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海南省林业厅发布2018年第1号公告,由海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了17个品种作为林木良种。其中,中国热带農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文椰5号”“文椰6号”2个椰子新品种以及“热研1号”“热研2号”2个油茶新品种通过认定。
椰子所“文椰”系列品种推出后,因其味甜、高产、矮化、经济寿命长等优良特性,受到了广大游客及农民朋友的喜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次认定的“文椰5号”“文椰6号”新品种,延续了“文椰”系列的优良性状,同时在结果率、单产和亩产上又取得了新突破,其中,“文椰6号”椰子进入盛果期后,每年每亩鲜果产量可达3 000个以上,较“文椰2号”“文椰3号”“文椰4号”椰子亩产提高了1 000个左右。
据椰子研究室科技人员介绍,果形小、皮薄、水甜也是“文椰5号”“文椰6号”新品种的最主要特征之一。科技人员通过对市场、受众们进行调查分析,对品种不断进行改良验证,让新品种椰子进一步向“水果型”椰子转变,解决了食用椰子不方便、采摘椰子成本高等问题。
此外,“热研1号”“热研2号”2个油茶新品种本次通过认定,是椰子所自2009年获批“院油茶研究中心”以来首次获得油茶品种认定。9年来,科技人员通过对海南本地种油茶的调查筛选,培育出了具有果实大、产量高及抗逆能力强等特性的新品种油茶,折合亩产油平均可达约55 kg。目前已经通过与企业、农场合作的方式,在五指山、定安、文昌、儋州、三亚、琼海等地建立了多个新品种油茶标准化示范基地,“本土”油茶认知度不断提升。
油茶的果实可以用来榨取“油茶油”,在海南,大家俗称“山柚油”“茶油”,一般多用于家庭里蘸料食用。“山柚油”的营养价值极高,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易消化等特性,保健作用明显,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据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油茶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2009年成立油茶研究中心,加大对油茶的研究力度,在油茶种质资源收集、优树筛选、热区油茶生态适应性及低产林改造技术等方面具有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并针对海南省油茶品种老化、产量不稳等问题,积极与国家油茶科学中心、油茶工程中心及广西林业科学院等单位开展学术交流和业务合作,在定向选育高产、抗病、抗风、抗旱新品种方面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油茶研究中心在文昌建立了20亩油茶科研实验基地,集热区油茶种质资源保存、新品种引种试种和新技术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现保存越南引进油茶资源2份,大陆油茶优良品种20份,海南油茶优株无性系17份,海南油茶家系1份。
(摘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网》,201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