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金春丽,郭秋霞
摘要:绿色防控是指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恶化病虫的生存条件,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在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其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在绿色防控过程中,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统防统治合作组织的作用,统一组织实施,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8.036
柳河县水稻种植面积33万亩,优质米集中在姜家店乡、圣水镇、三源浦镇、安口镇等地区。其中,姜家店乡稻米种植企业较多,更利于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每年示范面积1000亩,辐射1万亩。柳河县高度重视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近几年,柳河县政府、县农牧局等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项目。重点推广了性信息素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0.5万亩,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3万亩,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水稻稻瘟病技术3万亩,相关绿色防控技术在全县各地稻米企业种植基地得到大力推广,为柳河县绿色稻米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1 生态调控技术
1.1 改变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
提高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耕沤灭蛹技术是水稻二化螟防治方法之一,源头抓起,防效突出。水稻潜叶蝇主要寄主为看麦娘,对其进行防除可有效降低虫源。
1.2 保护和增殖自然界天敌
香根草、苏丹草等对二化螟成虫有较强的产卵引诱作用,对幼虫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对于二化螟是一种“诱杀植物”。77.89%的二化螟卵产在香根草上,是水稻植株上的3.52倍。 74.53%二化螟卵产在苏丹草上,是水稻植株上的2.93倍。蜜源植物的种植为天敌昆虫繁殖和生存提供必须营养,有利于控制害虫。芝麻花可以有效延长螟黄赤眼蜂、二化螟绒茧蜂等害虫天敌的寿命,提高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的控制能力。芝麻花不利于二化螟产卵。田边留(育)草(花)植物,如马唐、牛筋、李氏禾等,开花植物保育天敌。
2 生物防治技术
2.1天敌利用,以虫治虫
寄生性天敌释放,如混合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稻鸭共育防治水稻螟虫及杂草等。
2.2 生物农药
以菌治虫、以菌治菌。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农用抗生素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微生物农药已经推广应用的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等水稻病害。以及调节剂、誘抗剂、信息素等。赤霉酸、芸苔素内酯、吲哚乙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较多,调节水稻生长。氨基寡糖素、几丁聚糖、葡聚烯糖、低聚糖素、混合脂肪酸、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海岛素等诱抗剂有应用市场,提高水稻抗病性,改善米质,可有效降低稻瘟病、纹枯病的发生为害率。
3 理化诱控技术
灯光、色板、食饵、性诱、隔离驱避等,设置防虫网等,有效诱杀水稻二化螟及潜叶蝇成虫。杀虫灯一灯多用效果突出,但也会诱杀到天敌。频振式杀虫灯诱虫益害比1∶148.5。利用昆虫交配时的性信息素诱引,迷向和捕杀的措施(一般每亩1~2个诱捕器)。利用食物气味诱引昆虫,通过捕杀装置杀虫的措施(不同诱捕装置的食诱产品使用量不等,每亩1~5个诱捕器)。在粘虫成虫发生盛期,利用糖醋液,在腐烂有机质较多的场所设置诱捕器诱杀成虫。
4 科学用药技术
4.1 推广并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农药登记上明确的低毒、微毒产品。确保按要求使用,包括用量、次数等。施药器械确实环保,施药过程中无泄漏。打药时期和部位要精准。稻瘟病推广药剂三环唑、富士一号等。纹枯病、稻曲病推广药剂苯醚甲环唑、爱苗、拿敌稳、苯醚甲环唑·醚菌酯等。水稻细菌性病害推广药剂噻菌铜等。
4.2 农药减量
改变传统的施药模式和防治观念。掌握作业过程中减少流失、漂移、过量的施药技术。切勿只重视作业效率而忽视防治效果。
5 其他技术
5.1 优选抗病品种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抗病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要因地制宜,从水稻生育期、栽培水平、病虫害发生情况,积温、降水情况、土壤肥力、水资源情况等多方面选择良种。例如在稻瘟病易发的姜家店、圣水镇等地应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在低温冷害易发的凉水、向阳等地应选用抗低温冷害强的品种。在栽培水平高,土质肥沃、自流灌溉区应选择耐肥抗倒伏品种。在水源不足地区应选择耐旱品种,同时还要做到不同生育期品种的合理搭配。从栽培模式需要选择良种,水稻育苗一般采用普通旱育苗和钵体育苗。如果采用超稀植栽培,应选择大穗型、分蘖力高、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富营养、优质米的水稻优良品种。
5.2 在重大病虫害发生期,始终坚持“统一测报、统一时间、统一开方、统一施药”的防治模式
统一做好发病期、发生趋势预测。适时使用药剂防治。在抓好水肥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查田查苗查病虫情,及时掌握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做到适时防治,抑制病害的发展蔓延。统一防治时间和药剂处理,统防统治提高防效。
5.3 创新种植模式,加强田间管理
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植株抗逆性。开展稻萍蟹、稻鸭共育生态种植模式。利用河蟹除草效果较好。河蟹产生的粪便可以肥田。推广稻鸭共育技术,除草效果好、防虫效果明显,代替化学农药、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出。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社会效益。
作者简介:李晓红,大专学历,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