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岚
〔摘 要〕钢琴音乐审美活动是一项内涵丰富且过程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在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过程中贯彻音乐审美教育的原则、理念和方法,不仅能够带领学生感悟和体验音乐之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能够提高高师钢琴教学的质量,并为音乐审美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新课改”助一臂之力。
〔关键词〕高师;钢琴教学;音乐审美; 应用
审美是音乐艺术的核心内容。音乐教育的实质就是审美教育。在音乐基础教学过程中,运用音乐审美教育优化钢琴教育教学,将审美教学理念应用到钢琴音乐的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体验音乐之美,有利于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一、高师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心理要素
钢琴演奏中的审美心理就是作为审美主体的钢琴演奏者用审美的态度去感知乐谱和弹奏过程,感受其中所传递出的情感,与乐曲产生共鸣,并获得心理上的轻快和情感上的愉悦。在传统的钢琴教学中,演奏者重视自己技法的提高,对音乐情感和音乐审美能力缺少认知和研究。为了培养演奏者的音乐情感和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教师不仅要分析演奏者的心理特征,而且要重点研究其审美心理,进而提高演奏者的接受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一)高师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感知
音乐审美感知能力是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新的意义,对音乐作品进行新的认知和加工,得出对音乐的总体印象。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从艺术活动中带领学生感受人情化、生命化以及形象化的音乐审美能力,借助钢琴乐曲的演奏引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融入音乐情境之中。例如在演奏德彪西的《月光》时,教师借助乐曲描述的画面能引发学生感悟作品中所传递的情感,在如梦、如幻和如歌的音乐旋律中感知经典作品的审美意蕴和丰富的情感色彩。
(二)高师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想象
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想象是对演奏者将要演奏的效果进行设想。音乐审美想象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加工创造,将激活审美对象之后所形成新的审美形象演奏出来,并升华到对美感的体验。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通过审美想象,可以提升自身的审美境界,形成更为抽象和深化的审美能力,进而将审美对象展现得更加鲜明生动,使审美体验更加强烈,使作品演奏更富有艺术审美感染力;这对审美主体美感的产生、发展和深化等心理活动都起着重要作用。如在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在节奏中想象黎明时的平静河水和微波荡漾,想象晨曦下水面上的薄雾,从这画面中感受乐曲中所传递的恬静之美。
(三)高师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理解
音乐审美理解指的是演奏者在弹奏时感受音乐作品的意境、内容以及象征意义,并以音乐审美感知力为基础发挥自我的想象力,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把握审美内涵,进一步从内在和表面等几个层次理解艺术作品。这样不仅可以提升钢琴演奏者的审美理解能力,而且学生也可以深层次地理解音乐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及其展示出来的艺术效果。例如在探究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时候,通过对音乐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了解,可以在弹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旋律,从而感受作者传递出的情绪波动以及变化,感受到贝多芬的人生波折。这样通过全面的分析和理解,会使得演奏效果得到大大的提升。
二、高师钢琴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措施
审美是音乐学习和艺术鉴赏的核心内容,音乐教育的实质就是审美教育。在高师钢琴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以及音乐艺术的感悟和情感体验,确保审美教育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一)强化基本功训练,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在钢琴技艺探究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对钢琴基本功的讲解和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演奏过程中辨别、感知乐曲中的情感。听觉是感观系统,是音乐鉴赏的基础;它在音乐感受力的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钢琴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基本功之后,教师要从乐曲的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方面认知钢琴乐曲,提升学生对乐曲的辨别能力,也要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的感受力,注意音乐的律动,使学生的各个器官都达到“通感”;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基本音乐技能,而且对学生音乐感受力的提高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丰富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钢琴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是比较密切的。在钢琴教学中,学生想要弹奏一首乐曲,首先要理解乐曲的内涵、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人文风俗等,并对创作者的创作心境和处境要有所研究。当学生形成了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历史知识背景之后,才可以感受乐曲中的情感内涵,实现乐曲的高质量演奏。基于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钢琴教学方案,不断增强教学方案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并结合文学、历史以及美学等知识挖掘学生对某部音乐作品的感悟和审美能力,感受每一个音乐作品的时代感、风格以及情感,进而领略到整个艺术门类的美感。根据学生感受能力和创作音乐作品的灵感,会产生丰厚的心理体验,使得学生感受音乐知识的特点,进而培养学生对钢琴艺术的音符之美,在音乐学科中培养音乐审美能力;进而使学生产生心灵与情感上的共鸣,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感悟人生之美。
(三)构筑生动活泼音乐形象,提升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
高师钢琴教学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音乐本身就是无形的,它让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对音乐的感受与体会只能构筑生动活泼的音乐形象。我们用听觉感受到的东西通过重组与融合,使之变得具体化、生动化,从而使我们更加容易领略到音乐之美。教师要求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不仅要用“耳”,而且要用“心”,不但要学习音乐的节奏和技巧,还要感悟音乐的内涵和情感。如在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时候,借助钢琴的演奏展现出的磅礴气势,脑海中浮现出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画面,这些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都会呈现在其中;同时将创作者对祖国的热爱抒发得淋漓尽致,使得所有的演奏者在欣赏过程中情感涌动,不由地产生自豪和激动的情感,在演奏时抒发自己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感,激发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钢琴音乐审美活动是一项内涵丰富并且涉及多种文化修养的心理活动。在审美文化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深厚的情感内容,细致地感受钢琴的艺术之美。高师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归纳总结学生的感知、想象、理解以及情感创造的心理活动,掌握和探究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特征以及规律,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原则,化抽象为具象,因材施教,增强和提高高师学生的审美经验,提倡个性化教育,让高师学生伴随着钢琴音乐的音符,在学习中培养音乐审美能力,领悟人生之美。
参考文献:
[1]肖玲嘉.何去?何从?——关于高师钢琴课音乐审美素质培养的思考[J].大家,2010(4):41-44.
[2]郑晔.高师院校钢琴教学中音乐审美感知力的培养[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11(1):85-88.
[3]張旭.浅谈高师钢琴教育中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J].科技致富向导, 2010(29).
[4]邵静.论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 (4):136-137.
[5]王旭.浅论高师学生钢琴学习与审美能力提高[D].辽宁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