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意义

2018-09-25 01:16王立忠
吉林农业 2018年18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玉米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传统的耕作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大量的粮食需求,需要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来解决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成本高、水源浪费及产量的问题。保护性耕作主要是利用秸秆还田等实现地块的少耕和免耕,在保证土壤水分和营养条件基础上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能保证粮食高产稳产,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玉米;保护性;耕作

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8.008

1 保护性耕作技术概述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农业现代化耕作技术,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能有力地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保护性耕作的含义,可以明确它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农业耕作的技术,不仅能够推动农业的增产增收,还能有效保护环境和进行节能减排工作,从而推动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是在现实农业生产活动中,保护性耕作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力度高度重视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耕作方式,该种耕作方式主要目的是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土壤、水资源等各种因素紧密相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对相关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以促进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应用于干旱地区,特别是土壤水分蒸发严重、土地贫瘠的区域。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免耕或少耕,用秋季收获作物的秸秆进行地表覆盖,以减少风力对土壤的侵蚀,提高土壤保墒能力。保护性耕作技术原理是在减少耕地次数的基础上提高地块土壤的保水能力,以改善地块周围环境。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操作时播种主要由免耕播种机进行,深松由专门的深松机完成,收获由收获机完成。

3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

玉米免耕播种的优点很多,比如可以提高作業效率、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等。

3.1 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作业支出

免耕播种可以省去耕地作业环节,节约作业的费用,节省农户开销。同时免耕播种也可以提前玉米播种期,一般至少可以提前1~2天。

3.2 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有利玉米苗情

免耕的地块,地表有秸秆的覆盖,同时水肥供给也十分协调,即使是干旱天气土壤也不易裂缝,雨天不容易积水,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和循环。实践表明,免耕地块比翻耕地块玉米出苗更好、更快。同时通过实践可以得出,免耕地块使用肥料后也不易流失,玉米产量也相对较高。

3.3 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保证玉米产量

玉米抗倒伏性好,也是免耕播种的一大优点。免耕玉米表层根量多,主根发达,加之原有土体结构未受到破坏,玉米根系与土壤固结能力强,所以玉米抗倒伏能力强。

3.4 田间管理

免耕播种固然优势较大,但仍然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苗期管理:化学除草、及时间苗、定苗、严格选择除草剂的种类,准确控制用量,出苗前施用的除草剂乙阿合剂,如果前期除草效果不好,也可在玉米7~8叶期用灭生性除草剂,喷头上加护护罩,在无风时贴地面定向喷雾,严防药害。一般3片可见叶时间苗,5片可见叶时定苗,定苗时要多留,密度5%左右。

穗期管理:主要为水肥管理。在一次性用肥时,到后期容易脱肥,因此氮素化肥作为后期追肥,要深施盖严,以减少损失。该阶段的追肥要求,条施肥或人工穴施。应结合灌水和遇雨进行,以利于发挥肥效。在花粒期时发现有脱肥现象,应在乳熟期前追施尿素。

适时收获:玉米收获过早过晚都会导致玉米产量减产,因此适合收获很重要。一是看籽粒基部黑色形成,二是籽粒乳线消失,此时玉米雌穗苞叶松散,即可收获。有条件的要采用玉米收割机收获作业,实现玉米收获和秸秆还田一次完成[1]。

免耕播种技术在玉米全程机械化中的应用可以利用其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并开创农业生产的新模式。免耕播种技术可以节省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保证玉米出苗率和增产率,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调整土壤保水保墒能力,调整土壤结构,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同时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实现环境的有效保护。

4 结语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农业技术,对玉米产量的增收十分重要,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必须结合耕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进而促进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海林,高旺盛,陈阜,朱文珊.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01).

[2]刘振友.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应用[J].农机化研究, 2005,(04).

[3]严洁,邓良基,黄剑.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机化,2005,(02).

[4]李晓娟,李艳.浅议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发展保护性耕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

[5]李林蔓.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及作物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17).

[6]郭鹏.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

作者简介:王立忠,中专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推广。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玉米
收玉米啦!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耕作深度对紫色土坡地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最饱满的玉米
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
西洞庭湖区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