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
摘要: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新西兰英语的发音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和新西兰特有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剖析和探索。旨在归纳出新西兰英语特点及其内在的主要文化因素,为英语学习者和研究者们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新西兰英语 毛利语 毛利文化 新西兰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035-02
新西兰通用英语因其历史、移民和部落文化等原因,产生出有别于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和澳洲英语的发音和词汇特征。
一、影响新西兰英语发音的主要因素
1.澳洲英语的影响
新西兰曾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一部分,悉尼是该州首府;1915年4月25日在土耳其加利波利半岛登陆作战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陆军官兵,后来扩充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的所有士兵被统称为澳新军团(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s,ANZAC),此后每年的4月25日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法定的澳新军团日。时至今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国会大厦一侧还有澳新军团纪念馆。正是由于地理位置和军事同盟的关系以及互通免签等政策,使得很多人误以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同一个国家。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澳洲英语在很多方面都对新西兰英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新西兰英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澳洲英语的发音习惯,如,time,like,nice,fly, bright中的双元音“ai”的发音都变成了“oi”。在内陆和乡下地区,一些中老年男性都会有这种独特的鼻音。在词汇上,新西兰英语与澳洲英语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如,澳洲人称自己为“Aussi”;新西兰人称自己为“Kiwi”。两个词汇分别来自澳洲土著语和毛利语,澳洲人和新西兰人都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杜撰和缩略一些日常词汇,使得这些词汇具有了鲜明的国家和民族特色。如,用“ute”代替“car”,“have a good day!”略称为“have a G day!”等等。
2.英国南部地区和苏格兰地区英语的影响
1840年,新西兰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在接下来的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新西兰的人口基本以英伦三岛的移民(包括苏格兰和爱尔兰)为主,所以语音方面,词汇方面受英国英语影响也很明显。
(1)新西兰英语和英国英语、澳洲英语一样是非儿化音。也就是说,很多以字母r结尾的单词都不用发音,如,number, remember, flower, car, etc。这也是最容易与北美英语区别开来的特征之一。
(2)新西兰英语和英国英语一样,有“trap-bath”音的区分。也就是/a:/,/?/两个单元音的区分,如,plant, dance 发/a:/;cat, trap, man等还是发/?/。这个特征和美国英语甚至是澳洲英语还是不同的,他们基本以/?/为主,但是澳大利亚的南澳,他们还是区分/a:/和/?/的。所以,有時候澳大利亚人认为澳洲的阿德莱德口音与新西兰口音很相似。
二、新西兰英语词汇特点
1.毛利语对新西兰英语的影响
毛利语作为新西兰的官方用语之一,对新西兰英语的构成、使用和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上个世纪末,吉林师范大学外语系的景教授专门做了为期近5年的新西兰文化和毛利语留存状况的研究,为国内学者了解这个土著民族,保护毛利文化和语言提供了研究和参考的依据。如,有一段时间流行Kia ora(你好),这是最典型的毛利语;此外,在新西兰,当地特有的动植物名称都是以毛利语为主。Kiwi(新西兰国鸟,新西兰人也喜欢以Kiwi自居),还有数不清的地名,如,Porirua, Wanganui等,都是毛利语。
2.新西兰式英语
(1)sweet表示的是“甜的”,在新西兰英语中代替了nice, better or good.Eg. She really is a sweet girl!(2)“Wait or wait a moment”表示等一等,而新西兰日常口语中用“hang on!”。(3)“Here you are!” 我们都不陌生,一开始学习英语的人都知道它表示给“你!”,而在新西兰,很多年轻人都说成“Here you go!”。(4)“Catch you later!”代替了“See you later!”。(5)新西兰的年轻人和儿童说起Yep和Na时,指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Yes和No.
新西兰人创造了自己的词汇,丰富了英语的词汇。与保守的英式英语相比较,新西兰英语显得较为随意。发音差异形成了交际的障碍。在交际中,时常会发生种种有趣的现象。新西兰人习惯将/e/发成/i/,例如,ten说成tin;egg说成igg。新西兰人说火腿“ham”,英国人会听成褶边“hem”;新西兰人说牛“cattle”,英国人会听成水壶“kettle”;新西兰人到商店买一支钢笔“pen”,售货员很可能给他一枚别针“pin”。
三、新西兰独特的文化
1.融合文化
新西兰的文化历史十分丰富,部分植根于大量的故事,部分来源于民间和部落传说。对新西兰历史的了解可追溯到波利尼西亚时期的传统(远早于第一位欧洲殖民者抵达新西兰的时间)。 再以Kiwi为例,除了用来称呼奇异鸟,这个词还用来称呼新西兰人,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当年新西兰士兵的绰号。在国际货币市场上,新西兰元也常被称为“奇异”,因为钱币一面上面有只奇异鸟。而最著名的“奇异”指的是美味的奇异果,奇异果原产于中国,移植到新西兰时被称为“中国醋粟”,新西兰果农在大量出口这种水果时,为它取名为奇异果,现已闻名全世界。
2.毛利文化
新西兰400万人口中约15%是毛利后裔,或是属于某个部落。1907年新西兰独立后,民族权利受到尊重,人口逐渐回升。原始毛利人华卡帕帕(whakapapa,系谱图)可追溯到乘着瓦卡(waka,独木舟)横渡辽阔的太平洋而来的祖先。毛利人有着丰富而又活泼的文化,保留了长久以来人类的精神和自然世界的连结。现在,即使一些毛利人离开了原始部落,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依然继承着毛利的传统文化。毛利人极其重视他们的传家宝物,也创造并流传着许多相关的神话传说,如森林之神和大海之神等。通过传统舞蹈歌曲流传至今,成为今日毛利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怀唐伊条约》的签订,保护了毛利人的土地及其他资源的所有权利,使得这种特有的民族文化得以留存,成为现在新西兰的一大文化和旅游特色。
毛利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也濒临失传,由于许多部族的老者仅仅靠口头叙述一些传说、故事,具体的文字很多已经无从考证。对毛利语的收集和考证有时也成为一个难题。所以,现在很多语言学家和学者都在从事保护毛利文化和文学的事业。上个世纪末,吉林师范大学的景体渭教授曾在新西兰进行了为期约5年的研究,收集整理了很多流于民间,没有文字的文学作品和故事传说。为我国学者熟悉新西兰英语,走进新西兰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新西兰,毛利文化如毛利语一样无处不在,渗透入日常生活之中。如,毛利人有一种独特的舞蹈,被称为“哈卡”(haka),这种舞蹈来源于古毛利土著武士的战舞,男女舞蹈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新西兰国家橄榄球队在每次开场比赛前,总是集体表演这种舞蹈,用以鼓舞士气。新西兰的艺术与文化是几大种族的融合,产生了结合毛利人、欧洲人、亚洲人和大洋洲人的不同的文化气质。在新西兰最有价值的绘画中,有一些是由查尔斯·高第(Charles Goldie)于19世纪所画的毛利人的画像。有许多新西兰作家将毛利文化与传说写进英文文学作品中。凯利·胡姆(Keri Hulme)以极具创意的小说“The Bone People”而获得权威的布克文学奖的肯定。也有作家结合了两种文化,创造出别具特色的新西兰文学,其中包括翠西亚·葛雷丝,艾伦·杜夫(Alan Duff)等。
新西兰英语是以英语为官方用语大家庭中具有独特文化、随意而简洁的一种语言,它融合其他,发展自己;新西兰文化中融入文化和毛利文化共存,丰富了包括文学、电影、音乐等在内的各种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1]Morgan,Sally.My Place[M].New York: Henry Holt,1988.London: Virago,1988.
[2]Blainey,Geoffrey.The Tyranny of Distance[M].Australia:Sun Books,1975.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