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编辑部
在电商发达的今天,你的生活,有一天能离开塑料吗?
身在都市,想吃澳大利亚牛排、新西兰奇异果,只需打开手机下单,就会有新鲜食材飘洋过海送进家门;看中了新款包包、衣裙,付款后等待数日,便会有快递小哥送货上门……然而,在获得昔日无法想象的便利时,由快递包装盒、塑料袋等造成的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注意。2018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署首次聚焦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发布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塑战速决”,呼吁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联合国环境署称,如不加以限制,到2050年,海洋里的塑料垃圾将比鱼类还多。
此时此刻,还有多少人记得一条已经“泛黄”的新闻:2008年6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限塑令”,从那天起,中国境内各大超市、商场开始对免费塑料袋说“不”。然而,十年过去,“限塑令”在商超、门店等行业的实施效果不一,而网购、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又给“限塑令”带来新的挑战。“限塑令”十年,限塑依然任重道远。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该通知被社会称为“限塑令”,目的在于引导、鼓励大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从而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健康持久发展。
“限塑令”推出的时候,深圳市民王珍还在大学校园读书,而今她早已为人妻为人母。在她的生活中,与塑料袋打交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
每天下午下班后,王珍不会直接回家,而是到小区附近的超市购买新鲜蔬菜、肉类,为一家人的晚餐及第二天的早餐做准备。 在超市的水果区和蔬菜区,四处可以看到连卷的透明塑料袋。就算只买几个西红柿、半斤菜心,超市工作人员也会尽职尽责地用塑料袋将它们分类装好,再称重、用价签封口。逛完超市,王珍的购物车里已有多个装着食材的塑料袋。
在将精心挑选的食物拿到买单处结账,收银员问上一句“要塑料袋吗?”时,王珍往往才发现,自己忘记将购物袋放进背包,只好花钱另外购买塑料袋。在实施“限塑令”之后,大部分大型超市均在其塑料袋上印有尺寸、规格和可回收标志,厚度也符合国家标准,并且标上相应价格供消费者购买使用。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从“限塑令”实施至2016年,全国商超塑料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近3000万吨。
虽然在超市使用塑料袋需要支付一定费用,但选择付费使用的年轻消费者仍旧不在少数。一个星期买上几次塑料袋,王珍早已习以为常。而王珍的母亲虽有携带购物袋外出购物的习惯,但事实上,她也并非和塑料袋“绝缘”,“妈妈比较看重食物的新鲜度,她一般会早起到菜市场买菜”。在菜市场这样的小型商贸市场里,摊主免费提供塑料袋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尤其是在购买带水的海鲜、带血的肉类时,市民往往还会向摊主索要多个塑料袋,摊主也会大方地满足市民需求。为方便携带,王珍的母亲总是将大小不一的塑料袋装入购物袋,再提回家中。
那完成使命的塑料袋又会何去何从?王珍说,她和家人习惯于将饭后产生的瓜果皮、鱼骨、汤渣等垃圾,装进买菜时弄湿、弄脏了的塑料袋里,直接扔进垃圾桶。未弄脏的塑料袋则会被收纳到厨房一角备用。
每日购买一个塑料袋,花费3毛钱,计算下来,王珍一年购买塑料袋的开销在100元左右。为何王珍宁可购买塑料袋,也不养成使用环保袋的好习惯?“就算不在超市购买塑料袋,家里也得另外购买垃圾袋。”王珍表示,反正都得买垃圾袋,干脆在买菜时就多买一个塑料袋装菜回家,也算是对塑料袋的二次利用了。“对于我们家来说,在使用塑料袋时首先考虑的是它的方便性,免费或者付费反而是其次的考虑。”王珍说。
2008年“限塑令”刚施行时,有媒体曾做过调查,数据显示七成消费者愿意使用环保购物袋,以此代替塑料袋。然而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塑料袋的使用量反而暴增。当快递和外卖异军突起,让都市人的生活得到更极致的便利时,塑料袋的消费格局也被大大改变。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年《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业塑料袋总使用量约147亿个。2017年11月,有媒体报道称,各大外卖平台每日产生的订单总和在2000万单左右,以每单外卖一个塑料袋计算,全年使用的外卖塑料袋就高达73亿个。
“不用塑料袋,我用什么装外卖?”一家位于深圳市福田石厦片区的汤粉店店主严先生面对这一提问时,有些无奈。入驻外卖平台后,因为物美价廉,严先生的生意蒸蒸日上,每天到了饭点,店里所有成员都忙得顾不上吃饭。在以外卖为主营业务之后,严先生的汤粉店越来越离不开这几样物品:塑料袋和一次性饭盒。每个外卖订单,都需要用到塑料袋、塑料饭盒、一次性餐具等塑料制品。
“塑料袋有很多优势,它干净防水、方便携带,更重要的是便宜,即使在超市买,价格也很低,只要几毛钱。”严先生认为,他想不到哪种材料的袋子、食品盒可以完美地代替塑料。“纸盒、纸袋不适合用来装中餐,万一汤漏了,走到半路可能洒一地。其他的可降解淀粉袋、布袋也都没法跟塑料袋比。它们不但贵,其实也没那么环保。做纸袋得砍树,破坏植被。布袋得经常洗,浪费水。”严先生说。
“我觉得‘限塑令还是产生了作用,我现在能见到一些人来买汤粉,自己带餐盒和环保袋来打包,叫我们不要用塑料袋。这样做确实很环保,不过不可能人人都能这样做。”
有业内人士认为,邮政快递、餐饮外卖等消费行业盛行而产生的新问题,主要是监管责任主体不明确,出现了部分监管盲区和薄弱环节所导致的。目前,快递对环保影响较大的是塑料包装袋和塑料胶带。据统计,2017年全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400亿件。仅2017年一年,包装快递所用的胶带总长度就可以绕地球赤道425圈,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10%,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
对此,深圳市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负责人表示,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明确提出,国家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采取措施回收快递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利用和再利用。一位快递物流行业人士分析,从物流行业趋势来看,企业推广绿色环保的循环包装箱的行为值得肯定,但在短期内,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现状很难被改变,还需行业和机构共同努力。
目前,国内的快递企业已开始行动,以实际措施推进“绿色物流”,有企业大力推广可回收的环保布袋,取代以往常用的编织袋,还有企业推出了可循环利用的“共享快递盒”。去年,京东物流联合九大品牌商共同发起“青流计划”,推出“瘦身胶带”、可降解包装袋等环保产品。京东方面预计,到2020年将减少一次性包装纸箱使用量100亿个。在供货端,实现80%商品包装耗材可回收;在用户端,实现50%以上的塑料包装使用生物降解材料制作。2018年5月底,阿里巴巴核心業务板块齐聚北京,共同宣布启动2020绿色物流计划。菜鸟网络总裁万霖表示,到2020年天猫直送业务所使用的快递袋全部升级为环保袋,淘宝和闲鱼上门取件业务所使用的环保快递袋覆盖200座城市。而苏宁易购、顺丰速运等也推出共享快递盒,快递盒可循环使用,用“封箱扣”、拉链替代胶带,保证商品安全和用户隐私。
而一些外卖平台则开始主动使用环保餐盒。2017年6月,美团外卖联合中国烹饪协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百家餐饮外卖品牌共同发起“绿色外卖行业公约”,并成立“绿色外卖联盟”。其中,推动使用安全环保可降解的绿色餐具被写入公约。“饿了么”也发布“蓝色星球”计划,推出流量奖励、积分兑换、认领荒漠公益林等方式,促使商家、消费者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为环保添一点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