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志明 罗旭 贺进 杨忠玉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忠诚为魂,德法融合,校局共育法治人才的办学经验。指出,其研究成果《践行核心价值观,培育合格预备警官》,入选教育部《高校德育成果文库》,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法治人才;校局共育;忠诚为民;德法双修;警官培育
一、研究和改革的基础
1、问题的提出
“依法治国”方略在我国已提出二十年,2014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发布,更是为我国未来发展建设勾勒出新的路径图。然法治建设进程加快,并不意味着我国法治社会总体水平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现实生活中,司法人员知法犯法事件屡屡见之报道。面对如此形势,不得不做进一步思考:法治建设成绩不可谓不卓著,法学教育不可谓不繁荣,但是为什么司法人的职业素养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呢?法治国家的实现需要一批德法兼修的“高素质警官”。司法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重大课题—司法职业教育中的法治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培养高素质警官。
2、研究和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核心价值观修养,塑造其法治人格是法学教育应有的人文性价值。法学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所提供的应当是一种通识教育,而法治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源于法学教育的重要使命。法治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司法机关践行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至关重要。课题组成员结构搭配合理,学院以司法职业院校的标尺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此外国家政策和环境、实习基地成熟构建以及调研的便捷性均成为研究和改革的坚强后盾。
3、研究和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司法职业教育一直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司法职业能力培养与司法实践的需求不匹配。司法职业教育忽略法治核心价值观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方式落后、单一。
所以,要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德法融合、校局共育的法治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研究为重点,以其模式研究为核心。理清司法院校法治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要素界定、具体实践模式的情况分析以及司法院校法治核心价值观体系构建等内容。
4、相关项目立项情况
2007年以来,项目组获得与法治核心价值观有关的立项课题10多项。本成果主要是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法律院校法律人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公民法律信仰危机及培养途径研究》、《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警察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实证研究》、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司法公正视野下法律院系法律人职业道德的锻造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有效路径研究》、《高校德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研究》、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学生管理与法律职业素质培育的调查研究》的升华和总结。
二、成果的研究和改革实践过程
1、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该成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学院阵地,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坚持理论研究与调查分析相统一;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一致; 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补充。采用文献检索、纵横比较、走访调查、典型剖析等具体方法。“全面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方案——立项——实施方案——总结提升”。
研究经历三个阶段:
初步探索阶段(2003.5-2012.11):司法人职业道德教育;法治理念教育;核心价值观培育; 法治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成果完成与初步检验阶段(2012.12-2014.4):具有本院特色的法治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初步调研、汇总和分析;在全校初步实施。
进一步实践检验阶段(2014.5-2016.12):在全校全面实施,并面向全国高校辐射示范,重点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完善与发展。
2、教育教学方案(用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确定工作目标。以法治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以忠诚为民为灵魂,以警务实践为依托,以严格(警务化)管理为手段,以建设校园警营法治文化为载体,警院与警局(狱所)共同培育大学生的政治品质、核心价值观和警官职业精神,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警官。
明确改革思路。遵循以下原则:以职业特征为主导;以道德认知为目的;以司法信仰为核心;以责任伦理为基础。“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核心内容,创新实现途径:设置法治核心价值观课程;法学各科教学中渗透司法院校法治核心价值观培育;要让大学生在体验式的实践中树立法治核心价值观;将司法院校法治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司法法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创新教学方法。司法诊所式教学法。建立司法诊所,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司法的实际运用,以此培养学生的司法实践能力,缩小学校专业知识教育与司法职业技能要求之间的差距.案例教学法:在操作层面,法治核心价值观的授课中也可以案例教学法开展,强化情感性输入,内化学生对法治核心价值观的切身体验。问题中心法:通过问题中心法,学生要面对涉及法治核心价值观难题的假设事实情景,使用他们的核心价值观知识和标准,应用司法行为规范和规则去分析、解决法治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问题。
构建新模式,即“6621”模式。构建“6个结合”(与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技能训练、校园文化活动、实践教育、学生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教育相结合)、“6个统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法治职业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法治核心價值观与中华优秀法治文化教育相统ー),“2个融合”(德技融合、校局融合),实现“1个(培养“ー个灵魂、两个方面、三个至上、四个忠于、五个过硬”的高素质基层法治人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