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2018-09-27 12:09欧凯丽
大经贸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济后果综述内部控制

欧凯丽

【摘 要】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从自愿阶段逐步进入了强制阶段。本文选取 2012年前后的相关文献,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研究予以归纳,以总结和分析研究现状,并得出一些结论与启示。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强制阶段 经济后果 综述

一.引言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内部控制具有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决策效率、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职能。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在2008年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10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稳步推进我国主板上市公司有效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确保内控体系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财政部和证监会又联合发布了《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进入强制阶段。随着制度的推进,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研究成为热点。本文选取了2012年前后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

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具有“信号”传递的作用,尤其当披露的信息质量较高时,会增强投资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信任,公司股票也会随之上升(杨清香等,2012)。王宗润和陈艳(2014)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入手,发现金融类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具备稳健性特点。张然等(2012)则发现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企业能获得较低资金成本。陈洁(2012)发现企业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能显著降低审计费用。近年来,叶康涛等(2015)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显著负相关,肯定了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蒋红芸等(2018)则将叶康涛等(2015)的研究更推进了一步,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内部监督信息能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而其中的风险评估信息则会增加股价崩盘风险,并且这种情况主要在公司治理差、业绩不良和信息披露度较低的公司中存在。

由此可知,目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信息质量、盈余管理、审计费用和市场反应等方面。

三.内部控制缺陷及缺陷披露的经济后果

刘中华等(2015)从内部控制缺陷角度出发,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会加剧企业所面临的信贷约束,这种约束在非垄断行业更为显著。盖地等(2013)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会导致审计收费增加;相对于一般内部控制缺陷而言,特定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更大。张红英等(2014)将内控缺陷划分为财务报表层面和公司层面,发现只有财务报表层面的内控缺陷会导致审计费用增加。李万福等(2014)则发现公司层面的内控缺陷更易带来盈余噪音和异常应计(李万福等,2014)。近期,我国出现了一些有关内部控制缺陷的新颖研究视角,如林钟高等(2018)基于内控缺陷与修复的动态视角,发现企业内控缺陷修复后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投资机会。

还有学者从企业是否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这一行为展开研究。王艺霖等(2014)发现当企业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时,投资者会对企业财务信息持有怀疑态度,从而会要求企业支付較高的利率来弥补未知风险,进而会增加企业的权益成本。但是,也有学者发现,如果企业如实披露了内控缺陷,并经过外部审计,反而会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宋京津等,2014)。因此,有关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和投资者信心的关系,还值得进一步讨论。此外,盛常艳(2012)发现当企业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或披露的缺陷信息越充分时,企业的业绩越高。这说明企业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并不意味着公司的财务信息就一定存在舞弊或信息失真,只要披露的报告客观、真实, 对于投资者和企业来说就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国内学者都基本认同内部控制缺陷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但对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这一行为的后果还没有一致的论断,尚存在一定研究空间。

四.内部控制质量的经济后果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运行有效的重要保证。一方面,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缓解企业与外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尚春玲(2014)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显著提升盈余稳健性,不仅有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范经华等,2013),也有助于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曹国华等,2015)。程小可等(2013)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替代银企关联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因此非银行关联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来向外界传递企业经营良好的信息,从而达到缓解自身融资约束的目的。此外,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还能降低企业的银行贷款成本(陈汉文等,2014),缓解公司诉讼对债务契约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有效的内部控制还可以防范企业权力配置失衡,抑制管理层的权力寻租行为,从而降低股东和管理层目标的背离程度,提高公司经营效率。胡明霞等(2015)和周美华等(2016)就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抑制管理层权力诱致的腐败,还能有效抑制管理层的非效率投资(方红星等,2013)和薪酬粘性(罗莉等,2015)。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文献梳理,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1)内部控制的积极后果研究虽然范围广泛,涵盖了公司治理结构、财务决策、外部制度和外部机构等方面,但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刚刚步入强制阶段,对于内部控制进入强制阶段后的相关性研究还相对较少,如缺乏内部控制强制披露前后对比的经济后果研究等。(2)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内部控制涉及到许多学科,现有研究仍局限在会计、审计领域,应注重与组织行为学、人文科学、社会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多维度的集成研究。(3)除了营利性组织,还应研究非营利性组织的内部控制经济后果以及增加非营利性组织与营利性组织的对比研究,以期能向美国等内部控制发达国家的现行研究靠拢。

【参考文献】

[1] 蒋红芸,王雄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03):23-32+158-159.

[2] 林钟高, 叶家珠. 内部控制监管、内控缺陷及其修复与投资机会——基于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视角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8(1).

[3] 程小可, 杨程程, 姚立杰. 内部控制、银企关联与融资约束——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3(5):80-86.

猜你喜欢
经济后果综述内部控制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内部控制审计文献综述
对我国募集资金投向变更问题的研究
表外负债与企业投资效应的关系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