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摘要: F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解决大量的人员就业问题,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但F企业在事故发生后,对安全改善措施不到位,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故要保证电子制造企业正常的安全生产活动,解决这些问题就凸现重要。本文将防错法应用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Abstract: F is the largest mobile phone production base in the world, solving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s employment problems and driving the local economic growth.But F enterprise after the accident, the inadequate safety improvement measures, safety accidents frequently occur, so the normal safety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ensure that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importan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anti - error method in enterprise security management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關键词: 防错法;安全管理;危险源
Key words: anti-error method;safety management;danger source
中图分类号:X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26-0010-02
0 引言
企业生产现场不是缺少防范措施的工具,而是缺少具有系统管理意识的人员。在进行事故预防措施设计时,只考虑根据事故的特性来采取预防措施,很少顾及作业人员方面的因素,致使预防措施总是很难起到预期的效果。防错法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不是很多,本文利用防错法来使安全预防措施充分发挥效果,避免措施不到位。
1 防错法概述
防错法也被叫做“防呆法”就是通过采取一系预防措施来防止错误行为发生或者即使产生了人为差错也能让差错显现出来的方法。它是来自日语Poka-Yoke,意为“规避疏忽错误”,是由日本的质量管理专家,丰田体系创建人新乡重夫先生首先提出来,其目的是提醒、纠正、预防人为错误。
那么放错法对待差错的十大对策有:断根原理,将可能造成差错的原因从根源上消除掉,保证绝不发生差错;保险原理,两个或两个以上动作操作必须同时或者按顺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自动原理,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机构学、化学等原理来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者不执行,以避免差错的发生;相符原理,用检查是否相符合的动作,来防止差错的发生;顺序原理,避免工作之顺序或流程倒置,可以依照编号顺序排列,可以减少或避免差错的发生;隔离原理,将保护的区域分割开,使该区域不出现危险或者差错的现象发生;复制原理,如果同一件工作需要做两次以上,就可以采用“复制”的方式来完成,省时间又不会出现差错;层别原理,为避免将不同工作做错,设法加以区别出来;警告原理。可以通过声光或者其他方式以“警告”的讯号将不正常现象表示出来;缓和原因,如果有些差错不能完全排除,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损害程度。
2 F企业中安全故事的危险源识别
危险源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便会释放出危险,进而转化为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事故。通过对F企业的日常检查,搜集到危险源按照区域划分,由专家评定危险等级。如表1所示。
3 利用防错法对F危险源的改善
按照与生产活动的场所进行分类,对场所内的生产作业和安全管理按照国家法规、行业规定和厂区制度,改进并完善各种安全管理事项、操作规程、防护措施。对厂区内具有的危险源进行改善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其内容如表2所示。
4 结束语
通过对已识别的危险源采取控制措施来消除,大大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好的保证了企业的安全性。将防错法运用在F企业中,使得安全事故管理活动标准化、系统化,大大提升安全事故管理效率,激发了安全事故管理活力,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同时也就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也丰富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内容。
参考文献:
[1]周刚,程卫民,诸葛福民.人因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相关原理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03).
[2]刘绘珍,张力,王以群.人因失误原因因素控制模型及屏障分析[J].工业程,2007(06):16-20.
[3]王佐开,王学良.防错技术的实施思路及其案例分析[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0(03):12-15.
[4]陈国华.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预警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02):46-52.