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民党的历史作用考察

2018-09-26 11:31华峰
山东青年 2018年4期
关键词:统一战线共产国际国民党

华峰

摘 要:国民党、共产党和共产国际三方为了达到各自的不同目的,三方都积极努力促进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党希望通过国共合作获得资金和无产者支持来壮大国民党,共产党希望通过国共合作争取国民党左派进而壮大自身,共产国际也希望国共双方能够站在苏俄一方,投入到世界范围的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中。通过分析各方为推动国共合作所做的努力,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新时代统一战线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共产国际;国民党

国民革命前期,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大力扶持他们的在华代言人,想通过殖民的形式“和平”侵占中国。中国的有识之士面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救国。共产党领导工人举行罢工,到学生、工人中间宣传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希望实现联合工人推翻北洋政权的目的。国民党通过资产阶级、海外华侨的捐助,武装部队,希望用革命重新夺取辛亥革命的成果。但是,这些都是单独的政策行动,没有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使得前期的革命成果并不显著。苏俄为了挣脱帝国主义的包围圈,对中国的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商榷洽谈,希望实现国共的联合对付帝国主义的在华代言人,并获得中国对新兴政权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共产国际为实现国共合作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

一、 苏俄及共产国际对促成国民党国共合作的作用

孙中山在广州领导护法运动期间,多次向英、日、美、德寻求外援,希望列强能够承认南方政府,并给予财政、军事上的支持。但是各国列强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支持自己的在华代言人——北洋政府,认为北洋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并不看好孙中山领导的南方政府,认为他们是叛乱者,一个影响他们在华利益的破坏者。孙中山早年对俄国是没有好感的,而且对俄国伙同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行为深恶痛绝。1913年,孙中山在演讲中说道:“俄国对于我国,绝无利害关系,不过持一种侵略主义。今日亲俄,怀[坏]了蒙古,再要亲俄,内地十八省恐怕都不稳了。”①但是当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就彻底改变了孙中山对俄国的认识。

苏俄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处在四面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新政权的巩固需要世界上特别是与之相毗邻的大国中国的进步力量的支持。1918年7月,苏俄外交人民委员契科夫就对外宣布,苏俄单方面废除历代沙皇签订的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孙中山意识到他的权力基础很不牢固,指望西方列强是不可能的,于是决定向苏俄寻求帮助。同年夏天,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表示:“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②但是,当时苏俄看重的是北洋政府,而不是南方政府。苏俄多次向北洋政府提出各种建议,希望北洋政府能够承认其合法性,但是在西方列强和日本控制下的各届北洋政府都给与拒绝。于是苏俄决定发展与国民党的关系。苏联的利益并不一定都要由苏联人来代表,于是列宁在1919年建立第三共产国际,以把革命推向世界各个角落。

1920年,共产国际远东局代表维经斯基在上海访问了孙中山,并对苏俄与南方政府建立联系的问题上进行了洽谈。1921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来到中国,并且组织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12月,马林在广西和孙中山会谈,孙中山表示,只要北伐成功后,就会立刻与俄国公开联盟。1922年陈炯明叛变,使孙中山受到沉重打击。在英、美、日等国均不愿援助中国革命的处境下,为了继续实现革命理想,孙中山打算进一步与苏俄合作。1923年,孙中山和苏俄政府驻中国全权特使越飞签订了《孙文越飞联合宣言》,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也标志着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决定支持中国国民党,还决定从共产国际的后备基金中支付资助国民党的费用。随着交往的增多和对苏俄革命认识的深入,孙中山对苏俄革命成功的原因及革命经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愈发认为中国必须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孙中山认为,俄国革命成功,原因在于“一方面党员奋斗,一方面又有兵力帮助,”且“合乎俄国大多数人心,所以俄国人民莫不赞成他,拥护他”。所以“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学俄国的方法组织及训练,方有成功的希望”。③

二、国民党对国共合作的推动

在与苏俄及共产国际的接触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政治舞台上新兴的团体,逐渐进入了孙中山的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孙中山从一开始的对共产党以及他们宣传的共产主义、阶级斗争等思想的不认同逐渐转向接受共产党,吸收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思想,并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思想。

1、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消极态度

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的进步思想家看到了新的曙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李大钊高度评价十月革命,认为这次革命是具有世界主义倾向的,他甚至认为:“我们现在所要求的,是一个解放自由的我,和一个人人相爱的世界。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国、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阻碍,生活的烦累,应该逐渐废除”④,并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联邦世界”发展的过程。中共的另一創始人陈独秀也表现出对世界主义的热爱,表示将来的世界必然朝着“世界大同”的境界发展,甚至超越这个境界。

然而,孙中山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不完全认同李大钊、陈独秀等人推崇的世界主义。在他看来,“三民主义”才是当前改造中国的良方,而“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为民族主义,中国正是因为有了民族主义的精神,才能够在世界上生存。同样,孙中山也认为,只要能够很好地实行三民主义,就能够避免阶级冲突,并且对一些激进行为——游行、罢课、工人运动等不以为然,因为那“不是真正的革命”。1922年4月,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以苏俄身份在广州会见了孙中山,并希望与孙中山建立“反对世界帝国主义同盟”,但孙中山拒绝这一建议,孙中山认为他的思想和声望就能使敌人放下武器,认为防止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避免阶级斗争是可能的。直到陈炯明叛变后,使孙中山的北伐计划付之一炬,让孙中山对军阀有了彻底的认识,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必须从根本上推到军阀统治,因此他最终下决心与中国共产党展开合作。

2、国民党对国共合作态度的积极转变

1922年,孙中山开始着手进行国民党改组的实际工作。此次党务改进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成立专门委员会并组织党员代表集体讨论,并将文本进行公开发布,如此郑重的形式在国民党历史上还是首次。共产党人陈独秀参与到这次改进工作中来,表明孙中山在这一时期已经初步确立联俄、容共的政策,并在具体的党务工作中有了一定程度的体现。同年,俄共(布)中央政治局派遣鲍罗廷来担任孙中山及中国国民党的政治顾问。在此后的一段时期内,鲍罗廷成为促进孙中山推动国民党改组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国民党借鉴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加强政治工作和组织宣传。另一方面,孙中山委任鲍罗廷为国民党组织教员,直接参与改组。例如,统一宣传机关,出版《中国国民党刊物》及设立讲习所;进行党员登记,成立区分部、区党部,推行民主集中制。在改组过程中,共产党员也积极帮助国民党改组,并发出《第十三号通告》通知各地党组织,争取每个省都有一名共产党员当选为国民党代表,出席即将举行的中国国民党一大。

中国国民党一大在组织形式上几乎完全仿照了俄共代表大会。与会的代表有国民党、共产党,还有海外华人华侨代表。他们的立场和主张也并非完全一致。这一时期,中国革命运动内部分裂成了几个派别:马克思主义者主张革命,致力于反对地主和资本家的阶级斗争;左派主张社会改革,但不赞成革命;中间派是爱国者;右派是社会保守者。⑤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孙中山重新对三民主义做了阐释,在三民主义演讲中再次系统地阐述了三民主义理论。这样多次进行三民主义演讲其用意是与改组国民党时多次强调重视宣传的思路是相一致的。一般认为,国民党一大宣言实际上确立了“联俄”、“容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而以此为特征的三民主义,是区别于以前“旧三民主义”的“新三民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前后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作为国民党的理论基础——三民主义思想,始终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它始终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正如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致闭幕词时强调:“政纲和主义的性质,本来是不同的,主义是永远不能更改的,政纲是随时可以修正的”⑥。

总而言之,对三民主义的考察,不僅能够了解孙中山的学说中本来就不够彻底并存在矛盾的部分,而且实际上体现的是国共两党在指导思想上深层次的分歧。虽然表面上中国国民党已经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与共产党维持了一段时期的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然而在深层次上这样的联盟是不稳定的,从而埋下了日后国共合作走向破裂的隐患。

综上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国民党、共产党、共产国际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国共两党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所作出的正确选择,并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如今进入了新时代,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共两党关系也出现了新的情况。新时代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尽早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更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注释]

①《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会的演说》(1913年2月23日),《孙中山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页

②《致列宁和苏维埃政府电》(1918年夏),《孙中山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00页

③《在广州大本营对国民党员的演说》(1923年11月26日),《孙中山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37页

④李大钊:《我与世界》(1919年7月6日),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60页

⑤理查德·伊文思:《邓小平传》,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3年,第38页

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词》(1924年1月30日),《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78页。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孙中山全集(第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孙中山全集(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5](英)理查德·伊文思:《邓小平传》[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3年.

[6]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猜你喜欢
统一战线共产国际国民党
快过关了
20世纪30年代 共产国际眼中的毛泽东
中共中央党校创办与共产国际
孙中山创立革命军队中的共产国际因素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
共产国际和苏联对北伐战争的援助
国民党军曾大量使用过化学武器
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