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王福全
背井离乡52载,吃过苦,流过泪,拼过命,当年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如今已是扎根大西北的七旬老人。
1979年3月,以原一普大队为基础,成立了“新疆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
1966年,40名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乘坐同一列火车从山东出发,奔向辽河油田,成了光荣的石油工人。
1978年,他们从青海来到新疆,和千万名油田建设者一起见证西北油田开发历史,并最终扎根在那里。
如今,他们已七旬有余,享受天伦之乐,却仍然心系油田的发展和建设。
忆往昔,刚刚搬进新房的退休职工金文国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他说:“这么多年,我和老同事每次唠起那一段经历,总是很动情,真的感谢这帮兄弟,条件那么苦,没有一个逃兵,也没有一个孬种!”
52年前,金文国、胡玉岭、宫兆和等40名小伙子,离开了家乡山东临邑,一起乘坐火车奔向辽河油田,进行石油勘探。1978年,因一人家中有事,返回山东,其他39人随地质部第一普查大队从青海来到新疆,投入西北油田建设中。
4年后,队长宫兆和被安排带领5012井队到喀什地区打勘探井——喀2井。当时31岁的副队长胡玉岭带着4人先去做准备工作。到了现场,胡玉岭发愁了: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连一棵树都没有,人咋生活啊?
待了两天,胡玉岭才感觉到,那里比他们想象的艰苦多了,别说钻井,连吃住等基本生活条件都难以保障。
戈壁滩的狂风嚎叫起来飞沙走石,不分昼夜。几场风下来,解放车轮毂上的黑漆就被打掉了,阳光一照,亮闪闪得直晃眼。大家晚上正睡着觉,帐篷就被大风刮跑了,捡回来再搭,搭完了又被吹跑,一晚上要折腾好几次。
2007年,西北油田原油年产突破500万吨。
大家天天捡帐篷,别的活儿还咋干?胡玉岭和队员商量着,得弄个安稳的住处。他们请教当地的老乡,开始在戈壁滩上建石头房子。地下深挖一米,然后铺一层鹅卵石、一层稻草、一层泥,再铺一层鹅卵石,一层层地搭起来。
虽然都是农村出来的小伙子,可谁也没有用这样圆圆的鹅卵石盖过房子。石头难找、房子难搭,各项准备工作都在艰难推进。
大家吃着掺着沙子的米饭、喝着飘着牛粪和羊粪蛋的河塘水,住着晚上可以从缝隙中看到月亮和星星的工房,花费近3个月完成了钻井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只是热身,真正的困难刚刚开始。
根据前期地质资料显示,喀2井的卵石层仅为200米,施工相对容易。然而,井队在施工时才发现,卵石层达到几千米。地层坚硬、工艺落后、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国产钻头性能不佳,这些因素使工期一拖再拖。
一个钻头正常使用可以打2000米,但在喀2井,光钻头就使用了20多个。在3000米层深,换一个钻头,提钻、换钻、下钻这三道工序,就需要近8小时。有的班组一个班下来,经常是一米都没有钻进。
一年多后,井队硬是把喀2井打成了,井深4004米,由于施工质量好,成为第一普查大队难得的优质普查井。
工作环境再苦、再累,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没什么,因为再大的困难他们也不会低头。可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妻儿,却让兄弟们流了不少眼泪。
金文国和同事一起去辽河参加工作那年才21岁,后来到了新疆,慢慢当上了队长、指导员,成为油田一线的骨干。
1981年,第一普查大队引进了一台6000米的新钻机,这在当时已是最先进的钻井设备了。领导安排金文国带领一帮人在阿克苏10团搭建井架。没多久,在喀什的大队总部机关收到了金文国山东老家的一封加急电报,电报上说他爱人农药中毒,让他赶快回去。金文国的爱人在老家种地,照顾着两位70多岁的老人,辛苦拉扯着5个孩子,特别不容易。
不回家,万一爱人有事,就要后悔一辈子;请假回家,摞了摊子,肯定要影响进度。金文国想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他红着眼告诉队里,他留下来干活儿。那年春节,几个人利用探亲假回了趟老家,金文国两口子一见面,抱头大哭,他家里老的小的也一起跟着抹眼泪。
工作十几年后,队员们每年只有一个月的探亲假,除去从南疆到临邑几千公里路上辗转的时间,在家顶多就待半个多月。帮父母干的活儿还没有干完,和爱人甜蜜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又要归队,一去就是一年。每年回家,宫兆和最小的孩子见了他就跑,害怕他,不让他抱。宫兆和说,心里那个难受劲,根本无法形容。
金文国说,那时虽然很苦,但队员们有干劲、有精神头,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齐心协力把工作干好,建设大油田。
油田发展了,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变。1983年,第一普查大队开始为员工办理家属户口迁移手续。1984年,伴随着塔河油田沙参二井一声沙漠“春雷”,这里发现了大油田。一年后,西北油田第一个职工小区建成了。勘探队员的妻子、孩子们陆续从山东迁到了这里,真正在新疆扎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