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产量高,且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包括饲料、酿酒、化工、食用油等领域,本文重点分析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旨在通过进一步分析,助力玉米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发展。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8.007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考虑有效的种植条件,才能提高其产量。进一步提高种植人员的水平,提升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1 实现高产技术的条件
1.1 施足基肥,配方施肥
基肥作为整个农作物栽培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肥料,其主要作用是为改善土壤存在的缺陷,给予玉米最为适宜的土壤结构。施肥的过程中,需要尽量做好对玉米幼苗的根部处理,为玉米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区别于其他农作物,玉米在进行施基肥处理过程中,农户需要根据玉米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土壤情况以及不同的客观条件,进行有针对性地基肥处理与比例控制,在最大程度上给予玉米更好的自然生长环境。
1.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高种植质量
1.2.1 精选种子 在玉米种子的挑选过程中,农户必须尽量选择颗粒相对饱满,且新鲜程度较好的种子,从而确保播种的质量。在播种前,农户应当尽量筛选含水量相对较高的种子,一般选择含水率不低于80%的种子。只有筛选出合适的种子,才能高效地开展种植作业。
1.2.2 合理密植 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客观因素以及种植方法的区分,在进行玉米种植作业过程中,农户可适度调整玉米之间的种植距离,做到高效率的生产作业。玉米生产数量的要求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玉米的较高产量、单位面积的玉米数量以及玉米的颗粒情况。通过对种植密度的调整,能够更好地完成上述目标。
1.2.3 提高种植质量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对其质量和产量最大的影响因素即为玉米的播种质量。播种时农户在单位面积上种植大小、数量相一致的种子;在间隔距离上也要保持高度的一致,并确保土壤深度大约相同。
2 田间管理
在玉米种子出苗后,需要经由农户进行玉米田地的巡查作业,一旦发现有部分区域产生缺苗现象,应当及时做好补苗处理。补苗可预备在暖棚或其他闲置田地之中。同时农户还需要对种植密度展开检查,如果种植密度不合适需要在出苗的时间内完成移苗处理;当育苗在生长到一定周期,即出叶至少达到5叶后,农户需要根据玉米的实际情况进行中耕。期间需要观察玉米的生长环境是否有杂草生成,一旦出现杂草需要及时清理,并做好相应的追肥处理,确保玉米进一步发育。针对不同的玉米品种,农户不能一味凭借经验进行追肥处理,而是要有目的性地添加肥料,包括钾肥、氮肥等不同的有机肥料,从而更好地帮助玉米的成长。农户应当保证一次性完成追肥处理,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玉米是对水分较为敏感的农作物,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水分的要求相对较高,一旦其种植过程中出现降水过少、降雨量不足的现象,农户需要第一时间做好补水。如果出现降水过多的天气,农户也需要相对做好阴雨天气的排水工作。除了在出芽阶段需要对玉米进行追肥处理以外,当玉米吐丝后也需要做好相应的追肥处理,以期获得更高的产量。通常情况下土壤原有的肥力已经被玉米所充分吸收,如果没有及时做好后续的追加肥料,容易导致玉米叶发育较好但其果实种植效果相对较差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可使用总肥量10%的速效氮肥进行追肥。为了更好地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农户还可以对其展开相应的人工授粉工作。人工授粉对自然客观因素的要求相对较高,农户需要选择晴天且温度较为适宜的时间进行授粉,一般情况下每株玉米只需要进行2~3次的人工授粉,即能达到相应的目标;最后一项农户的田间管理作业即为去雄工作。农户需要每隔一行进行一次去雄拔蕊作业,确保其他玉米的花粉能够精确被授粉至该玉米之上,達到提升品种质量的目的,从而促进区域内的玉米更好地成长,获得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3 病虫害防治环节
针对玉米而言,其最大的威胁即为病虫害问题,一旦爆发病虫害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农户需要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进行动态监察,一旦发现病虫害的现象,就要第一时间处理。农户要灵活运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三种不同的防治技术,从而更为全面、高效地进行处理,以进一步提升玉米的质量,向社会输出更多高质量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4 结语
在进行玉米种植技术研究过程中,要时刻考虑区域性因素,重视不同区域玉米种植技术的相应选取,才能保证玉米产量。为进一步落实玉米种植技术,相关技术人员应不断学习,并积极对其技术进行推广,从而确保玉米种植过程能够按科学方法进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李玖玲.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7(08):86-87.
[2]姜给嵩.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5,9(01):14-15,24.
[3]王凤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0):43-44.
作者简介:李仁杰,中专学历,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