本

群众文化不同于精英文化、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其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一般而言,一种群众文化的“根”扎得越深,它的生命力就越旺盛。

两次参观科隆狂欢节,笔者对这一点感受强烈。科隆狂欢节作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狂欢节之一,其独特魅力不是盛大的街头游行,也不是华丽的彩车和服装,甚至也不是庞大的参观人群——它的独特魅力,在于它与文化传统的联系。历史上最早的狂欢节,始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神祗婚礼仪式。后来在地中海地区盛行的狂欢节,多与其信奉的神祗有关,例如古希腊人的酒神节就是为纪念酒神狄奥尼索斯而举行的盛大狂欢节会。在古代罗马帝国时期,狂欢节也与农神、牧神等宗教信仰有关。当欧洲进入中世纪后,狂欢节更获得了调侃、诙谐的形式,小丑、傻瓜、怪诞游戏、奇装异服往往成为狂欢节的既定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狂欢节变成了宗教教化的一部分。中世纪的狂欢节归功于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的教诲。在他看来,狂欢是一种魔鬼的状态,因此,教会容忍堕落的狂欢节作为一个教诲的例子,表明魔鬼的状态和人都是短暂的,最终上帝仍然取得胜利。科隆狂欢节便脱胎于这一宗教传统,事实上从14世纪以来,教会就在狂欢节的组织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从禁止神职人员参与啤酒和葡萄酒的分发销售,到禁止花样迭出的假面集会,到规定狂欢节的举行日期,宗教力量从来都没有缺席过。科隆狂欢节号称“第五季”,每年11月11日11时11分在科隆老市场开始举办,到第二年“圣灰星期三”(纪念耶稣在星期三被出卖的日子,一般在2-3月)之前结束,都具有特定的宗教背景。正是这样的历史传统,给科隆狂欢节平添了一分厚重感和沧桑感,来到狂欢节现场,看到各种充满历史色彩的仪式、服装,听着古老的K lsch(科隆方言)和Alaaf(狂欢节的欢呼语),仿佛置身于古老的集市之中,历史感油然而生。

科隆狂欢节不仅不拒绝传统,而且力图重现传统、让传统沟通现在与未来,这给我们提供了独特的启示。我国具有世界各民族中最为深厚的历史传统,这些传统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是我们今天大多数群众文化形式的源头。龙舟节、社火、庙会等等,无不以特定历史传统为依据。要复兴群众文化,使其在我国文化建设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不仅不应该忽视群众文化背后的历史传统,视其为“落后”、“老土”,而且更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焕发出新的光彩,对群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三、大众:群众文化的枝干

科隆狂欢节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民间性。古往今来,它的主办方都既不是政府或准政府机构,也不是纯粹的商业企业,而是力量庞大的民间社团。而构成了社团之整体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大众。

科隆狂欢节从11月11日开幕到次年2月(或3月)结束,历时两个多月,期间要举办“玫瑰星期一”、“女人狂欢节”等大型游行活动,有的游行甚至要绵延6、7公里,持续半天,贯穿大半个城市,吸引数十万观众,仅一次大游行就要消耗40吨左右的糖果,其庞杂的组织工作离不开科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只要是由狂欢节社团自己完成的。其中最为显要的,是科隆狂欢节组委会。该委员会成立于1823年,其领导机构是由包括1名主席、两名副主席在内的五人执行委员会,其成员包括160多个社团,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红色火花”、“蓝色火花”等社团。另外,科隆狂欢节也吸引了大量的赞助商,其中官方主赞助商包括福特汽车、德国电信等商业巨头,官方高级赞助商包括科隆地方储蓄银行等企业,官方伙伴则主要由一些影响力较小的地方企业组成。正是大量的民间社团、企业和普通大众,才保证了这一盛大活动的有序开展。可以说,他们才是科隆狂欢节的真正支柱。

科隆狂欢节的民间性对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同样具有借鉴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群众文化工作具有很强的官方性质。一方面,这一性质可以保证群众文化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有利于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发挥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另一方面,官方主办的群众文化活动往往面临着活力不足、经费匮乏等困境。如何在群众文化的官方性和民间性之间取得平衡,以便保证它的健康有序开展,一直是困扰群众文化管理者和参与者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科隆狂欢节的成功经验,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例如,鼓励民间社团参与群众文化的组织工作,鼓励社会资本以合理方式支持群众文化,通过各种方式调动民众的参与积极性,这都可以增强我国群众文化的内生活力和吸引力。

四、节会:群众文化的果实

如果说,历史传统是群众文化的根本,大众是它的枝干,那么最终的果实则是由大大小小的节会表现出来的。没有节会,便没有群众文化的展示舞台,也就没有反哺其根本和枝干的机制。因此,节会举办的是否成功,直接决定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科隆狂欢节为此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例证。它之所以能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节会,是与其精心组织、环环相扣的诸多活动形式密不可分的,也是与其各种细节安排分不开的。

首先,充足的时间安排,保证了各种节会的有序开展。从“十一中的十一”这一天开始,科隆狂欢节依次安排了“女人狂欢节”、“玫瑰星期一”、“狂欢节音乐会”、“圣灰星期三”等重大的游行或活动,做到了几乎隔三见五便“有戏唱”的地步,使“第五季”这一说法没有变为虚谈。

其次,科隆狂欢节保留了若干独特的“噱头”,使其魅力倍增。比如,它设置了“三巨头”,即“王子”,“农民”和“少女”,他们在狂欢节独领风骚。“三巨头”由海选产生,要精通才艺,会说地道的科隆方言。尤其是“王子”还要参加在市政厅举办的盛大的市长见面会,宣布“接管”城市的领导权,担当“玫瑰星期一”花车游行的压轴大戏。

最后,科隆狂欢节吸引人的,还有数不尽数的暖人细节。比如,只要孩子们在脖子上挂个布包(有时也用衣襟代替),向游行经过的花车、方阵高呼“糖糖”、“Alaaf”,便会得到精美的糖果和礼物,结果是,孩子们乐此不疲,满载而归,大人们兴高采烈,再严肃也会露出会心一笑,使科隆狂欢节平添温馨感人的气氛。

这些节会安排是不是也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呢?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有时候会显得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尤其是,很难做到老少皆宜,吸引不同年龄段民众的参与。我们可以借鉴科隆狂欢节的经验,使活动更具有条理性,使活动有抓人眼球的“亮点”和“噱头”,使活动能在细节安排上打动人、吸引人。

五、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在两度参与科隆狂欢节之后的几点思考。《诗经》有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举办群众文化的成功经验虽然不能被简单移植,也不能借以否定我们自己优良的群众文化传统和经验,但是笔者深信,只要适当借鉴,却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和举办群众文化活动时的一面镜子,最终有益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建设,最终为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大众传统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少年力斗传统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大众科技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