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英涛
本刊讯 5月4日、5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中国广播艺术团创作的中国民族交响乐歌剧《莫高窟》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这是中国歌剧史上首次采用民族管弦乐伴奏,并将意大利歌剧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结合的大型原创民族歌剧。
该剧由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冯巩担任出品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艺术总监、彭家鹏担任总策划并执棒指挥,导演梁宇、编剧王景彬、作曲刘长远、舞美设计师丁丁等组成主创团队;中国广播艺术团优秀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薛皓垠,联手于海洋、高瑞璇、岳璐、张森、张祥龙、王小莹、陈滨、廖裕文、欧阳雄文等青年歌唱家担纲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主演。据悉,首轮演出后,《莫高窟》还将于8月31日和9月1日在天桥剧场再度上演。
歌剧《莫高窟》以丝绸之路为背景,敦煌壁画为题材,讲述了在唐代天宝年间,发生在莫高窟画工“李工”和石窟供养人“翟蜜儿”之间的爱情故事,通过小人物在历史大背景下的悲欢离合,描绘出一副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西域丝绸之路的生活画卷。
对于此次歌剧采用民族管弦乐的艺术表现形式,作曲家劉长远表示,莫高窟壁画上所展现的乐器都是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很多民族乐器追根溯源都是来自西域,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长河,经过文化演变和吸收之后,逐渐融合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文化。在这部歌剧中,我们希望通过音乐创作,向观众呈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大融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