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安炳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消费者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文化越来越多样化,对食品的各种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现阶段国内食品安全事故多发,导致食品安全风险不断加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针对国内食品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完善化解食品安全风险市场机制的相应措施,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预防机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如何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以及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更会制约食品行业国际竞争力。而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的管理,关键在于预防。21世纪,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新的食品安全目标,将食品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才能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食品安全和风险预防概述
(一)食品安全的界定。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二)食品安全风险的概念。我们目前讲的食品安全,就是食品的相对安全,也就是把食品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即在现有的技术条件资源等情况下,在绝对安全和不安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位置,而这个所谓的范围或者位置,就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就必须对食品的风险进行分析,分析某些食品的危害有多大,危害发生的几率有多大,然后我们根据食品安全的风险,采取预防措施,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食品安全水平取决于食品安全风险。因此,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十分重要。
(三)食品安全风险预防在食品安全中的意义。风险预防,就是在损失发生前为了消除或减少可能引发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风险预防是指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
预防风险涉及一个现时成本与潜在损失比较的问题:若潜在损失远大于采取预防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就应采用预防风险手段。做好食品风险预防工作可以减少食品的不安全因素,采取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对所有潜在的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危害进行分析,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国内食品安全风险形成的影响因素
(1)食品质量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表明,食品质量拥有三重特性,即搜寻品特性、经验品特性以及信任品特性。其中,经验品和信任品这两种特性容易使消费者难以获取准确信息;生产者掌握的食品质量信息不对称,就会引起食品市场失控。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就会出现逆向选择,安全、优质的食品得不到优质价格,那么生产者往往会选择利用劣质的原料替代优质原料,标准规范的生产车间也会被不合格的生产场地所替代。
(2)无法落实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都难以从根源上解决食品监管中的难题。例如,当产品质量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时,政府能通过市场准入制度来应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逆向选择现象;然而由于食品企业普遍存在分散经营、规模参差不齐的情况,这为市场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难以消除食品生产者的逆向选择行为。这表明,食品市场准入制度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以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3)食品供應链管理力度不足。食品供应链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不多的供应链主体。当前食品供应链结构日益复杂,更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风险问题。
三、当前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预防的措施
(1)加强食品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当前一些从事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机构获得了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许可,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尽管这两种优质食品认证机构拥有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标识,却还没有通过认证机构确认自身的认证品牌,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维护食品认证的公正性和可靠性。食品认证制度不够完善,导致认证机构对食品企业缺少驻厂跟踪检查认证这一环节,这样认证食品的质量就有可能满足不了认证的相关要求。因此必须加强食品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依法监督,对虚假认证、认证不严等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2)完善食品质量检验体系。由于国内食品企业数量众多,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生产方式比较分散,因此难以保障食品安全,这样一来完善食品质量检验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第一,要依靠当前政府部门所属的检验机构和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型食品企业的质量检验中心来开展相关工作。这些检验机构在技术、设备以及人才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将这些优势充分利用起来。第二,除了要考虑到检验机构的检验范围,还应该充分研究检验机构的地域分布特征,这样有利于消费者就地检验有问题的认证食品,有效地降低误工费用。
(3)打造高效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主张构建协调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这样首先可以方便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各级行政职能部门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其次,还能根据不同等级部门、不同等级身份,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相关的查询,这样就可以快速地掌握认证食品质量情况等,并针对实际所面临的问题采取可行的对策,为食品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最后,还可以利用市场利益机制提升监管合力,发动独立认证机构、独立检验机构以及广大消费者来共同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2] 宋铎.食品风险分析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3] 周小梅,陈利萍,兰萍.食品安全管制长效机制经济分析与经验借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4] 毛文娟.环境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的利益框架和社会机制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3,(2):10-15.
[5] 韩薇薇,王殿华.中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成本理论研究[J].学术交流,2013,(7):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