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新探索

2018-09-25 09:42齐硕樑费建武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1期
关键词:留学生

齐硕樑 费建武

摘要:目前我国留学生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来华留学规模不断增创新高,留学生来华就读的专业已从最初单纯的汉语学习,逐步转向专业学历教育。语言加专业“双能力”发展方向得到推崇,“汉语+”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为此,经济管理类课程,作为留学生选择专业,未来就业的重要方向,如何抓住留学生的特点,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教育的质量,是十分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留学生经管类课程进行SWOT分析,剖析留学生的真正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如何塑造并突显我国留学生教育自身特色,为构建留学生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高效教学模式开阔思路。

关键词:留学生;经济管理类课程;SWOT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1-0141-02

一、留学生经济管理类课程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首先,广泛性。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统计,2016年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29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比2015年增加45,138人,增长比例为11.35%(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在我国留学生大规模增加的基础上,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管理类课程一般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出于就业的需要,选择进修或者以此方向为专业的留学生数量也将不斷增加,即顾客群体的总数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上升趋势。其次,经济性。就教学成本而言,在我国,经管类课程的开设成本较一些实验较多的理工科课程或者易耗品投入较大的艺术类课程而言总体要低。不仅如此,我国主要本科院校基本都开设有经济管理类课程,具有博士点的学校数量也很可观,因此留学生的选择空间很大,他们既可以选择我国知名大学,也可就近选择特色地方大学。

2.劣势(WEAKNESS)。自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的硬件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升,但软件方面较世界先进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留学生经管类课程的软实力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留学生经管类课程的教材以国外原版教材为主,自编英文或者其他语种经管类教材相对薄弱,无法做到更好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2)我国留学生经管类课程教学多以教师主导为主,课件灌输现象较常见,内容抽象、枯燥,学生与教师互动较少,教师无法有效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中国学生多有课下预习、复习的习惯,但外国留学生文化背景呈现多元化,很难有通过课下自习理解老师的授课理念和弦外音的能力。(3)课程以理论为主,实践部分较少,案例多为过时案例或不具备代表性,不利于留学生打开思路,掌握中国社会文化,错失彰显我国经济实力,展现我国社会和谐发展良好局面的良机。(4)目前具备多语种教学能力的教师相对稀缺。经管类课程作为一门包罗万象的艺术,不可否认,具备多元文化背景和语言能力的教师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机遇(OPPORTUNITY)。宏观层面上,毋庸置疑,我国较好的经济形势,对于经管类课程的完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一带一路”、“中东欧”政策的支持,将有利于留学生数量进一步增加。微观层面下,国家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高教法教师留学计划的推行,有利于我国留学生经管类课程的中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4.挑战(THREAT)。全球化不断发展,来华留学生的组成已从单纯的亚洲国家为主,转向多个大洲。仔细分析留学生的组成,不难看出,这一群体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主要是留学生文化背景、语言、风俗习惯、社会理念都存在着一定差异。经管类课程有着较强的艺术性,需要较为全面的背景知识作为支撑。试想很多来自小学五年制、中学五年制、本科只有三年的国家的留学生,他们的年龄、学历和心理诉求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如中外混班,差异更加明显。对于教师而言,弥合这一差异,将是一项重大的挑战。稍有不慎,便会因低效的跨文化管理而产生矛盾。

二、留学生经济管理课程教学的新途径

1.塑造与突显自身特色。一方面,由于授课的侧重点不同,听课受众不同,应主动向留学生申明在中国学习经济管理课程的独特意义。虽然中国不是经管类课程的诞生地,但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具有其他国家“已经没有”或者“从未有过”的企业文化与经济现象。通过在中国学习经管类课程,使其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以更全面的思路、更多样的手段、更严密的逻辑,高效地做出决策,解决跨文化问题,特别是和中国相关的经济、管理问题。

2.满足留学生真正需求,因材施教。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宗旨即时刻以“客户”(留学生)为中心,深入关切留学生的心理、学习及未来就业的需求,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弥合差异。具体而言,可以尝试以下措施:(1)上课内容应该深入人心。比如可以结合受众所在国的情况进行举例,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语言水平,还要具备国外进修、就业、开展项目的丰富经历,比如和法国学生提及CONFORAMA、德国学生提及LIDL、日本学生提及LAWSON、西班牙学生提及SEAT、韩国学生提及红参产品一样,课堂上给留学生们提及在他们本国已家喻户晓,但国际上还相对陌生的案例,致力于中外案例相结合,特别是和学生本国品牌相结合,进而相得益彰。(2)课程的趣味性、多样化。经管类课程教学应结合留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来规划,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其今后的就业具有指导意义。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丰富教学形式:一是假定行业,假定限制条件,让学生通过所学经济管理知识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另外是不限制行业,结合实际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兴趣点以及留学生视角捕捉的商机和潜力,模拟自我创业,梳理思路和逻辑。结合适当的小组讨论,在开拓思路的同时,使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跨文化管理的差异和技巧。(3)课堂氛围的国际化不容缺失,多种语言相结合有利于国际化氛围的营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使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更为顺畅。“英语包容一切”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过时,应得到更新。比如,教授专业名的最佳方式,是掌握核心词汇常见语种的说法,作为经济管理类教师,应在注重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提升语言能力,由授课教师结合受众母语进行讲解,提升教学效果。

三、结语

留学生对于经管类课程的需求,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等众多利好政策的推进,不断增强。为了弥合当前由于软实力薄弱、多元文化差异造成的挑战,作为承担留学生经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时刻以留学生为中心,掌握学生真正的诉求,着手塑造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自身特色,突出我国优势,从而提升此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闫雅都.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2]査东兰.多元文化背景下市场营销留学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经贸教学,2012,(3)(中).

[3]丁婷婷.《管理学原理》双驱动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7,(5).

[4]邓瑾轩.关于建立管理学情景模拟实验体系的构想[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8).

猜你喜欢
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教室留学生》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