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

2018-09-27 12:09余丹华
大经贸 2018年6期
关键词:就业服务精准新形势

【摘 要】 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大学生作为高学历的劳动者群体,其就业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大学本科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大学生就业人数每年都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的变化,就业方向的多元都给高校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阐述了精准就业工作目前面临的新形势及问题并就如何精准开展就业服务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新形势 就业服务 精准

一、就业工作目前面临的新形势

1.科技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急剧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同时,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行业、各领域的每个角落都受到云计算、大数据的影响,同时就业工作的理念、方式和手段等也因此面对新的挑战[1]。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和质都在不稳定的变化当中,与大学生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相对应的是大学生的就业增长速度的放缓,就业形势仍旧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面临的困难也不仅仅局限于心态不稳定或简历、面试技能缺失等。

2.信息的多渠道,丰富且复杂

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手机APP、 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产生、发展和传播方式。高校大学生作为最容易、最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传递资讯和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新媒体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信息的传播变得分散,学校、企业、学生间的信息不对等时有发生,漫天飞舞的无分类的信息也造成了信息泛滥以及网络虚假信息的难甄别。

3.价值观多元,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增多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支持,毕业生在求职发展上,有了更多个性化的思考和选择,加之家庭整体经济环境的改善,“生存”问题已经不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动力,他们更看重个人“发展”[2],对职业选择和规划的指导需求也更为迫切,同时“慢就业”,“暂不就业”,二战公考或者考研的情况也逐渐增多。

二、精准就业服务中存在的不足

1.就业指导师资力量薄弱,就业帮扶针对性不强

高校就业工作的主体力量是辅导员,辅导员身份具备多样性,走就业指导专业化道路的辅导员并不多,在就业指导方面所积累的经验也较为有限,面对一个年级的毕业生群体,辅导员的就业工作往往只能覆盖到“面”上,缺乏“点”上的聚焦,针对不同类型的就业困难群体,没有形成精准的帮扶措施,对就业困难学生分类不准,手段单一,就业帮扶局限于在经济上的资助或就业信息的提供等,没有兼顾不同类型帮扶对象的具体需求,就业帮扶的精准度有待提高[3]。

2.就业动态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大学生的就业管理服务重点集中在大四学年,尤其在大四下学期,学生各项事务的办理频繁,就业相关的各项数据处于动态变化中,但目前学生的签约管理,就业意向摸查,就业困难排查,特殊就业群体的登记,就业率统计,实习率统计等信息的管理方式较为传统和滞后,现有的就业系统也仅能覆盖学校所需数据的部分内容,且操作较为复杂。

3. 就业指导课程质量不高,受学生重视度偏低

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大部分授课群体是辅导员,多采取团体辅导,大班授课的形式,因缺乏对地方经济及人才需求变化的研究,导致课程内容单调,未能充分结合实际,教学目的不明确,这也导致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度及重视度不高。

三、开展精准就业服务的建议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效果

在就业工作中,要明确目标任务,统筹多方资源,调动班主任、研究生导师、系主任、辅导员、用人单位及优秀校友的积极性,投入到就业指导的队伍中,通过进课堂,进社区,办沙龙等形式提供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应通过校内外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素养,使其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还应该不断地对一线教师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使其能够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就业问题上存在的困惑[4]。设立如职业发展中心的学生组织,设立学生就业助理,就业信息员等,进行模块化业务分工及培训,发挥学生干部的自主管理。

2.信息掌握要全面,就业帮扶要及时

划分毕业生就业的不同阶段,制定阶段性的统计工作,广泛开展毕业生资源信息全面调查,如毕业生的个人特质、学业情况和就业需求等,建立动态化和实名制的就业跟踪体系,从学期初,开展就业意向的摸查工作,了解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求职期望;学期中,登记在外实习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各班签约情况,反馈各班班主任,加强实习期间的安全教育与就业督导;年级辅导员与各班班长团支书谈心谈话,排查班内就业被动和就业困难群体,重点关心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身心疾病毕业生等群体,联合班主任及学生干部通过下宿舍走访,一对一谈心谈话,开展个性化辅导,做到精准帮扶。同时还要持续关注延迟毕业学生群体,进一步实施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持续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5]。

3.借助新媒体,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因对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自身能力认识不全,导致个人定位不准,职业期望不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出现盲目追求环境佳、高薪水、高福利公司的情况。这不仅会让毕业生迷失自我,难以做出合理职业定位,还会让自己的求职积极性受到打击。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毕业生长效跟踪机制,对已经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两至三年较为长期的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程度和需求变化,分析学生就业适应周期、心理[6]。并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微信推文等形式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观念的“灌输”引导,明确目标,逐步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利用新媒体互动交流,及时引导毕业生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合理定位,确定合适的求职意向。

结 语

新形势下精准就业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为了不断高校毕业生对更高质量的就业需求,高校就业工作者应在既有的工作模式基础上,抓住机遇,以需求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完善精准就业服务模式,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共享、及时、便捷的优势,协同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6] 冯玲, 李博伟. 新常态下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的策略与方法[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5(3):23-28.

[2] 石云生, 宗胜旺. 新时期共享化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构建[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8):182-183.

[3] 尚亿军, 彭自力.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服务精准化研究[J]. 學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9).

[4] 叶颖蕊. 绿色管理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就业管理新路径[J]. 管理世界, 2015(3):172-173.

[5] 王美丽. 大数据时代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 2016(6):84-88.

作者简介:余丹华(1990—),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湖北。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教育、创业就业,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就业服务精准新形势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构建与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与跟踪体系
需求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问题的探究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就业服务提档升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