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2018-09-26 13:32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崇明艺术创作境界

【论述类文本阅读】

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有情感、想象、超越三种。与之相应,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有三种存在的形态:情象、意象、境界。

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从本质上来说,美是情感的对象化。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这里说的对象,有两种形态:一是原生形态。即原本有一个对象,但不是审美对象,是审美主体将其情感赋予给它,使对象成为主体情感的载体,从而成为审美对象。二是自创形态。即原本无对象,因为有情,需要外化,于是就创造一个形象,让其成为情感的载体。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中居多。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说是情感造形。情感造形的产物就是情象。情象是美的基础形态。

凡审美都有情感造形存在,只是审美中的情感造形,除艺术创作外,都是不自觉的,而是直觉的。刘勰说诗人创作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

情象是审美主体的创造,只是这创造主要表现在情感的赋予上,而当想象参与后,就有很大的不同。想象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这新事物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想象的创造,不只有情感在起作用,还有人的意识、文化修养在起作用。于是,这新创造的形象就具有丰富的意蕴,这具有丰富意蕴的形象我们叫它“意象”。

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

美的最高存在形态是境界。境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它较多地出现在佛教典籍中,成为佛教的最高层次。宋明理学家将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清代王国维将其作为古典词美的最高层次,将其转化为美学范畴。王国维同时还使用意境这个概念。境界比之意境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首先,意境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而境界不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还能用在人生修养中。因为审美不只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它渗透在人的全部生活中。其次,意境,从字面上看,见出意与境的两分,而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而更能见出审美的本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当我们进入境界时,我们从情象中超越出来,从意象中超越出来,进入只可体会难以言传的极其美妙的境地。

【文言文阅读】

朱燮元,字懋和,浙江山阴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天启元年,迁左布政使。将入觐,会永宁奢崇明反,蜀王要燮元治军。崇明僣伪号,设丞相五府等官,统所部及徼外杂蛮数万,分道趋成都。指挥周邦太降,雷安世、瞿英战死。成都兵止二千,饷又绌。燮元檄征石砫、松、茂诸道兵入援,敛二百里内粟入城。偕巡按御史薛敷政、右布政使周著、按察使林宰等分陴守。贼垒土山,上架蓬荜,伏弩射城中。燮元用火器击却之,又遣人决都江堰水注濠。因斩城中通贼者二百人,贼失内应。贼四面立望楼,高与城齐,燮元命死士突出,击斩三贼帅,燔其楼。贼少却。

有诸生陷贼中,遣人言贼将罗象乾欲反正。燮元令与象乾俱至,呼饮戍楼中,不脱其佩刀,与同卧酣寝。象乾誓死报复缒而出自是贼中举动无不知乃遣部将诈降诱崇明至城下象乾因自内纵火崇明父子遁走泸州象乾遂以众来归城围百二日而解。

三年,燮元谋直取永宁,集将佐曰:“我久不得志于贼,我以分,贼以合也。”乃尽掣诸军会长宁,崇明父子逃入红崖大囤,官军蹙而拔之。录功,进燮元右都御史。

崇祯元年六月,复召燮元代之,兼巡抚贵州,赐尚方剑,世荫锦衣指挥使。时寇乱久,里井萧条,贵阳民不及五百家,山谷悉苗仲。而将士多杀降报功,苗不附。燮元招流移,广开垦,募勇敢。檄云南兵下乌撒,四川兵出永宁,下毕节,而亲率大军驻陆广,逼大方。总兵官许成名、侯良柱、副使刘可训遇贼十万于五峰山、桃红坝,大破之。贼奔据山巅。诸将乘雾力攻,贼复大败。又追败之红土川,崇明授首。捷闻,帝大喜。以成名与良柱争功,赏久不行。

初,崇明之死,实川中诸将功,而黔将争之。燮元颇右黔将,屡奏于朝,为四川巡按御史马如蛟所劾。燮元力求罢,帝慰留之。四年,阿迷州土官普名声作乱,陷弥勒州曲江所,又攻临安及宁州,远近震动。燮元遣兵临之,遂就抚。

无何,所抚土目有叛者,诸将方国安等军败,燮元坐贬一秩。已,竟破灭之。十一年春卒官,年七十三。

(节选自《明史·朱燮元传》,有删改)

【习题演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象乾誓死报复/缒而出/自是/贼中举动无不知/乃遣部将诈降/诱崇明至城下/象乾因自内纵火/崇明父子遁走泸州/象乾遂以众来归/

B.象乾誓死报/复缒而出/自是/贼中举动无不知/乃遣部将诈降诱/崇明至城下/象乾因自内纵火/崇明父子遁走泸州/象乾遂以众来归/

C.象乾誓死报复/缒而出/自是/贼中举动无不知/乃遣部将诈降诱/崇明至城下/象乾因自内纵火/崇明父子遁走瀘州/象乾遂以众来归/

D.象乾誓死报/复缒而出/自是/贼中举动无不知/乃遣部将诈降/诱崇明至城下/象乾因自内纵火/崇明父子遁走泸州/象乾遂以众来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男子在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只有名而无字。

B.檄,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C.巡抚是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又称抚台。负责巡视地方的军政、民政。

D.荫,也叫“荫庇”,过去常指子孙后代凭借先辈功勋而得到皇帝封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燮元指挥得当,击退贼兵。奢崇明造反,派兵奔赴成都,成都兵少粮少,朱燮元采取各种措施与贼兵作战,打击贼兵的气焰。

B.朱燮元治政有方,深得民心。因贵州长期遭受战乱,十分破败,人口稀少,他安抚百姓,广开土地,深受百姓依赖。

C.朱燮元招降纳叛,示诚施恩。罗象乾欲归降朝廷,朱燮元与其在戍楼饮酒,不让他解下佩刀,还与其同榻而眠,赢得了罗象乾的信任。

D.朱燮元平叛受累,官降一级。普名声作乱,朱燮元采取安抚措施;不久仍有土人作乱,方国安出师不利,朱燮元受牵连贬官一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尽掣诸军会长宁,崇明父子逃入红崖大囤,官军蹙而拔之。

(2)燮元颇右黔将,屡奏于朝,为四川巡按御史马如蛟所劾。燮元力求罢,帝慰留之。

【阅读理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种原生形态的对象要成为审美对象,它本身必须具有某种情感,才能成为审美主体情感的载体。

B.意象与情象都源于审美主体的创造,情象的创造主要是情感起作用,而意象的创造则需要想象参与。

C.艺术创作与现实审美活动中都有意象的存在,现实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意象,都会成为作品中的意象。

D.与意境相比,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的特点而更能彰显审美的本质,因而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角度分别阐述了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的三种不同形态。

B.文章论述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这一观点时,将审美对象的不同形态作了区分。

C.文章引用陆游的诗句是为了论述陆游的人生,以及解说意象与自然物象、情象的区别。

D.文章着重阐述了情感和情象、想象和意象、意境和境界的关系,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创作中的审美对象大多数的情况是,创作者的情感需要外化,于是虚拟一个形象,使这个形象成为情感的载体。

B.如果我们出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那说明我们已经自觉地进入了艺术创作的状态。

C.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只有人的情感、意识和文化修养共同作用,想象才能创造出具有丰富意蕴的意象。

D.境界原本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佛教、宋明理学家都使用这个概念,而境界成为美的最高存在形态,与王国维的重视有关。

【古代诗歌阅读】

游终南龙池寺

孟 郊

飞鸟不到处,僧房终南巅。

龙在水长碧,雨开山更鲜。

步出白日上,坐依清溪边。

地寒松桂短,石险道路偏。

晚磬送归客,数声落遥天。

【表达赏析】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此诗以“游”为线索来贯串全诗,行踪不定,视角多变,取景有独到之处,因而目接心想的景观与感受显得奇特、新鲜。

B.诗人从山寺的位置入手,首联写龙池古寺,幽然独立在终南山鸟也飞不到的最高处,显示出古寺超尘脱俗,不同凡响。

C.“步出”句突出山势巍峨,人行如在太阳上头;“坐依”句写出山景清幽,游客依溪而憩,这是从主观感觉反映客观环境。

D.诗人将笔放纵开去,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全景:环视山野,天寒地冻使得松树桂树都矮了,山石险峻,使得道路更加偏僻。

E.尾联余韵幽然,让人回味:山寺敲响晚磬,专为依依不舍的游者送行,游者渐行渐远,磬声悠扬,飘落在遥远的天边。

2.有人评价“龙在水长碧,雨开山更鲜”虚实相交,用词巧妙。请简要分析。

成语积累

1.箪食壶浆: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2.尾大不掉:指尾巴太大,难以摆动。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

3.弹冠相庆:指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宫,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4.长袖善舞: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贬义词。

5.痛下针砭:比喻痛彻尖锐地发现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

6.过江之鲫:多形容跟风、赶时髦的人很多。

7.大快朵颐:指吃喝方面,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

8.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9.沐猴而冠:指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表面上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贬义词。

(摘编自陈望衡《谈审美》)

猜你喜欢
崇明艺术创作境界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My diet
Adiary
最高境界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