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共青科技职业学院
关键字: 网络技术 TCP/IP 教学技巧
计算机网络技术其实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就是指它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今天的知识相对于明天,它也许就成了陈旧的课程。因为科技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内容时时都在变化,因此,较之其它课程教学更具有时代性与挑战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在专业中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人案上;其次计算机网络技术培养出的人才就业所从事的工作上,让他们学有所用;最后,要让学生深知网络技术是本专业的基本理论课和基本技能,没有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作为铺垫无法实现其他课程的学习任务,比如服务器配置与调试课程。故学习好网络技术对以后的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运行监控等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包括计算机和网络两部分,学好计算机网络技术首先要熟知计算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这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取代人脑的使用工具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它最早由裸机发展到现在的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网络离不开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支持的同时又通过TCP/IP将全球各地的不同位置的计算机系统及其他外部网络通过通信介质相到联接到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假设现在你在工作中没有网络会是怎样的情景;学习中现在有网络教学,互动课堂等;生活中有网络购物、网络电视等,在互联网的时代网络技术更加体现出他的不可代替性。
课堂教学中教学技巧很多,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见解,就我课堂举个例子来描述,将抽象知识点按循序渐进有不知到熟知图文并茂的传授。
一位教师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中,讲授的内容是“网络传输协议”。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学生还是一张白纸。如何能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老师对知识的烂熟于心,对教学的应付自如,是关键之所在。上课伊始,教师在简要介绍之后,向学生显示 OSI(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参考模型。所讲述的“OSI”参考模型的各层功能及其作用,都不是讲课的重点,只是一种蓄势,为下面重点讲解内容打下基础。这一节课老师讲授的重点是网络传输协议,即ICP/IP协议。这是因为OSI参考模型是理论层面的,而ICP/IP协议才是运用于实践的。毫无疑问,对于学生来说,是完全应该掌握的重点。于是教师对学生作TCP/IP协议简介。
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是工业界标准的协议组,为跨越局域网和广域网环境的大规模互联网络设计;TCP/IP标准是在一系列标准的集合。以RFC (Request For Comments)的文档中发布的。RFC是描述TCP/IP和因特网内部工作的一系列报告、协议的提议以及协议标准 (事实标准);是Internet的基本(核心)协议。是目前网络互联广为使用的实用型协议。
接着,教师引出下表对TCP/IP协议的组件作具体说明:
是表简单明了,指出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在层次上的异同。而在这四个分层中,教师指出,“应用层”与“传输层”又是要掌握的重点。
应用层:定义TCP/IP应用协议以及主机程序与要使用网络的传输层服务之间的接口,用来支持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和网络管理等其他应用程序的协议;Telnet(远程登录)---远程控制
FTP(文件传输协议)---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浏览网页Web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发送电子邮件E-mail
P0P3 (邮局协议3 )--接收电子邮件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管理网络
传输层:提供主机之间的通信会话管理,定义了传输数据时的服务级别和连接状态,提供面向连接(connection-oriented)的可靠服务和无连接的(Connectionless )不可靠的传输务。
在TCP/IP协议组件中,有两个互不相同的传输协议:面向连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和无连接的--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教师对各层作了讲解,尤其是应用层和传输层,学生完全了解之后教师列出下表,讲解TCP面向连接的服务过程:
一节课的完整内容也就完整地给学生讲解完毕。而学生的反应则是一种掌握的满意,应该说这是一堂成功的课。
反诸本课教学内容,应是基础的、基本的知识,用任课老师自己的话说,这是计算机技术的A、B、C,这是事实。这样的知识内容,对于任何一个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老师来说,都应是成竹于胸的,但了解熟悉不一定就能上好课,还有着教法的关键问题。知之而不善教,学生仍是不知,只有知之而善教,学生才与老师一样从不知到知之。为什么有的老师的讲课就倍受学生欢迎呢?就因为其不仅知之,而且善为教之。
教好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需要用心研究,不仅在理论知识上还要穿插课外的知识。《孟子.尽心下》对教师的教学以及语言技巧曾提出过这样的要求:“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意思是说,语言浅近而蕴意深远,是善于讲授的教师,所执守得方法简约而施受给学生的广博的知识是善于启发引导。“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纯理性的基础课程,抽象的术语,陌生的符号,难以理解的意义内涵,无不影响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老师上课,一定是用通俗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以形象出之。比如,对新生讲“网络协议三要素”中“时序”概念时,在对概念进行必要诠释之后,便举例说:我问同学们现在几点了?你们如有反映,看一下手表,回答说:9点了。如果没有反映,要么是你冷漠,不愿回答;要么是聋哑人,不能回答。比喻形象,把这个概念内涵要领作很好的说明。在这个基础上,自然引出新的话题:“目前最成功的,广泛使用的是TCP/IP协议。”承上启下,过渡自然。与之同时,教师又能考虑到该课程的实践性,在讲到每一个具体操作程序时,教师马上要在电脑上进行具体操作,而操作的任务设想,又多以学院校园网络和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况说明之,让学生看得到且想得到,做得出,加上教师操作娴熟,视频上简单明确,形象真切,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