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爱敏
(安国市医院,河北 保定 071200)
弱视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该病是指在患儿视觉发育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对其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使其戴上框架眼镜后的矫正视力低于0.9,且不存在黄斑中心凹异常情况的疾病。该病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性弱视及形觉剥夺性和遮盖性弱视[1]。部分弱视患儿伴有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及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疾病。临床上主要使用为其佩戴矫正眼镜、遮盖健眼及进行视刺激等方法治疗弱视。但部分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无法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是提高其对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方法之一。为进一步探讨对接受治疗的弱视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安国市医院收治的78例弱视患儿。对这些患儿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被确诊为弱视。2)年龄≤14岁。3)未发生眼部器质性病变。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儿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观察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8例;其年龄为7~14岁,平均年龄为(9.46±1.71)岁;其病程为1~4年,平均病程为(2.52±0.83)年。对照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9例;其年龄为6~13岁,平均年龄为(9.42±1.68)岁;其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49±0.77)年。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综合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让患儿佩戴矫正眼镜,矫正其屈光不正的情况。遮盖患儿健侧的眼睛,强迫其使用弱视眼视物。使用视刺激仪对患儿进行治疗。利用反差强、空间频率不同的条栅作为刺激源来刺激患儿的弱视眼。同时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为患儿及其家长讲解治疗弱视的方法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患儿家长每半个月带领患儿到医院进行一次复查。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让患儿家长帮助患儿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避免患儿长时间观看电视、电脑及手机等,避免其用眼过度。保证患儿每天睡眠的时间>8h。禁止患儿用手揉眼。2)让患儿家长监督患儿进行治疗。为患儿讲解遵医嘱进行治疗的重要性。将对患儿进行治疗的方法等制成健康手册,发放给患儿家长。3)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弱视患儿的年龄较小,其自制力较差,佩戴矫正眼镜后影响其玩耍,部分患儿还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因此对治疗的依从性较低。护理人员应将弱视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及错误的用眼习惯等制成宣传片为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播放。宣传片中应穿插动画、卡通形象,以便引起患儿观看宣传片的兴趣。每周组织患儿及其家长观看一次宣传片。每次观看约30min。让患儿及其家长了解到遵医嘱进行治疗的重要性,并检讨自己在上一周的治疗中有哪些不遵医嘱的行为。为遵医嘱情况较好的患儿准备一些奖品。4)组织年龄相仿的患儿一起进行治疗。年龄相仿的患儿通常有共同的话题,让其一起接受治疗可让其找到归属感。让患儿在家中进行穿珠、穿扣、描红及拼图等精细训练。定期组织患儿进行穿珠、穿扣、描红及拼图等比赛,提高其进行训练的趣味性。5)增强患儿及其家长对治愈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在患儿到医院进行复查时多与其聊天,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患儿的视力得到一定的恢复后,立即将治疗的效果告知患儿及其家长,增强其继续进行治疗的信心,并鼓励患儿继续遵医嘱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接受3年的治疗和护理。
护理前后分别使用该院自制的治疗依从性评分表评价两组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该评分表的分值范围为0~10分。患儿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对治疗的依从性越高。护理前后分别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两组患儿的矫正视力。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对治疗依从性的评分为(8.72±0.80)分,对照组患儿对治疗依从性的评分为(5.61±0.43)分。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对治疗依从性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t=8.4471,P=0.0000。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儿矫正视力提高程度相比,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矫正视力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的视力(±s)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的视力(±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9 0.63±0.12 1.31±0.26对照组 39 0.65±0.11 0.97±0.21 t值 3.9460 6.3301 P值 0.9122 0.0000
弱视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法主要有视刺激疗法、遮盖疗法等[2]。但治疗弱视的时间较长,且弱视患儿的年龄较小。因此,弱视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导致弱视患儿对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有:1)患儿家长对弱视的相关知识不够了解,不能有效地监督患儿进行治疗。2)患儿的短期治疗效果不明显,患儿家长对治疗方法及可达到的效果常持怀疑态度,甚至阻止患儿继续进行治疗。3)患儿佩戴矫正眼镜后感觉不方便,甚至会受到他人的嘲笑。4)患儿认为治疗措施单调无趣[3]。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对观察组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提高了患儿及其家长对弱视的认知水平,使其意识到遵医嘱进行治疗的重要性,并增添了治疗的趣味性,有效地减少了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常规治疗和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儿,其对治疗依从性的评分及视力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这与李明[4]、吴楠等[5]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弱视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其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