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李雯君 朱琳
摘 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关键来源,企业作为国家税收的主要提供者,国家财政收入政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在国地税分设时,各税务局对企业纳税管理的标准和宽严程度不一,并产生了纳税成本高、办税繁杂、机构职责混淆、执法不够统一等问题;并且自2016年5月起,“营改增”在国内全面推行使得营业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意味着地方税征收范围大大缩减,而地税机构的工作量也相应大幅下降,这是国地税合并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国地税合并是国家进行税收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会给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分析国地税合并这一改革措施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并据此给企业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国地税合并;企业;税收管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4.038
1 引言
1994年之前,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下滑,不得不依靠地方财政收入的上缴平衡财政收支。为了保障中央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1994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将所有税收按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虽然分税制为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纳税成本高、办税繁杂、机构职责混淆、执法不够统一。并且自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正式在国内施行意味着原来以营业税为主的地方税已经转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并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国地税合并提供了技术支持。由此,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本次大会第一项议程表决通过关于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该改革方案指出,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
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此次国地税合并,意味着我国税务机构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再度出现“大一统”局面。
据此,本文主要浅析国地税合并在税收征管系统信息化水平、纳税申报流程简化、税务机构人员优化配置等方面给企业带来的外部影响,以及在企业内部财务核算、纳税筹划和税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部影响。并依此提出有助于企业良性发展的建议。
2 国地税合并对企业的影响
2.1 外部影响
2.1.1 税收征管系统信息化水平
国地税分设注重的是中央和地方税收归属的问题。虽然随着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央地方财政混库和地方挤占中央财政收入的问题已经能够利用科技解决,税收收入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按财政层级、分比例入库。但国地税各自为政,在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税收征管标准。各地区的税收征管系统信息化水平千差万别,对于跨地区的信息协调工作则有些不便。而国地税合并后,同一系统标准、同一信息化水平的税收智能化管理体系能够提高税收征管机构的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同时税收事项流程大幅简化。通过税收智能化管理体系,企业纳税人变化和分布等数据都能实时统计监测。税收征管机构应用企业纳税、减免退税、欠税等征管综合信息,加强税收执法力度可以减少企业的违规行为,规范企业纳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提升公司的价值和治理水平,使企业在合法纳税的阳光下前行。
2.1.2 纳税申报流程简化
“纳税成本”是指企业作为税负承担者,在履行对其对政府的纳税义务时所付出的必要支出和隐形支出。其中必要支出主要为实体成本即企业为履行税收义务而实际付出上缴的税款,隐形支出则是遵从成本即企业为了上缴税款而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与其履行纳税义务相关的费用,包括企业所作的纳税筹划、在履行义务期间发生的管理费用如发票、收据、专业人员的工资以及所耗用的时间成本等。
国地税分设在税收征管权上划分不明晰,导致了多重征管权交叉。企业为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各类应税劳务混合销售的税款以及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奔波于国税、地税两个机构之间,需要进行两套税务登记、备有两套账簿,向国税、地税重复报送涉税资料,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曾经在技术障碍的条件下,由于国地税的信息系统不兼容、信息通常不能共享以及沟通协调不畅,企业需要接受两个机构重复的税务稽查,导致关联的问题不能同时处理,增加了企业负担。但这一现象在国地税合并将得到改善。
国地税合并有利于解决国税、地税不同的征税系统和执法标准导致的税收征管资源浪费问题。通过整合资源,同一税务机构实行同一套标准、共享信息能有效提升稅收征管能力,且合并后税务机构共享企业大数据,分析经济走向、政策效应,能够为企业税收谋福利。各税通查,所有税收业务,企业只用在一个机构就能办理,降低了企业的纳税成本。这对税务机构和企业之间税收和谐关系的建立以及企业税收遵从度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且能够使企业在纳税过程中更加明确其职能与目标。
2.1.3 税务机构人员优化配置
国地税合并后,税务机构将对原国地税两局人员进行优化的配置,税管员的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利用优化的税管人力资源对企业进行个性化纳税服务,畅通税企沟通渠道,有利于最大限度提高服务质效。从企业需求角度出发,税务机构有针对性地为企业量身打造其所需要的服务产品,降低企业遵从成本;从企业关注的问题出发,税务机构按需制定复杂事项解决方案,必要时可以建立企业服务专家团队和行业工作小组,化解企业关心关注的疑难涉税问题,帮助企业消除税务风险,使企业能够健康、良性的发展。
2.2 内部影响
2.2.1 企业财务核算与纳税筹划
国地税分设时,由于国地税之间征管力度及采集企业纳税人信息存在人为差异,税收征管制度有一定漏洞,这使得某些企业可利用此差异和漏洞进行违偷漏税。但国地税合并后,税务人员将对税源管理情况加强监督,仔细地稽查企业税收的合规性并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例如,综合分析企业的生产和财务信息,检查企业有无账外支出、收入不入账等问题;通过测算企业相关加价率、进销数量测算适量的销售额度,确定合理的成本费用支出等。这必定会减少偷漏税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压缩企业纳税筹划空间,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税收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做好账务处理,强化财务核算,提供更加准确完整的核算信息;有效运用纳税筹划,选择最优纳税方案,有序地组织资金资源的配置,促进企业与国家长期利益的增长。
2.2.2 企业税收风险管理
税收风险管理是企业依法纳税的基本前提,也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必要基础。国地税合并,使得企业信息数据增加,更多税收征管人员介入,日常监管力度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企业的正常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也给企业的税务管理带来一些风险。因此,企业的税收管理也要随之变化,科学的税收风险管理成为必要。
3 建议与启示
3.1 会计核算智能化与税务征管网络化相对应
在国地税分设时实行的“互联网+税务”行动将传统税务与互联网平台结合,赋予企业较多的纳税自由空间,但税务征管标准不统一,使“互联网+税务”具有信息交流的局限。国地税合并后,“互联网+税务”信息交流的局限被打破,并且随着会计核算智能化的发展,企业可将会计核算系统与税务征管网络系统无缝对接,快捷获取税务会计信息,使纳税调整更有弹性,制定有利于企业经营决策,使管理模式更为敏捷,从而产生企业效益。
3.2 积极沟通,维护合法权益
由国税和地税的两套标准而产生的税务争议,在国地税合并真正落实后,税务机构执法口径统一,企业应该与税务机构做好沟通解释,结合企业实际账务处理情况,充分考虑内外部因素,确保税收政策落实到位,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在国地税合并的大变化下,必然引起企业涉税事务的变化,因此企业要想获得稳健的发展,必须修改和完善税务管理工作,并与税务机构积极沟通,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地税合并带来的益处。
3.3 加强涉税风险管理,照章纳税
企业的涉税风险,通常是指纳税人未依法纳税带来的风险以及未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或者涉税风险规避失败导致企业在經济、人力、企业声誉等方面受损的情况。
国地税的合并、税收征管体系的信息化势必会加强对企业税收的监管,因此,企业首先应提高税收风险意识,把涉税风险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规范企业的生产经验行为。此外,企业应强化税收风险管控体系,包括收集税收风险的初始信息、确定税收风险管理的关键点、识别和评估税收风险、提出并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应对方案等,这要求企业明确其所面对的内部税收风险和外部税收风险,并在管控过程中预防税收风险发生的可能。
3.4 将涉税风险管理纳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应将涉税风险管理融入风险管理体系中,其核心要做到预见性、全方位和针对性。预见性要求企业将涉税风险管理环节上移,从做出决策开始,就应以依法纳税为基础,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考虑到后面业务将涉及到的纳税环节和相应的纳税成本,并使决策部门和业务部门也承担起涉税风险管理的责任;全方位要求“业税融合”,即财税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业务部门无缝对接,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实现全员、全过程的管控;针对性,则是基于风险评估确定的风险点,制定管控措施并在相应环节实施。
在涉税风险管理过程中,应更加科学明晰的对管控过程的权责进行安排企,并辅以配套的监督激励机制以及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并使得纵向横向的沟通关系都将趋于规范化、制度化,这样的管理规范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会有效的抑制和改善导致税务风险的内部因素,降低企业固有的税务风险,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重要保证。
3.5 合法筹划,积极做到税收创效
在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及时根据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纳税筹划方案,合法合理地纳税,尽量最大努力遵守税收法律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纳税风险,使企业平稳健康的发展,建立和谐税收征纳关系,达到企业与国家双赢。同时随着国地税合并,纳税部门服务力度加强,税收优惠政策落地障碍将无限趋近于零,办事容易了,企业就更要做好事前筹划,合法筹划,充分享受优惠,做好税收创效。
4 结语
总之,企业纳税人应顺应税务机构的改革,规范和加强企业的纳税流程,制定详细的税收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纳税业务的操作不出现问题,一切工作有法可依,保障自身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德祥.国地税合并问题初探[J].全国商情,2009,(17).
[2]刘静怡,陈泰旭.国地税合并研究[J].特区经济,2013,(01).
[3]袁红兵.企业税收遵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公司治理的视角[J].特区经济,2012,(10).
[4]于红梅.浅析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时代金融,2014,(30).
[5]蔡恩泽.国地税合并的深远意义[N].中国审计报,2018-3-26(5).
[6]金鑫.中国税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