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古代有关“文化”的概念,其实是“文教”或“风俗”的意思。比如《易传》里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毛诗序》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尽管这些观念与文化密切相关,但毕竟是一种“前文化学”。中国现代文化学形成的时代背景是近现代的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中国的学者开始借助西方的人文社会学说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希望在世界的文化秩序中确定中国文化的地位,逐渐形成了文化史学、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三大主要组成部分。
文化史学是中国现代文化学的主体。梁启超认为西方通行的诸多学科中,“为中国所固有者,惟史学。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可是中国传统史学“皆详于政事而略于文化”,他提出要研究中国的“文学史”“种族史”“宗教史”等。将中国传统史学带入现代史学的同时,就是中国现代文化学的发轫之时。中国的文化史学并没有完全遵循西方的学术体系和价值体系,这是由中国历史的独特性决定的。钱穆说:“中国文化,表现在中国以往全部历史过程中,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所以,中国文化史学主张从中国深厚的史学传统中建构中国的文化学。迄今为止,文化史和国学仍是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学术形式。文化哲学,是注重讨论中国文化精神的学问。在新文化运动中,文化保守主义者和否定中国文化的激进主义者之间展开了论战。在新文化运动主导中国思想的同时,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贺麟等以复兴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为己任,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为宗旨,熔铸佛学或西方哲学的学理,构建出“新唯识论”“新理学”“新心学”等新儒家哲学,探究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征与精神内涵。文化人类学是与考古学、人种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相关联的西方人类学分支,它主张客观地观察、描述、分析、比较人类的文化。
现象,特别注重研究文化的功能。
1934年,中国民族学会在南京成立,文化人类学从田野和社会的考察出发,而不是从历史文献出发,为我们展现了丰富鲜活的中国文化画卷。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如费孝通《江村经济》、林惠祥《中国民族史》。我们当下不少文化理论的热词,如文化自觉、文化自主等,都是以费孝通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和社会文化学在20世纪末提出的重要观念。
中国现代文化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研究了中国文化的历史、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中国文化的结构与功能,使中国文化的整体得以认识,中国文化的话语体系得以建构。文化总是指向人类全部的、永远在进行中的生活和创造。孟子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如何让当下的文化热潮成为“源泉混混”的有本之水,汇成江海,不断地增进我们文化自信,除了人心与时代的推波助澜,还有待于不断深入的文化研究。
(摘编于《光明日报》)
【阅读理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易传》《毛诗序》两则例子阐释的观念体现了“文教”或“风俗”的意思,与文化有关,是中国现代文化学的萌芽。
B.梁启超指出中国传统史学的弊端,提出要研究中国的“文学史”“种族史”等,他将中国传统史学带入了现代文化学。
C.我们当下多数文化理论热词,如文化自觉等,都来源于以費孝通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在20世纪末提出的观念。
D.中国文化学分别从中国文化的历史、精神、结构与功能方面进行了研究,使中国文化的整体得以认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拿中国古代有关文化的概念与现代文化学的概念作对比,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中国文化学的具体情况,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在论述文化史学时,“中国文化史学主张从中国深厚的史学传统中建构中国的文化学”是论点,钱穆的话是论据,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C.在论述文化人类学时,先对其概念作了分析,而后举出中国学者从实践出发,研究中国文化的例子,进一步对文化人类学进行了论证。
D.文章采用的是“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就开头的“总”而言,结尾的“总”更进一层,论证了中国现代文化学的作用和时代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学者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化学的几个主干是为了渡过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确立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B.文化史和国学是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学术形式,国学也可纳入文化史学的范畴。
C.熊十力、梁漱溟等努力构建“新心学”“新理学”等新儒家哲学的行为,说明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征和精神内涵值得探究。
D.如果让当下的文化热潮成为有本之水,不断深入研究,兼收并蓄,那么我们就能不断地增进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言文阅读】
马理,字伯循,三原人。同里尚书王恕家居,讲学著书。理从之游,得其指授。杨一清督学政, 见理与吕柟、康海文,大奇之,曰:“康生之文章,马生、吕生之经学,皆天下士也。”登乡荐,入国学,与柟及林虑马卿,榆次寇天叙,安阳崔铣、张士隆,同县秦伟,日切劘于学,名震都下。高丽使者慕之,录其文以去。连遭艰,不预试。安南使者至,问主事黄清曰:“关中马理先生安在,何不仕也?”其为外裔所重如此。正德九年举进士,一清为吏部尚书,即擢理稽勋主事。调文选,请告归。起考功主事,偕郎中张衍瑞等谏南巡。诏跪阙门,予杖夺俸。未几,复告归。教授生徒,从游者众。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五年,大计外吏,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纪以私憾欲去广东副使魏校、河南副使萧鸣凤、陕西副使唐龙。理力争曰:“三人督学政,名著天下,必欲去三人,请先去理。”乃止。明年,大计京官,黜张璁、桂萼党吏部郎中彭泽,璁、萼竟取旨留之。理擢南京通政参议,请急去。居三年,起光禄卿,未几告归。阅十年,复起南京光禄卿,寻引年致仕。三十四年,陕西地震,理与妻皆死。
理学行纯笃,居丧取古礼及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折衷用之,与吕柟并为关中学者所宗。穆宗立,赠右副都御史。天启初,追谥忠宪。
(节选自《明史·马理传》)
【习题演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B.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C.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D.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遭艰指遭遇父母之丧,也称为“丁忧”,官员遭艰,须辞官回原籍为父母守丧。
B.吏部是中国古代的官署之一,主管文武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C.大计,指每三年一次对官吏政绩的考察,考察结果是朝廷赏罚官吏的重要依据。
D.关中,地名,因其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而得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理师从名士,文章名声很大。他曾师从同乡尚书王恕及学政杨一清,他的文章得到杨一清的赞誉,也受到高丽使者的追捧。
B.马理因言获罪,而且一犯再犯。他连同张衍瑞等人劝阻皇帝南巡,被施以杖刑,夺去俸禄;后又因与余宽等人争辩再次被处罚。
C.马理据理力争,敢为官员请命。马理赞誉魏校等三人名声卓著,甚至不惜赌上自己的官位为这三人请命,最终保全了这三人。
D.马理学问纯熟,为人行为笃实。他与吕柟同为关中学者宗师;服丧期间将古礼与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的规定折衷使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南使者至,问主事黄清曰:“关中马理先生安在,何不仕也?”其为外裔所重如此。
(2)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古代诗歌阅读】
暑热思风
王 令
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
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吹云去放天高。
岂随虎口令轻啸,愿助鸿毛绝远劳。
江海可怜无际岸,等闲假借作波涛。
【表达赏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紧扣标题,从暑热入笔,写诗人遭受赤热之苦,希望清风为自己和天下人驱除暑热,寄情深远。
B.第三句寄望于风能带来降雨,让百姓免遭旱灾,隐含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统治者不作为的愤慨。
C.“放天高”一语双关,既写出风吹云散后天空的高阔,又喻示时运清平,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
D.颈联写风变化多端,既随虎口呼啸而生,也助鸿毛高飞远行,“虎口”与“鸿毛”形成鲜明对比。
E.尾联写无边无際的江海如果借助风的威力来兴起雄波巨澜,就能为世人送来清凉,可谓想象奇特。
2.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文言实词小故事
察
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译文】
郡守观察李密孝顺的事,告诉了皇帝,皇帝身边的人认为没有能够完全地了解这件事,但皇帝认为李密品德洁白,是众人的典范,于是命令郡守推荐李密做孝廉,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皇帝的明智。
度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越过)之。至市方忆忘度(尺码),徘徊几度(次)欲反,度(考虑)之再三,则度(估计)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见妻空反,以为玩乐无度(限度),责其不知以脚度(衡量)鞋之大小。后人度(创作)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法度),岂不谬哉?
【译文】
宋人的妻子去市场上买鞋,途中遇到一个小涧,一跳越过了它。她到了集市上才想起来没有记住尺码,徘徊几次想要返回,再三斟酌,推测她丈夫脚的大小,没有成功,返回了家,她的丈夫见妻子空着手返回家,以为她玩乐没有限度,又责怪她不知道用脚测量鞋的大小。后人创作了曲词讽刺这件事,认为宋人的家像国一样,没有法度,难道不是很荒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