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忠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像这样的写作目标显然是“刚”性的,它要求中学生能写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条理清楚、表达内容丰富的文章。但是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这些要求虽然被强调了千百遍,学生的作文仍然缺乏起色。其实,作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这“刚”性目标必须以“柔”性策略来完成。
一、“柔”化作文教学的理念
自古以来文章强调“文以载道”,受此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作文教学大多笼罩在一种严肃的气氛中。学生写作常常要讲出个大道理,即使没有,也会在结尾处安上一句“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 明白则然,不明白硬说明白,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不仅兴趣大减,而且心生厌恶。于是作文成为了很多学生的学习负担。究其原因,大概是由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所造成的。
例如,一次七年级学生语文期中考试的作文题为半命题作文:性格 的他(她),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填“刚强”“温柔”“慈爱”等正面的词语,并且写得千人一面,大部分都在空洞地为人物唱赞歌,而当中有这么一个学生却填了这样一个词:暴躁。他围绕暴躁,刻画了人物“我的舅舅”的性格特征。作为记叙文,他的考场作文内容具体,通过两件小事写出了舅舅的性格是“暴躁”的,文字不讲藻饰,一味白描,再自然不过,结尾处很宽容地说:“虽然他性格暴躁,不过对父母还是挺孝顺的,这就是我那性格暴躁的舅舅。”没有评价,淡淡地结了尾。在所有的作文中,这篇显得那么自然清新,可是在最后评分时却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欣赏者认为给55分向上都不为过(分值60分),然而更多的语文老师认为仅能给30分左右,原因很简单,没有“道”,也就是没有中心。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作为一个七年级学生,能将人物性格刻画到位本身已是不易,何况,他真实地反映了他生活中的见闻,自然纯真,有何不可?难道一个七年级的学生不该有个性格暴躁的舅舅?还是他应该板起面孔在文章最后对他的舅舅进行一番颇有思想见地的批评?
况且,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心理变化有个“以自我为中心”向“自我批评”发展的过程。在儿童写作初期,让他把思想不加删削地倾泻在纸上,对他们是件愉快的事。所以,老师不妨柔和一下严肃的作文教学的面孔,要知道向学生灌输再多的框框条条,都不如真实的生活来得鲜活,都不如学生的真实感受来得珍贵,只有这些才是推动学生作文进步的原动力,也是使作文成为真正作文的最佳途径。试想,等学生有兴趣写了,写得多了,懂得摸索写作之道了,那时,你再稍加指点,还有写不好的作文么?不如将“文以载道”化为“文为心声”吧。
二、“柔”化作文教学的过程
现代作文教学仍然融于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训练学生作文的方法,大部分都比较单一:老师命题——学生写作——学生写完交给老师——老师批阅——阅毕发还。老师阅毕,往往耗费时日,眉批、点评,错字修正,一样功夫不少做,而学生只扫一眼就置之脑后,效率之低,甚至导致语文教师本身也将作文训练看作是沉重的负担,长此以往,只会恶性循环。那么,要想作文不再成为学生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事,那就要将作文教学的过程变得机动灵活,变得活泼自然、生动有趣、色彩斑斓、血肉饱满、情韵十足 。
作文训练从来就没有任何定规。所谓定规,也只是多少年来未经更改的不断继承。其实完全可以将作文训练变得更“自由”些。宏观来说,初中阶段各个学年的作文训练可以各富特色。七年级学生相较而言,所学课程较少,时间多些,可以训练他们以日记的形式来提高作文水平。日记是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自由天地,可短可长,可完整可片段,可叙事可状物,可写景可抒情……日记以其特殊的自由性解除了写完整的作文的一道无形的枷锁,是学生用笔真实记录生活的开始,而且,每日一篇,作文随时与学生相伴。到了八年级,可增加一些趣味性的作文训练方式。或从课内走向课外,把作文训练巧妙地结合于饶有兴趣的各类课外活动之中,诸如文学社团、新闻采访、表演、广播墙报、征文竞赛、艺术审美、实地写生、科学实验、手工制作、小发明,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或从教材走向生活,把作文训练和社会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旅游、参观访问、劳动实践、公益活动等,给学生提供更多获得生活积累和阅读印证的渠道和方式;或从现实走向未来,把作文训练与环境保护、人类的发展、社会进步结合起来,针砭时弊,设计未来,培养想象能力。到了九年级,则可以对写作技巧多作些训练。从微观来说,作文训练未必篇篇都是完整的作文,完全可以是个片断或者只是个构思;作文完成时间未必必须是规定的时间,完全可以一周以内或更久再交;作文形式未必篇篇都是“书面作文”,完全可以是篇“口头作文”。
三、“柔”化作文教学的评价
首先,作文修改应调动学生参与。语文教师大多习惯于在办公室批阅作文,勾出一些错别字,画出些病句,用线条调整个别语句、语段,然后写几句评语,给出等第……这样批改作文,可以说吃力不讨好。因为它严重脱离写作主体,极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修改作文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去修改他们自己的作文。指导的方法也可以灵活机动,可以每期有针对性地找几个学生在班里成立修改小组,分别修改同学的作文,这样既达到个别指导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意识,同时也强化了他们对作文技法的某些认识;还可以让学生面对面互相修改,这种方法效率高,且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当然,这少不了老师每次都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要求和修改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
其次,作文讲评应甘当导演。写作之时,学生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修改之时又吸纳了老师或同学的意见,一定会感慨良多。教师要很好地组织他们进行集体讲评,让他们在讲评中畅言得失。教师以导演的身份参与作文评讲,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点拨,让他们或记取教训,或发扬优点。这样,作文评讲才算落到实处。例如,有一次作文评讲,教师读了四篇佳作,但并不公开具体得分或等级,而是由学生来评定。教师将四篇作文依次贴在黑板上,并让学生上黑板给这四篇作文投票,选出最好的一篇佳作。(此方案在读佳作前即已宣布,这样学生听时全神贯注;同时教师还可以“看看哪些同学的鉴赏水平比较高”作为激励的刺激)投票结果出来后,学生争论,再由老师定夺,这样在横向比较了四篇作文的优劣的同时又自然地灌输给学生一些相关的作文理论。显然,这样一来,学生的身心就不自觉地投入到作文里面去了。
再次,作文评价应“面目可亲”。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往往下意识地追求准确无误,尤其在批阅作文过程中,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文章缺点所在,殊不知评价可能是准确的,但评价的效果往往是零。所以,在作文评价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拔高评价”。教师改变把学生作文批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的做法,尊重学生的劳动,用显微镜或放大镜去搜寻、捕捉其“闪光点”,用拔高了的鼓励性评语予以热情洋溢的肯定和褒扬。或放大亮点,或回避缺陷,或相機赞美,殷切期待。过多的否定会使学生失去写作的热情,而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都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便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认识的激情。在这之后,可以适当客观地给些简明的评语,让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再一次反观作文,以期对他以后的作文起到指导作用。
著名作家秦文君在接受访谈时被问到“您对现今的中学生学语文(主要是阅读和写作方面)有什么建议和期望”时这样回答道:“两句话,学得宽广,学得得法,学得灵活,不能太机械。语文跟人的思维也很有关系,有些东西是无法言传的,只能意会,它能启迪人的思路,对人很有帮助。”是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永远都是潜移默化的,那么与其板起脸孔框框条条,倒不如多点灵活多点自由,以“柔”性的策略来达到作文教学的“刚”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