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弋旻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的教育。高职院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创业 创新 机制
自2014年9月达沃斯论坛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创业创新文化,提倡“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教育部号召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际效果。
一、市场调研,掌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迎合学生心理、符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系列调研活动。
1、开展专业学生发展状况行业企业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就业状况。2、加强与用人企业的联系,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用人企业对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和能力要求。3、加强高校间的交流,学习其他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做法。4、与成功创业校友的访谈,了解在创新人才培养或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二、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通过调研发现,学生文化素质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很缺乏;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认识、把握不够准确,在创新人才能力要求上、个性发展上的培养方式上缺少多样性。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有效实施的局限性大等。
1、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企业输送技术应用能力强、基础理论适度,能适应生产、管理、服务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定位于学业、产业、就业、创业,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拓宽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从新生入校开始。采取入学教育、思想教育、论坛等形式,使学生深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行业发展现状及对人员素质、技能、知识等的要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个人特点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通过意识培养、能力提升、环境认知、实践模拟等方法,點燃学生创业意识,唤醒创业热情,挖掘个人潜能,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同时做好自主创业的精思想准备,主动适应职业要求,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积极地学习求职就业、开拓创业创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3、专业设置、课程体系[1]精确定位。为了使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建立课程体系,根据实践要求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成为行业的强者和创造者。
4、制定政策与制度。一个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活动,应有健全的制度,完善的组织机构,有效的激励机制,立体化的活动等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制定了有关政策,鼓励支持学院师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验。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创业教育指导纳入教学计划,与专业课、技能课、生产实习课结合进行,形成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的制度。
三、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实践出真知,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2],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条件。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多个创新实验室和实战创业基地。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投入。
1、创新实验室,面向全体学生搭建各类创新实验室。2、实战创业基地,依托学校后勤的超市、市场营销专业的实体店、电子商务的网店、学生活动中心的茶室、服装设计专业的服装零售等,建设成为学生实践创业的平台3、加强校外实践创业基地的建设,将学生安排到相应的手机销售、维修门市部,淘宝店,服装零售店,汽车维修店,药店等。
积极地形成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活动机制,重视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四、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健全的激励制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参加各项大赛及科学研究、设计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进行相应的学分认定。
1、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超出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学习、科研和实践活动,从而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认定获得的学分。
2、学生取得各项竞赛成绩、科研成果等计入学分,经认定后所获得的学分计入学生的成绩总表,该学分可以申请替代相关的专业拓展课程或素质课程学分。
3、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范围主要包括:科研项目及论文、专利等成果;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和文体比赛;创业教育及实践;社会实践与社会工作;技能证书;学生参与老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研究所等,与老师一起从事科研活动。
4、成立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学分认定小组,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学分认定确认。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创新型能适应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面向全社会,针对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学生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充分体现创新创业教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吴升刚,刘文斌,刘锡冬.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18); 88~90.
[2] 程建伟,李九成.市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