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移民群体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研究

2018-09-21 10:53关佳祺
现代交际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全球化

关佳祺

摘要: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地球已经成为“地球村”,频繁的流动使得移民群体不断壮大。本文从文化全球化的角度出发,探析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口跨国间的流动带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时空交流,考察由移民群体所带来的文化认同问题,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下通过文化自觉实现多元文化共存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全球化 文化认同 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207-02

全球化开始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期间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今天的世界已经完全实现了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全球化开始于经济扩张与殖民统治,世界上的各个角落的国家渐次卷入这一进程之中,最终形成了一种全球性的世界经济体系。在全球化过程中,技术的发展不可忽视。“只有到了20世纪末,以信息与通信科技提供的新基础设施为根基,以及在政府和国际机构所执行的解除管制与专业化政策的协助下,世界经济才真正成为全球性的”[1],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信息资讯发达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不同空间的人联系更加紧密,流动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人口的跨国间流动更加频繁,出现了大量的移民人群。这些是引发人类关注全球化及其相关现象的本质问题。这些问题最终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呢?

一、移民与文化随迁

在文化全球化的研究中,往往有一种共识,即文化是从中心向边缘扩散,即文化从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地区扩散。但是这种文化的流动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有一种全球化形式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形式都更为普遍,它就是人的迁移”[2],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今天,已经成为普遍的移民接受国,历史中被殖民的居民在选择移民进入这些发达国家的同时,也将他们一些固有的文化与传统带入了西方世界,从而使得西方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日益多元。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作文化随迁。文化随迁指的是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衍生现象,即伴随劳动力迁移而发生的以劳动者所习惯的本土饮食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文化携带现象。[3]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西欧美国等受到移民群体欢迎的中心世界的社会与文化也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全球化下的国际分工和区域分工带来了必不可少的双向文化交流,发达地区既向非中心地带输出他们的产品、文化、技术以及价值观,也不得不接收来自非中心地带的文化和某些价值观,而这种文化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通过这种人口移民过程中的文化随迁实现的。这种文化随迁现象实质上就是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一种文化输出,也可以被视作一种文化交流形式。虽然这种交流从目前来看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的双向文化交流包含的并不是一种文化是否会被另一种文化取代的问题,而是透露出在文化交流异常频繁的今天,人们是否可以接受多元的、混合的新生文化,如何维持文化多样性以及在跨文化盛行的今天,人们如何面对文化的问题。

二、文化认同与文明冲突

全球化带来的跨国移民浪潮使得大量移民在移入地区形成了来自“家乡”的小群体,生活在这种具有浓厚母国文化特色小社区之中的移民群体对原有文化仍然有一种强烈的认同,这种文化认同是一种自身的主观定位,是一种归属情感,对一个群体的认同意味着对另一个群体的排斥,这种对母文化认同感越强烈,他们就越会深陷小群体无法自拔,难以融入到移入国家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之中,同时,移入地的原著居民们由于自己本来存在的文化认同而天然排斥新的移民群体,这样整个社会的文化认同就无法被建构,这时候的文化认同就相当于“区隔”“种族主义”的代名词。

通常来讲,人们通过某些相同的特征和物质资源对特定的人群进行肯定,这就是一种认同建构的过程。人们通过文化交流带来的理解和取向才能获得对自身身份的肯定,这种文化和身份的认同通过培育共同的价值观、社会属性或者后天的资源来获得。“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查询平台来揭露集体和个人身份,同时也揭示了相应的价值观和资源”[4],只有社会交往才能促进移民群体对新文化的认同。但是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移民群体在新的环境下与原著居民的社会交往由于各种原因受到区隔,并不能顺利地与所面对的新文化建立起正常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发挥了负面作用。由于社会交往的障碍和母文化认同建构的深入,反而会导致全社会价值观的分歧和资源分配不均,形成文化分層,最终导致文明的冲突。在今天,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潮流,文化认同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吗?文化认同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冲突真的不可调和吗?

三、用文化自觉促进文化发展

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教养,因此,文化曾经是以博厄斯为代表的美国人类学家对抗种族主义的武器。博厄斯提出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来反抗20世纪上半叶的生物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主张,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应当抛弃种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人们不能用自己的单一价值观念来评断多样的、多元的文化,任何文化都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全球化使世界不同的国家和文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势必伴随着多种文明的交流、碰撞甚至是冲突与融合。

在移民普遍化的当今社会,实质上并不存在激进主义者认为的西方文化殖民民族国家文化的威胁,文化的变迁与文化多样化的过程是完全正常的现象。移民群体,包括被迫移民的难民群体在内,都有一种意识,传统的孤立的社会已经不再存在,现在的世界是一种开放的、不同于以往的多元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世界与不同生命个体的不同理解与尊重,这种理解需要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是真正全球的文化。在这样的一个全球化世界里,任何形式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以及极端主义都会给人类带来紧张和威胁,甚至招致反抗,形成潜在的危机与冲突。面对全球化带来的这种潜在的文化危机与冲突的可能性,无论是处于其中的人还是民族国家都要有一种理解与包容的应对之道。

费孝通针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处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在生活各方面起的作用,也就是它们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其发展的方向,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但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面他化”[5],文化自觉对于处在两种文化中间,最直接接触多元文化的移民群体的文化认同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个充满多样性的移民社会中,把我们共同居住的地球当作一个人类共同生活的社区,是文化自觉的一个大前提。摒弃相互间的猜忌是走向理解的第一步,理解后便可以尊重,承认不同才能明白自我,不要惧怕不同带来的新变化,这是建立对他者的理解和宽容态度的基石。实际上,对于移民群体来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且漫长的过程:首先要本民族一定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决定取舍;其次要想适应社会,移民群体还必须理解与尊重日常所接触的新的文化。经过这种文化自觉之后,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与社会才能在互相融合中形成一个具有广泛共识的基本秩序,最终形成一种各种文化和平共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四、结语

全球化的浪潮滚滚来袭,反全球化的力量蠢蠢欲动。面对纷繁复杂的全球社会,面对多元开放的全球文化,费孝通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正是我们日益多元的社会所必需的。全球化浪潮下的移民群体并不是冲突的催化剂,也可以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处理好移民群体文化与原著居民文化之间的关系,势必会促进一个更加多元开放、理解包容的全球社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杨雪冬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王宁.流动的消费本土性——劳动力迁移中的文化随迁[J].山东社会科学,2015(10).

[4]林南.关系理性和交易理性:东西方身份对比[A]. 何成洲.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王俊义.一位世纪学人的文化情怀——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论解读[J].学术研究,2003(7).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全球化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