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2018-09-21 10:53纪舒洋
现代交际 2018年12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

纪舒洋

摘要:“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具有专业性的理论课程,建设好该门课程可以为研究生学习和掌握研究各门基础科学提供科学方法上的帮助。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教育应准确把握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性质以及课程目的,结合方法论的五大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 12-0131-02

一、对课程性质和课程目的准确把握的必要性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课程性质在于它具有的明确的政治性。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各高校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该门课程后可以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是运用何种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形成理论思维,并在社会科学以及其他基础科学的研究过程中主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为理论基础。在这个意义上,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是未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力量,因此做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和”,以下将着重介绍五大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应用

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组成的,社会科学研究更不能离开实践。如果要确立社会科学方法可靠的基础,就要将人的实践活动放在社会的认识之上。

首先,研究理论需要立足实践。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关注社会的需要、反映人民的愿望。社会科学研究要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够被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往往代表社会的真实声音,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不存在任何一种理论可以离开问题而存在。其次,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科学理论的得出实质上是对实践经验进行的概括和总结,理论不仅来源于实践更会超越实践。最后,在实践的总结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1]

因此,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绝对不能教条主义,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直面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对热点问题的研究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给予科学的回答,从而帮助研究生灵活运用理论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

(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应用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在社会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历史演变、优化等一系列唯物又辩证的方法论原则,揭示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指明方向。

首先,系统研究方法是对系统科学的哲学思考,是辩证思维方式在新时代的脉搏,是解决繁杂的系统问题的科学方法。其次,明确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社会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主体性和开放性五大重要原则进行重点研究。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方法“本身就是对象的内在原则和灵魂”。[2]

因此,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针对每一位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更有效的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三)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应用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3]社会矛盾研究方法要全面把握矛盾的两大特性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重视和研究社会矛盾。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矛盾无处不在,但是没有矛盾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是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中的收入分配理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若想取得显著成效就要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且培养学生在抓住问题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准确找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质量守恒规律的指导下把握好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四)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的应用

马克思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4]世间任何事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一个过程,会随着时间慢慢从发生开始,中间千变万化,发展成为一定的形态,最后慢慢消亡。任何事物都是从无—有—无的过程,任何一个事物都不可能作为例外而永恒地存在。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的基本思想,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和把握:第一,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是一个发展过程。第二,坚持社会历史过程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对于正确了解社会历史过程中各个不同阶段的联系,实事求是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各种阶级的社会过程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三,社会历史过程是前进性发展和曲折性上升。事物的发展过程并不都是连续的,还有一定的间断和飞跃,正因为这样事物才会有前进和上升。[3]因此,应加强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解决学生在观察社会历史时在过程方法论上的质疑和不解是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五)社會主体研究方法的应用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是指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如何研究社会主体,以及通过研究社会主体去研究社会的方法。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4]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自古以来我国奉行的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体的传统文化的体现,我党必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不忘初心不断朝着更加美好的生活目标而努力奋斗。

因此,在研究生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教育过程中,应牢牢把握人民的主体地位,确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三、新时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導意义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形成了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去5年,我国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分不开的,与习近平同志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正因为正确的领导走上正确的道路,十八大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党更是要继续深入贯彻五位一体总布局,高举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继续创造辉煌中国的震惊世界的神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4]新时代,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加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念教育,为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换代,更有利于学生自觉接受教育理念,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民族意识,更有利于学生传播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教育自信和方法自信。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批判性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科学成果,开启了人类社会科学的新时代。并且作为指导正确处理一系列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的理论方法,为各门自然基础科学的研究提供基本遵循的准则、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道路,并且能够在各门自然基础科学的研究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生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实事求是地结合学生研究能力和教学实际,采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促进学生在研究意识上的提升,进而提高研究成效。

参考文献:

[1]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4.

[2]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37.

[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构建
论西方哲学方法论之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意义
社会科学总论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