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淳
近年来,网络募捐迅猛发展。成本低、传播快、效率高,成为不少确需帮助的人选择网络募捐的理由。然而,在网络募捐平台,真伪信息难辨,诈捐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一次次透支着社会爱心,也对网络募捐平台监管提出挑战。
去年底,一个名为“同一天出生的你”的众筹项目刷屏朋友圈。只需要输入自己的生日信息后,就可以向与自己同一天生日的贫困儿童捐款。该募捐引发不少人参与,但很快有网友发现,一些贫困儿童的资料互相矛盾,有的生日日期不存在,有的生日有好几个。事后,经民政部门调查,此次募捐活动涉嫌违反了慈善法有关募捐信息发布的规定,被紧急叫停。
这起乌龙事件只是当下网络募捐乱象的一个缩影。知乎女神自编自演了女大学生无钱治病求捐助的戏码,骗取捐款15万元;安徽一女子谎称救人时被野狗咬伤,收到网络捐款超过80万元……近年来,网络募捐频频陷入“诈捐门”,不仅降低了民众网络募捐的热情,损害了捐赠人的利益,而且导致网络募捐的信任度降低,耽误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诈捐事件主要有两种情况,除了前面提到的募捐信息作假,再就是善款未专款专用。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河南省周口市一对夫妻以3岁女儿患疾病为由发起网络募捐,这对夫妻拿到捐款后并未及时送孩子就医,而是在当地相关部门督促下才送孩子去医院。目前,警方正在调查夫妇是否涉嫌利用女儿诈捐。追根溯源,无论是信息造假还是挪用善款,都指向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的监管失责。
在一些募捐平台,发起筹款往往只需要提供身份证或户口簿,银行卡信息,以及医院诊断证明,平台也仅仅是依据这些材料进行核实,并不会去实地走访调查,也不会过问捐款的去向。甚至有平台会专门发出声明:“求助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真实性由信息发布者负责,提示您了解详情后方可进行帮助”。这完全就是在推卸责任,募捐信息是通过筹款平台发布的,其有义务保证信息的真实性,网友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对实际情况进行核实。
去年,民政部公布了《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两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其中明确提出,“个人为解决自己或者家庭困难,提出发布求助信息时,平台应有序引导个人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組织对接,并加强审查甄别、设置救助上限、强化信息公开和使用反馈,做好风险防范提示和责任追溯。”这一规定包含两层要求,一是平台应加强审查确保信息真实,防止弄虚作假,二是平台要做好善款跟踪,监督专款专用。可以说,恰恰是募捐平台没有做到这两点,才让少数人钻了空子。
解铃换需系铃人,要想净化网络募捐,必须强化平台责任。有关部门在规范引导募捐平台加强监管的同时,更要针对把关不严的情形制定相应的追责机制,以此倒逼募捐平台当好网络慈善“守门人”,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