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盲考生高考斩获623分,父母从不为他设限

2018-09-26 02:23米小蓝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瞎子儿子孩子

米小蓝

近期,随着高考分数的公布,又一波“别人家的孩子”刷屏了朋友圈。其中来自上海的考生王蕴特别引人注目:不是因为他高考成绩623分,位列上海市前10名,和状元仅差3分;也不是因为他是上海市的三好学生、长宁好青年;竹笛10级、钢琴8级……而是这样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竟然是个完全看不见的盲童!

盲人考生的题目和判分标准与普通考生完全一样,只是用盲文试卷作答。大家在为王蕴的自强不息鼓掌呐喊的时候,也不禁好奇,王蕴的父母到底是怎样的人?他们怎样把双目失明的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瞎子”是一个美好的称呼

2000年,王蕴出生在上海松江区。他是个早产儿,因吸氧过多损伤了视网膜。在王蕴两个多月的时候,医生就对他的视力下了黑暗判决书:虽然现在有一定的视力,但其一生都将在黑暗中度过。

这个消息,对王蕴的父母王春瑞和侯峻梅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是王蕴天资聪颖,拥有过人的学习能力:10个半月就能够清楚地发音讲话,并且有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3岁的时候已经认识了3000多个汉字。王蕴表现出来的天赋让父母忘记了医生的判断,直到4岁的那年走路撞在门框上,王蕴的父亲才意识到儿子的视力已经彻底丧失了。

王春瑞和侯峻梅都是大学教师,做了强大的心理建设后,他们坦然地接受了儿子双目失明的事实:缺陷人人都有,只不过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放大而已,天赋也人人都有,只不过因为缺陷的存在也放大了而已!不管孩子有多大的缺陷或者多超常的天赋,对于父母来说是无关紧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他成为你的孩子,你就有责任和义务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失明后,王蘊的听觉和触觉都变得异常灵敏,整天在家里摸摸这个,摸摸那个,凭着失明前的记忆,他在没有父母的帮助下也能在家里行走自如,可以自己穿衣服、上卫生间、倒开水喝……

但是王蕴变得自卑内向,怎么也不愿意迈出家门口一步。在父母不断的鼓励和劝服中,王蕴从一次次的退缩中走出来,由爸爸妈妈领着无数次往返小区、单元楼道、家门前……这样的训练既枯燥又折磨,王蕴必须集中精力反反复复做无数遍。一段时间后,王蕴终于可以自己进出小区和上下楼,甚至能到楼下的杂货店买酱油。

有一次,侯峻梅领着王蕴从外面回家的时候,一群同龄人在楼下的小区嬉戏。王蕴朝着发出欢声笑语的人群流露出羡慕的表情。侯峻梅鼓励儿子融入群体一起玩耍。但是当王蕴大胆地迈出脚步时,忽然有个孩子说:“小瞎子来了!”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起哄:“瞎子、盲人来了,我们不跟他玩。”

王蕴呆呆地怔在原地,侯峻梅泪流满脸地牵着儿子离开。回到家后,王蕴伸手触摸到妈妈的泪水,不停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是不是因为他们叫我‘瞎子‘盲人?他们为什么这么叫?”

一直以来,他们都想让王蕴像个正常的孩子一样成长,在儿子面前刻意回避“失明”相关的所有话题,直到这一刻她才意识到,该面对的总是要面对,只有不逃避、不畏惧自己的“瞎”和“盲”,才能不为自己的缺陷所伤。

侯峻梅理清了思路,她抱着儿子认真地解释:“‘瞎是由‘目和‘害字组成,眼睛生病了就用‘瞎来表示。小伙伴叫你‘瞎子是因为你早产导致眼睛生病了,他们没有恶意;‘盲是由‘亡和一个‘目组成,表明眼睛已经死掉不起作用看不见了。也是因为你看不到小伙伴,他们很希望你和他们一样能看到才这么说的,大家都喜欢你!”

王蕴听完,想了想又问:“妈妈,你觉得‘瞎子和‘盲人哪个更好呢?”侯峻梅思索了一下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虽然害病了,但是窗户还在,你可以通过它来感受世界!妈妈认为‘瞎子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称呼!”

王蕴听完后,豁然开朗:“妈妈,我喜欢瞎子这个美好的称呼!”妈妈简单质朴的解释让他能够光明正大地正视自己的缺陷,面对陌生人时,王蕴总会主动、自信地做自我介绍:“我看不见的,你们别害怕哦!”

不设限的人生

王蕴生日的时候,侯峻梅特意去买了一个很大的蛋糕,还把亲戚家的孩子都叫来了,大家一起围着蛋糕唱《生日快乐》,要吹蜡烛时,王蕴满脸的幸福期待。帮失明的孩子准备有蜡烛的生日的蛋糕,在旁人看起来有点傻。但是王蕴的爸爸妈妈却不这样认为,就算看不见摇曳的烛光,他的内心一定能感受到这个欢乐、温暖的时刻。

王春瑞和侯峻梅从来不会因为儿子的视力问题而给予特殊照顾,甚至比大多数父母更严格,从小要求他学会自理生活。8岁的时候,王蕴开始学习游泳,后来王春瑞还用铃铛声音作提示教他学会骑自行车。从六年级开始,王春瑞就训练他独自搭乘公交车上学。于是每周一上午和周五下午,王蕴都会拿着盲杖,独自往返于位于松江区的家和长宁区的盲校之间。

侯峻梅从小就让孩子听了大量的故事和音乐,这奠定了王蕴很好的思维和语言基础。他还非常好学好问,常常缠着父母问东问西,王春瑞和侯峻梅总是耐心地解答。在其他同龄人忙着四处补课、刷题的时候,他们更注重的是性格、眼界、格局,尤其是道德品质、人格的培养。

有一次去探望舅舅,钢琴演奏的悠扬旋律行云流水般从表姐的指间倾泻而出,王蕴第一次听见钢琴声,狂喜不已,从没学过音乐的他坐上琴椅跃跃欲试。尽管没能弹出动听的音符,但是侯峻梅看见儿子脸上陶醉的表情时就决定让他学琴,让琴声成为他情感的寄托。

寻遍了十几间琴行,没有人愿意接受一个盲童当学生,甚至有人冷嘲热讽:“瞎折腾什么?瞎子能练琴成名,我家狗也能成钢琴家了。正经学个按摩技术才是生存之道!”悲愤、自卑、屈辱在王蕴的心中交织,产生了退缩的念头,王春瑞和侯峻梅却很坚持。最终,有一个钢琴名师被王蕴一家诚恳的精神感动,收王蕴为徒。

因为无法视奏,王蕴脱离了传统训练框架的约束,表现出少见的即兴演奏能力,他对音乐的情感也更接近一种“纯爱”。小学毕业的时候,王蕴的钢琴水平已经达到八级,而竹笛也考到了十级。王春瑞和侯峻梅还鼓励他参加松江区、长宁区和盲校的残疾人乐团,甚至尝试户外越野挑战等常人认为对于盲人几乎不可能的技能。

在王春瑞的陪伴下,王蕴挑战了半程马拉松比赛,还先后徒步五台山、武功山、杭州群山等地。尽管栽倒过在沟渠里,尽管摔得鼻青脸肿,尽管被流浪狗追过,但是王蕴探险的脚步从没停止过。

多少孩子因为失明而被局限在一方天地,王春瑞和侯峻梅却从来不给孩子设限制,不管他是否有身体上的残缺,他都应该有不断前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野心。他们也懂得放手让孩子去经历挫折,学会直面人生的风雨。

正因为从小被当做“一个普通的生命”对待,王蕴并不觉得自己特殊。他会和普通人一样用“我看见”来形容自己通过其他感官感知的世界,没有“看见”“看不见”的区别。在父母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栽培下,王蕴超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控制情绪能力、与人为善和阳光的生活态度更令人折服。

眼睛看不见光,但心里有光

2016年,王蕴参加了上海市未来杯社会实践项目并闯入决赛。他和同学发起的“逆光翱翔”项目,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做微信公众号让更多人了解视障人群,最终这个项目获得了二等奖。他還参加了上海市未来杯英语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班主任方老师夸他:“王蕴的英语语感很好,语音语调都是非常到位的。”2017年和2018年,王蕴先后获评“长宁好青年”和“上海市三好学生”。

高考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但是王春瑞和侯峻梅却没当回事,甚至连送考也没有。唯一特殊的是,考完后王春瑞来学校帮儿子搬行李。

考试结束后,王蕴一度担心发挥不好,考不上大学。侯峻梅安慰他:“只要有大学上就很好了,实在没大学上,现在学习途径很多,就在家里学也可以!而且,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大学只是一个阶段。”很快,王蕴就放下了思想包袱,对成绩没那么在乎了。

2018年6月23日深夜,上海很多高中学生的家长群被一张图片的信息炸开了:“上海市前10名,复旦附中4……盲童学校1!”家长们纷纷惊叹、感慨、质疑。王春瑞和侯峻梅很快就从同事口中得知儿子的成绩在全市考生中名列前茅,总分为623分,距最高分626分仅差3分,紧接着他们又接到了盲校校长打来的祝贺电话。没有欣喜若狂,甚至他们都没有叫醒已经入睡的儿子,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平淡地告诉他,儿子的反应也正如意料中的“淡定”,因此被网友称为“淡定哥”

考出了好成绩,侯峻梅并没有做什么特殊的安排,而是如常地带王蕴去体验卡丁车。而王蕴也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规划,正常自学英语、历史,重拾因高考暂时搁置的钢琴和竹笛乐器,还加强了每天几公里的跑步训练,准备下半年参加马拉松。

对于王春瑞一家来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大学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所以,考分高低并不那么重要,只是深造的敲门砖而已。他们最高兴的都是发挥能力获得升学机会,而不是考试成绩和排名本身。

每当有人提及儿子的高考成绩时,侯峻梅并不以为然:“这些都是他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已,我认为跟优秀没有关系。我觉得儿子很优秀是因为首先他在不断地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其次,他在不断地努力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是我看重的,也是我觉得儿子值得我自豪的地方。德是做人的根基,有了它,就好比树有了养分,繁茂是必然的。”

有句话说:“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父母的观念,决定孩子未来的宽度。”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王春瑞和侯峻梅并没有自乱阵脚,而是用一颗平常心,把双目全盲的儿子当作普通孩子一样来看待,鼓励孩子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并付诸实践。尽管王蕴的眼睛看不见光,但是有这样淡定和智慧的父母做后盾,他的人生必将充满光明!

编辑 平凡

猜你喜欢
瞎子儿子孩子
打儿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瞎子算命
瞎子的故事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