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铭一
2017年6月5日,“定位”理论创始人之一、一代营销大师杰克·特劳特先生在家中仙逝,享年82岁。我曾跟特劳特先生有过深度沟通,并在他的建议和影响下开始系统学习营销。多年后,看到叶茂中的新作《冲突》,感怀大师遗意,就此敷衍成文,以表对特劳特先生的缅怀、纪念和感激之情。
与时俱进是“定位”的理论品格
1972年,面对生产力提高和商品过剩带来的“选择的暴力”,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广告时代》杂志上联袂发表了《定位新纪元》系列文章,并于1980年出版了《定位》一书。
自此,两位营销大师穷数十年之功,时而携手合作,时而单兵突击,共同构建起堪称伟大的“定位”理论大厦,留下了一连串经典商战案例。以特劳特先生为例,他曾用“不含咖啡因的非可乐”痛击了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让七喜一跃成为美国饮料业第三大品牌;他曾帮助IBM成功转型,是让“大象跳舞”的幕后推手之一;他还使莲花公司绝处逢生,让西南航空成为“美国最值得尊敬的公司”……
实至名归!2001年,“定位”被美国营销学会评选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2009年,又成为美国《广告时代》杂志评选的“史上最佳营销经典”第一名。作为“定位之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也被写进了营销史,基本实现了“立功”“立言”之不朽。
但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说,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定位之父”。他从产业结构与竞争位势出发,认为战略的本质就是“定位”“取舍”和“匹配”。当公司能通过独特的经营活动提供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时,定位就具有经济意义,即产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能够后来居上,成为人们公认的“定位之父”,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它把焦点集中于潜在顾客而非产品,从而简化了选择过程,大幅提高了传播效率。
《定位》一书开篇明义:“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细分市场。一言以蔽之,就是‘定位。” 它是一种改变了广告本质的观念,是第一个“应对传播过度的社会中信息不被接受”这一难题的思想体系,是一种新的传播沟通方法。
换句话说,迈克尔·波特是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定位”,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则是以“传播过度”四个字为基点,进一步将“定位”思想发扬光大,并将其发展成为一整套成熟的方法论,从而写下《商战》《22条商规》《董事会里的战争》《广告的没落,公关的崛起》等一系列经典著作,将“定位”与自身永远联系在了一起。
但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的“定位”理论,诞生于PC时代。而这十年间,营销学最大的变化就出现在传播上。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播手段日益碎片化,传播内容的时效性越来越短,营销环境越来越多元,消费者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强。“定位”依然是营销学基本理論之一,但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冲突》一书,就是直面这种挑战的有益尝试,是本土营销理论的重大突破。
现实往往有“定”无“位”
1981年,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左脑被称为“理性脑”,主要处理文字和数据等抽象信息;右脑被称为“感性脑”,主要处理声音和图像等具体信息。
以此为基点,叶茂中初步构建起《冲突》理论大厦。他所定义的冲突,就是指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力量或性质(如观念、利益、意志)的互相干扰。比如:家庭和事业、爱情和金钱、上班和娱乐、美食和肥胖等等。
叶茂中认为,人有左脑和右脑,心有感性和理性,冲突无法避免。随着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左右脑的冲突日益激烈、永不停止。一旦冲突开始升级,产品和品牌就无法把消费者心智固定在一个点上,必须伴随消费者的冲突而不断升级,致使定位只能是“定”而无“位”。
这一现象,可以用梅拉比安沟通模型来解释,即著名的“7-55-38原则”。它是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艾伯特·梅拉比安十年研究的心血结晶。简单来说,就是有效的沟通技巧应该包含三大要素:肢体语言、声调和说话内容,沟通=内容(7%)+表情肢体语言(55%)+语气语调(38%)。
作为一种媒体工具,互联网带来的传播变化可以直接套用梅拉比安公式:营销=定位(7%)+内容(55%,包括实质和形式)+传播渠道(38%)。举例而言,王老吉“凉茶领导者”就是定位,如何证明它是“领导者”?要靠内容(怕上火、红罐、各种医学佐证等等),而各种推广就是渠道。再比如,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是定位,赛制、导师等是内容,浙江卫视及其他互联网平台是渠道;小米手机“为发烧而生”是定位,跑分、口碑、新媒体等是内容,商城、社区、小米之家等就是渠道。
实践中的营销预算分配,也跟这个公式大体吻合,某一方面过多或过少都会有些问题。公式中的55%和38%,初期会围绕那7%去印证,但后期往往会倒逼那7%去改变。这种倒逼“7%”现象,就是“冲突”,就是“现实往往是有‘定而无‘位”,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尤其明显。
洞察需求背后的“冲突”
因此,叶茂中将解决消费者冲突的方案划分成两个维度:一是从纵向给出更好、更极致的方案,因为纵向市场的特点是越来越小、越来越尖(即市场细分);二是从横向给出更新、更意料之外的解决方案,因为横向市场的特点是越来越广、越来越新。
这种纵、横的分类,其实就是企业的两个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纵向是聚焦、定位、专业化;横向是跨界、多元、破坏性创新。从战略上看,“纵向”就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即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聚焦战略;所讲的“横向”,则是蓝海战略、平台战略和爆品战略。
这种纵向和横向的区别,早就被管理和营销领域的专家涉及。如德鲁克著名的“向内看”和“向外看”、艾·里斯的名著《董事会里的战争——企业管理层的25个营销误区》。但前辈大师们往往都在强调两者“异”的一面,叶茂中则注意到了“异”后面的“同”,并通过“冲突”这一概念将其平衡。
“营销学之父”菲利浦·科特勒曾说过,市场细分与定位策略的不断应用,最终会导致市场的饱和与极度细分——典型如持续多年的关于“多元化”和“专业化”之间优劣的争论。而且讽刺的是:虽然“定位”在理论上强调实事求是,但在行动上却是宿命论最强的学派,因为它有很强的幸存者偏差,其所有规定都让人们相信,在一组既定的前提条件下,必定存在一個最佳的通用战略,若没有找到这个最佳通用战略,那就是你自己的错了。
但事实上,战略是一个不断摸索、迭代优化的过程,尤其是在不确定性高的环境下。在最著名的一些商战中,企业并不是通过已有的知识正确地做事,而是通过打破既定的模式,首先建立一个范畴来获胜的,典型如阿里巴巴的余额宝、腾讯的微信红包。
通过“冲突”这一概念,叶茂中将以往对立的两套理论体系整合了起来,强调因时而变,在不断升级进化中达到动态平衡。他强调,一切的营销都需要回到根本——洞察需求,洞察其背后的冲突所在。
因为,“产品解决短期冲突,品牌解决长期冲突”、“启程的是产品,抵达的是品牌”、“产品是用来与消费者交换的,品牌是用来与消费者沟通的”。这既遏制住了管理派的“产品万能论”,又避免了营销派的“营销短视症”,同时揭示出发现、解决和制造冲突是一个永不止步的过程。
遗憾的是时代自觉性差
在我看来,《冲突》是一本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书。
叶茂中提出了一个不弱于“定位”的原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方法论,同时提供了大量扎实的本土案例实践。但与《定位》等经典著作相比,《冲突》的缺陷非常明显。
从古希腊到康德,西方知识传统主要分为这样几个类别:第一类是“物理世界”的知识,第二类是“心理世界”的知识,第三类是“过去世界”的知识。《冲突》的理论大厦,似乎也有意识地从物理、心理和历史三个层面构建。左右脑的分工像是“心理世界”,通篇也讲了很多“过去世界”的看法和案例,但对“物理世界”特别是新技术带来的冲击方面,以及三个世界的整合方面,仍有学科基础薄弱、理论体系简陋粗糙之感。
更大的遗憾是,《冲突》对时代感知的自觉性不足。《定位》的诞生,是里斯、特劳特集自身为IBM、DEC等大型公司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的心血和智慧结晶,是传播从供给不足到全面过剩的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冲突》背后的时代巨变,与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冲突》对时代背景变化的强调和捕捉存在着明显不足。
《定位》诞生于PC时代,当时的美国是全球经济无可置疑的领军者。现在则是网络时代,中美隐隐有双峰并立之势(至少在互联网领域如此)。但《冲突》所选用的案例更偏传统营销,对新兴的中国互联网科技型公司仍然关注不够、理解不深,典型如对小米的理解。
老兵永远不死,同道仍需努力
八年前,特劳特先生跟我讲过一段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他们认为我是一个老家伙了,我也不知道现在该怎么让年轻的商界人士听我讲话。但是,我是一个愤世嫉俗的天主教徒,我的人生很像西部片里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他走到一个小镇,杀死一批坏人,我走入一家公司,杀死一批错误的理念。但是世界并没有改变,他离开小镇后,坏人又会出现,我离开公司后,错误的理念又会东山再起。”
当时我并没有完全听懂,但现在开始慢慢懂了。他说:“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很难,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并不难,真正难的是把这个方案推销出去,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经验教训。”
菲茨杰拉德有句名言:“一流知识分子的标准,就是能够在头脑中同时持有两个相反的想法,还依然能够正常地思考。” 比起“整合营销”“内容营销”“娱乐营销”等大而无当的“正确的废话”,《冲突》是真正重要的、原创的、本土的营销概念,有着广泛深远的理论发展空间和实践指导意义。如果它能像“公司的概念”“波特五力模型”“定位”等概念一样,成为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常识”,就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特劳特先生所说的“改变固有思维”难题,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正常思考工具”。
做到这一点,需要中国优秀营销人的集体探索,需要实践、时间和长期不懈的努力。一个时代必有其标志性思想的诞生,一段历史必有一批灵魂人物担纲,彼得·德鲁克如此,迈克尔·波特如此,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如此,中国的思想者也必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