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嘉仪
本届峰会高等教育分论坛上,共有13位嘉宾作了主题研讨,围绕大湾区高等教育的融合,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在未来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驱动、支撑作用等有关问题展开讨论,为促进粤港澳高等教育发展、助力建设世界一流湾区提供了多样化的思路和启示。
愿景:大湾区高等教育互利合作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以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目前学界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要集群发展、融合发展,甚至是一体化发展,有现场嘉宾提出疑问,究竟这三个发展方式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郑文表示,这三个发展模式是不同的。集群发展相当于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目前中央的提法是互利合作;而香港高等教育和广东高等教育更不可能实现一体化,现在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集群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则提出融合发展内涵。他认为,融合发展意味着大湾区各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将从以往“合作发展”(着眼于区域各主体自身利益目标、以取长补短为特征的共同发展),向“融合发展”(着眼于与区域群体、以优势互补为特征的一体化发展)转变。对此,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许长青进一步认为,融合发展可能更多还是包含着合作的广度、深度和高度进入到新的阶段,应该呈现出交互性、主动性、开放性、共治性等特點,不仅仅表现为具体的合作模式,而且表现为认知、情感、态度、倾向等社会心理特征的融为一体。
郑文认为,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的目标首先就是服务发展;第二是通过大湾区城市群的高等教育合作,建设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第三是将珠三角建设成为国家高等教育中心;第四是凝聚人心,传承文化,增进三地的思想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意识。
困境: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和多元化差异
谈及粤港澳大湾区,很多专家喜欢把它和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进行比较。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上是由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所构成。汕头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姜虹表示,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文化差异可能使粤港澳大湾区在任何一项工作推进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且复杂很多。
“一种系统性障碍,主要是体制机制的障碍。” 许长青认为,粤港澳三地除了国家主权的一致性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不同,还有文化与价值障碍包括在内。
郑文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广东方面存在治理模式落后,治理水平较低;整体办学水平不高,缺乏国际知名高校;师资队伍、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国际化发展程度低;学术评价等问题。港澳方面存在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和高新技术产业能力不强;香港高校生源水平有待提高,澳门高校生源不足;高校发展空间不足;高校办学经费尤其是科研经费不足等问题。
路径:建立良性平台健全协调机制
卢晓中表示,首先是在顶层设计方面,在政策法规方面,应该有高等教育专项规划。再就是运行平台方面,建立各类融合发展平台,特别是建立项目驱动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方面,建立项目运行的监管、激励、风险等保障机制。综合设计总体战略,建立和健全协调机制,适度下放管理权限等,建立良性的运行平台,这些都尤为重要。
郑文认为,一是要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二是扩大学生交流,三是合作举办新的高等教育机构,四是开展科研和平台建设合作,五是一些重点关键领域的合作,六是引进香港的教育服务。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劳汉生教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软实力”构建路径包括培育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文化体系、借鉴以色列经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等教育人才引育机制、推动大学集聚与研究集聚、在湾区大学群中建设电影艺术中心和科学艺术中心等。
针对粤港澳三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不足,以及通过科技创新、高水平科技创新整合到一起的巨型企业比较少的现状,姜虹建议建设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系主任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吴逊认为,要在高校中建立开放型创新的科创平台,培育创新人才,利用跨学科的优势通过专项研究实现突破。
粤港澳高等教育要深度合作,岭南师范学院副院长黄崴强调要建立基于学习结果的学分累计与转换体系,建立粤港澳高等教育资历框架。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副院长甄勇表示,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对人的培养、对文化的传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过程中探讨新的教育模式——书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